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预设性思维方式和生成性思维方式是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的两翼,是有效教学的双基。预设性思维方式的整体特征是二元论与预成性,生成性思维方式的整体特征是差异性、不确定性、创生性等。二者虽然相互对抗排斥,但各有自身的适用域,新课改呼唤二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各自在适用域中把握好使用度和发挥自身优点,在科学完整教学思维统筹下实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系统探讨和谐思维方式的科学内涵,以期揭示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在新时代的发展,明确和谐思维方式的哲学地位,彰显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育人。而正人者必先正己,育人者必先育己。教师要当好"人师",完成"传道"的高尚职责。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是修建看不见的"人才大厦",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庞大漫长的工程。基础教育刚好是这庞大工程的基石,所以我们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汪薇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39-40
和谐社会的构建依赖于正确的理论指导,而和谐社会理论的精髓则是和谐思维方式。因此剖析和谐思维方式的内涵,探讨和谐思维方式培养途径有着重要意义。只有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前提,以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为基础,同时立足社会层面不断反思,才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正确思维方式,即真正的和谐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确立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文化包括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方式。和谐思维方式是对立统一思维方式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并确立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维方式作为社会存在的产物是建立在一定客观基础之上的,它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每一时代的社会存在,都需要有与其相应的思维方式。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在构建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用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来指导。  相似文献   

7.
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师德中存在道德意识淡化,缺乏敬业精神、育人意识淡薄,单纯传授知识、师表意识淡薄,示范作用降低等诸多不和谐之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有教学科研与师德熏陶的不和谐、学生教育与教师教育的不和谐、业绩考核与品德考核的不和谐。因此,理顺师德领导体制、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强化师德激励机制、健全师德监督机制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9.
在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和谐思维方式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和谐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新发展,和谐思维是系统观在人类思维领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建构性数学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建构论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建构性数学思维方式,数学的史学形态是建构性思维方式的渊源。建构性思维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求真性思维方式、模式化思维方式、审美性思维方式、对极性思维方式、拓广式思维方式、同构性思维方式、整体性思维方式和变异性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校师德中存在道德意识淡化,缺乏敬业精神,育人意识淡薄,单纯传授知识,师表意识淡薄,示范作用降低等诸多不和谐之音。因此,理顺师德领导体制、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强化师德激励机制、健全师德监督机制,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尹增宝  廉格俊 《华章》2007,38(5):89
和谐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合理延伸.由于时代主题的转换,和谐思维已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思维方式的理性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呼唤和谐思维,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和谐思维,才能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和谐思维的内涵进行探析,旨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和谐──跨世纪的哲学主题──谈和谐与和谐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本世纪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或矛盾的分析,认为和谐是下个世纪哲学和人类智慧关心的主题。在世纪之交人们应该由本世纪的征服控制性思维方式转变为和谐思维方式。和谐思维方式是以追求“对立面统一”和“往返流动”、“融合”为价值目标的思维;是系统的、美的和实践性的思维。下个世纪人们只有用这种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14.
师德是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新、时期,高校应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5.
高校师德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目前一些高校在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利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钢 《成才之路》2010,(16):32-33
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变革者转变思维方式才能应对。相对于传统思维方式,复杂思维对于学校变革具有极强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文艺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为和谐人生和谐社会的文艺,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有着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和谐文艺创作是时代赋予我国文艺家的庄严责任和神圣使命。进步的文艺家要深入生活,坚持“三贴近”,用充满崇高理想和希望、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时代风尚的进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创作,积极推进和谐文化的建设。有过令人瞩目辉煌的文艺皖军。在新世纪里,应该很好把握住当前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机遇,用真心真情创作出“为人生”“有意味”的优秀作品,传播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在推进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文艺皖军的崛起。  相似文献   

18.
“差异性融合”和“矛盾对立面融合”是古人提出和谐观的依据。“和实生物”的和谐之真,“和而不同”的和谐之善,“和为贵”的和谐之美,构成古人和谐观的价值认知。“依据”和“认知”构成古代和谐观的基本内容。弘扬古代和谐观,有利于当代人们确立“包容”、“统一”、“共赢”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师德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师德失范现象仍然存在。高校要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和培养,注重师德建设,健全师德考评机制,引导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水平,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成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而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复制性的,也就是说,以过去遇到的相似问题为基础。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这样想:“我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学到的知识是怎样教我解决这个问题的?”然后,我们就会选择出以经验为基础的最有希望的方法,排除其他一切方法,并且沿着这个明确界定的方向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