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保障学生知情权的重要意义 1.学生知情权——学生享有生存权、发展权的题中应有之义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时代,这意味温饱与生存问题在总体上得到了解决。在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后,获取信息就成为一项生存下来的基本需求。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已经成为每个人活动的基础,每个人都需要大量信息来判断自身处境,做出各种选择。在现实教育生活中存在着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直接影响甚至威胁着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充分获知各个方面的信息,学生才能采取各种手段以应对,趋利避害。同时知情权又具有发展权的性质。当今社会是一个主要依赖科学和教育发展来获得发展机遇与动力的社会,学生只有不断获取新的信息情报,开阔视野,更新知识,增长才干.才能促进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2.
"喉舌论"是我国传统传媒体制的一个基本价值支点,从正式提出至今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耳目喉舌"到如今"党、政府、人民的喉舌",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新闻实践的发展,喉舌论的内涵也不断演变,各阶段的喉舌论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在新时期,"喉舌论"正在向知情权保障方面逐渐过渡转移,这也意味着我国传媒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公民知情权是一种基本的政治权利,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文章分析了知情权的概念、意义,以及目前我国关于知情权制度的立法现状,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知情权制度立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高考录取现场是啥模样?高考录取怎样进行?……对每一位高考考生和关注高考的读者来说,高考录取现场无疑有些“神秘”,高招录取究竟怎么样进行更是他们最想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甘肃省近5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分析发现,甘肃省高考录取分数线与西部其他省市相比普遍较高。而高考报名人数增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滞后,高考录取率较低,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复读生所占比例较大是其根本原因。因此,建议采取扩大甘肃省本科院校办学规模,扩大部属在甘高校在甘肃的招生数量,争取省外高等院校在甘肃的招生名额分配,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提高报到率,取消专升本招生计划,招收一定数量的定向生或自费生等提高甘肃高考录取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七月流火。也许是受55.8万高考考生忐忑不安的心情影响,最近省会的天气格外炎热。承载着社会亿万双关注目光的高考录取,正在省教育考试院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高考,由于能改变一个人乃至一家人的命运,尤其是那些出身一般的普通百姓的命运,所以被千千万万的人时刻关注着。  相似文献   

7.
公民知情权人权性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权是公民知悉、请求获取对其有利益关系的信息的自由,包括知政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人权,同时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将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规定到宪法基本权利之中,是解决知情权问题首要和关键的环节。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知情权的理论和法律制度得到迅猛发展。明确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属性,通过对知情权的现实基础、民主基础、权力制约基础进行深入研究。为加快相关立法,推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必要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9.
公民知情权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的天赋人权,是个人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一部分,是民主社会的基石.知情权是现代民主的根本要求,是监督政治权力的有效方法,是公民保护自身利益的手段.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已经成为现代民主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要实现公民知情权,应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知情权;公开政府信息,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建立和完善各级人大旁听制度;切实保障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10.
知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早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中国在过去是一个缺乏知情权保护意识的国家,相当长的时期,国内立法对于公民的知情权的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政府逐渐认识到让公众知情更有利于实现自身的职能,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体现公民知情权的条文出现在法律法规中。  相似文献   

11.
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该年8月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一些专家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只是邓小平决意恢复高考的诱因。恢复高考最主要的因素是邓小平高瞻远瞩,力挽狂澜。1977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最特别、最壮观的一次高考,也是是空前的。恢复高考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的现代化征程,中国教育的复苏,当代中国的崛起,几乎都以恢复高考为出发的原点,由此中国社会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高考一旦成为分配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工具,它就不但不可避免地产生促使个体进入不同社会职业岗位、充当不同社会角色从而拥有不同社会地位并享有有差别的权力和义务的作用,而且使高层次教育成为获得权力、财富和身份的最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客观依据,并带有炫耀性意味。高等教育大众化则使高等教育逐步成为人们必要的生活准备,甚至是一种权利和义务,泛泛而谈的高等教育逐步不再具有卓越含义。大众化背景下的高考,不仅要关注卓越,也要关注学生与专业之间的合适性。  相似文献   

13.
高考与研究生入学考试都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公正、公平的特点,但都存在"一试定终身"的弊端,在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如何完善高考制度显得尤为迫切。笔者从事多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希望通过本文对近年来研究生招生改进办法的考察分析,得到对高考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考改革方案。这一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以高中校内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以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作为高中成绩的校准参照,统一考试成绩完全与考生脱钩。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是继世袭和察举之后相对更加公平合理的一种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做出过多方面的积极贡献,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认真分析科举制度的合理性及其弊端对今天的高考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建立和完善多维、灵活、民主的考试和招生体制,从而推进我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选拔人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推荐和考试。究竟使用考试方式还是推荐方式来选拔人才,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台湾在大学多元入学考试中尝试使用推荐加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从1994年开始实行,目前已经有12年的历史了。本文探讨台湾在大学入学考试中所使用的多元化推荐入学考试方式的由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推荐制;日本的大学推荐入学制;台湾曾经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实行的保送生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高考改革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英国"依据课程考试"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原则及其运作机制,无疑会给我们的高考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学语文总结性评价的高考,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免不了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会对语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以全国语文高考卷的变迁和阅卷反思,探索语文高考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之路。  相似文献   

19.
高考预选考试是指对参加高考的考生预先进行的筛选考试,只有通过预选才能报名参加高考,是考生参加高考的资格考试,最初出现时间是1977年。高考预选可以减少参加高考的人数、减轻组织和实施高考的工作量。实行预选的省份通常按高考计划录取数的三至五倍确定预选数,指标分配问题和考试组织问题是高考预选面临的两大问题。预选制度的推行是20世纪80年代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和录取率波动的主要原因。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报考人数的稳定、毕业会考的推行和招生条件的改善,预选制度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一种应急的权宜措施,高考预选考试制度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办人民满意的高考和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高考改革面临的两难问题,高考预选的过往能够为兼顾二者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心理学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教育评价的角度,深入分析台湾近年来的大学多元入学考试的改革情况,笔者认为在大学入学中进行多元化的招生考试改革是可行的,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