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对"勾股定理"教学中的课堂成效进行了教学反思,就如何最大潜力的发挥课堂教学成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说明】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式"一章,是上一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后续内容。本节课是"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第一课时,核心内容是探究生成"求解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关于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及数学建模的思想可以渗透在以后的课时中。教材中将本节内容处理为与直线截距有关的量,但笔者以为这种设计有其局限性,原因在于:一是受苏教版必修教材在江苏省大部分学校的教授顺  相似文献   

3.
勾股定理被称为"几何学的基石",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体现了"数"与"形"的互相转换,表明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勾股定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旨在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勾股定理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其中对“体验”一词的解释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并在教材编写建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以学生接受知识为目的,而《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为此,本人把《勾股定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为: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数学定理的发现、验证以及应用的过程,更多的了解数学史,从而使学生由单纯接受知识的状态变为探索发现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知识目标:了解勾股定理的面积证法及数形结合思想,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内容及简单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发现、总结规律的能力,通过探究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教师应用HPM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实则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某一个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后,能够让学生由这个数学知识为核心,自主地学习与之相关的其他数学知识.本次研究将以勾股定理为例,说明HPM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尝试教学法注重尝试的过程,强调“尝试”为掌握知识的方法,是创造的前提,亦是迈向成功的阶梯.实践证明,尝试教学法与当前“双减”政策下的“减负增效”的教学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以“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为例,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引出准备题,衔接新旧知识;巧设尝试题,引发自主探究;活用再试题,积累学习经验;精练反馈题,总结巩固内化.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002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右下图就是第24届大会会徽的图案(展示图案).这个图案是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到的,被称为“赵爽弦图”.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勾股定理?(板书课题)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来,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帝王总统都愿意探讨、研究它.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一些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据说我国  相似文献   

10.
周剑娟 《考试周刊》2013,(45):69-70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第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开展有效而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有所体验,要重视实践操作、测量,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突出探究性,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而教师只需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点拨、引导。通过钻研教材,作者编写了一份导学案。通过它不但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教学进度,本期我们刊登三篇关于勾股定理的文章,供各位老师评论.评论要求请见上期,评论文章字数在1500字以内,我们将选出一些见解独到的评论文章,刊登在第7期上,欢迎大家踊跃来稿.来稿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蔡锷北路485号《湖南教育·数学教师》编辑部李闯收,Emaillichuangde520@126.com.截稿日期2007年5月28日.  相似文献   

12.
在《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中,依据"资源整合,激活经验;活动引领,积累经验;活学活用,迁移经验;反思交流,概括经验;拓展延伸,提升经验"的教学模式,设计并呈现了生动、丰富的数学活动:探究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探究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勾股定理建构及历史感悟,"议""做""拼""赏"应用内化等。由此,以"充分体现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立意,尝试实践"同化"与"顺应"认知建构理论,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3.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重要定理,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进行自然合理的再发现活动,渗透数学文化.通过以下两项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1)用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2)用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让学生在类比任务(1)的基础上完成任务(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发现勾股定理.把这种教学方案与采用传说中的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方法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发现感更强,对发现过程的记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正质疑是思维的启动器,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而目前的大多课堂,提问的权利却牢牢垄断在了教师手里,学生只能规规矩矩地应答教师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不想质疑,不敢质疑,不善质疑,缺乏积极的自我展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了众多学生的一大顽疾。面对当前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上的差距,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不能再彷徨,不能再等待,还学生"质疑"的权利,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每个学生的权利要求,是当今教育的呼唤。  相似文献   

15.
巴桑 《教师》2013,(6):62-62
都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学生在很多地方的确需要老师的帮助,所以很多老师养成了无时无刻不在替学生操心,甚至替学生读书、思考、表达感受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尝不到学习的乐趣,无法进步。课堂中教师永远是主角,而学生成了观众。事实上,教师应该把"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历经探索方知教学研究之魅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探究"逐步影响到了数学教学,究竟如何立足教材,抓住课堂"主阵地",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勾股定理"为教学个案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理解“勾股定理”这一定理,并初步掌握其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探索能力,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定理的形成及其应用教学过程:1情景创设(出示图片) 学校一年级五班的门坏了,工人师傅想从木门的对角线上加固一根木条(如图),已知门高2米,宽1米,需要多长的木条呢? 师:为什么要在对角线上钉木条? 生:利用△的稳定性. 师:木条将门分成了两个什么图形? 生:两个直角△. 师:求木条的长就是求什么? 生:直角△的斜边. 〔板书课题:勾股定理〕图1流畅.2实验探索 2.1下面请大家分三组测量: ①画直角边分别…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本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被动地进行阅读活动,没完没了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充其量只是在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本来应该属于学生自我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失去了“本我”,成为应答的机器。这,能实现“对话”吗?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还阅读教学以本来面目,把本来应该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比如“发现”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即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