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目标: 1通过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从概念与算法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通过操作探究,引导学生去研究和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的面积隋况,以及面积相等的情况时的周长变化。  相似文献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底×高”,而不是“底×邻边”?这是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比较闲惑的问题。教学就要基于学生的这种真实思维而展开,想学生所想,研教学之法,才能促进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3.
观察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结合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观察目的与任务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接受了具体的观察任务,才会有意识地去注意和观察,较长时间地集中在某个对象上.如在教“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当学生在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时,向学生出示下图,同时向学生提问谁能说出图中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几个?为什么?学生在接受观察任务后,明确了观察目的,进而通过观察与分析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很快便注意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特征,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等,则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相似文献   

4.
段海岩 《山东教育》2004,(31):46-46
在教学圆面积一课时,我们一般采用的是剪拼法——把圆转化成与它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如,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长方形等,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5.
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引导学生去数格子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从中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对应相等:再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发现它们的面积也相等,从而初步获得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X高”。第二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验证,让学生通过剪拼转化,并进行说理论证,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第三步,组织巩固练习。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好师傅手把手不一定可以教出好徒弟.过去的教学,学生掌握的大多是"是什么".虽然绝大部分教师也重视了让学生懂得"为什么是这样",但其目的也往往是让学生确信这一数学事实.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老师课上总是提这样的问题:"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相似文献   

7.
阮宗香 《成才之路》2014,(36):46-47
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计算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求面积套用了周长的公式,求周长却套用了面积的公式;得到的面积用了长度单位,得到的周长反而用了面积单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混淆呢?一是学生对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没弄清,二是学生对周长与面积公式的意义不理解。进一步地追溯根源,则是不适当的教学造成的。那么,在教学中应当怎样解决周长和面积容易混淆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陈惠芳 《师道》2007,(5):32-33
一道习题的启示 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时,书上整理与练习中出现了这样一题: 请你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梯形,使它的面积与左边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相似文献   

9.
案例1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的体积教学,教科书上是这样安排的:教师演示圆柱体模具切割后拼成长方体,学生观察比较变化前圆柱体与变化后的长方体有什么联系,旨在发现两者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书上有这样的比  相似文献   

10.
赵世平 《考试周刊》2011,(92):78-79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初学时对面积知识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容易混淆,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含糊不清,巩固学习时面积单位相互混淆,对面积与周长之间联系与区别理解模糊,给以后的复习巩固及进一步学习造成了困难。作者联系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王建生 《江苏教育》2006,(11B):33-34
苏教版国际本教材第九册“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章节中,有这么一个教学难点:让学生充分理解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分解这教学难点,教材中安排22~23页的“练习与应用”第1题与第4题两道习题。编者意图是:第1题让学生在格子图上比较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领悟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第4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出几个面积相等的不同的图形,帮助学生在比较和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的内在联系,在实际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回忆和领悟各个面积公式推导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情境中学习数学"这一新理念,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心的热点。在新理念的指引下,笔者也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生动、活泼的数学新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教例】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后,我以"图1是一个梯形,你能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吗?应怎样分?"这样一道习题为蓝本,创编如下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3.
谢毅 《山东教育》2010,(1):94-96
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老师们常常会产生4个方面的困惑:一是怎样理解“表面”的含义,二是怎样理解“封闭图形”,三是为什么要把面积单位统一成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四是怎样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对于“认识面积”一课,翻看了不少名特优教师的教学设计或课堂视频录像,各有千秋,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也有很多遗憾。要在三年级学生的头脑中建立面积概念.让学生的认知从“长度”一下飞跃到“面积”,跨度非常大。为了让学生对面积概念有更充分的感知,切实地孕育好“面积”这一种子课,我最后决定把建立面积概念,通过操作初步感知统一...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发现在多边形面积教学中,一些教师不知道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对教师给出的推导方法觉得很突然,为什么教师只讲通过一种方法得到的计算公式,不讲其他方法得到的公式,学生对此也很茫然。  相似文献   

16.
吴正宪老师认为:当学生的思维受阻、迂回、徘徊时,应耐心等待,让学生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发展。回想自己的教学,当问题出现后,怕学生跑题、越轨,所以设置“栏杆”挡住;当几个学生的回答都不合我意时,便强迫学生越过过程,直达结论。如在教学“扇形面积”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特殊的扇形,如90°、180°的扇形,也有一般的,想让学生自己探索扇形面积与圆心角度数的关系。后来,我看到学生回答不出,就和盘托出,此时学生虽然明白了,但没有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是习惯性地接受。再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们把学具袋里的圆…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单位》,学生面临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学习面积单位”。我在教学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徐明 《山东教育》2004,(34):45-46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习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0.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并学会了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也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他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