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缩气体做功”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是“物体的内能”中的两个活动.在学生了解物体内能的基础上,通过两个实验活动,用明显的实验现象显示物体内能的变化,加深学生的印象.再通过解释此现象发生的原因,进一步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和演示方法。  相似文献   

3.
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压缩气体其内能增大的演示实验,但对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却没有实验.本文自制了一种气体膨胀做功演示实验仪,验证了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改进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同时也为相关仪器生产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仪器模型.  相似文献   

4.
宗桂红 《物理教师》2010,31(11):29-29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需要做气体对外做功的实验,用来说明气体做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会降低的道理.传统实验装置(如图1)是在一个大口的厚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将瓶口塞紧,然后用软管连接好打气简和玻璃管,  相似文献   

5.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即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那么,如果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怎么变化呢?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利用身边一些常见的废旧物品来做实验,体会"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请同学们跟着我们做下面有趣的实验吧!  相似文献   

6.
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物理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做功和内能的改变”,实验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减小”的实验。按教材的要求用少量“水”实验效果不明显,没有明显的可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物体的内能 热量”一节中讲到“空气在膨胀时对外做功”,有一位同学提出反对意见:“气体在膨胀时不一定对外做功,也可能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并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内能》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压缩空气时内能增加”实验的教学要求是:“知遭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可见,这个实验的教学要求贯穿在三维教学目标中,所以教学中必须做好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9.
判断定质量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容、等压和绝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时,一般的方法是:(1)气体温度ΔT变化决定其内能变化:ΔT>0,内能增加;ΔT<0,内能减少;ΔT=0,内能不变。(2)气体体积ΔV变化,决定气体对外界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ΔV>0,气体对外界做功;ΔV<0,外界对气体做功,ΔV=0,气体对外界做功为零。(3)气体吸热或放热则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E=W Q确定。上述判断定质量理想气体内能增、减和吸、放热的方法对气体发生的任意过程都是适用的。但是,判定气体是对外做功,还是外界对气体做功的“方法”却不具备普遍意义,不能将其推广到  相似文献   

10.
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42页活动12—6“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验中,使用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点燃酒精,由酒精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塑料盒盖做功,说明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内能>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压缩空气时内能增加"实验的教学要求是:"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柳福提 《物理教师》2005,26(1):2-22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与大量的摩擦生热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学生们凭经验知识不难理解.但对于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相反,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学生们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理解起来存在很大  相似文献   

13.
苏科版物理9年级上册PSO活动12.7“观察点火爆炸现象——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中,使用电子式火花发生器点燃酒精,由酒精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对塑料盒盖做功,如图1所示,说明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知识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的总和.单位:焦耳(J)影响因素温度(物体温度越高,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反之内能越小.)质量(温度相同时,物体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反之内能越小.二、实例分析例1一桶水和一滴水,它们的温度相同,它们的内能也相同吗?如果不相同,哪一个大?量度:做功的多少.等效性: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内能实质:内能和其它形式能之间的转化.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做功改变方法如克服摩擦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第十一章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一节中设计了两则实验:其一,用空气压缩点火仪演示,压缩气体做工内能增加,效果很好;其二,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由于没有现成的仪器,我们在教材给出的装置基础上加以改进,制作了一台教具来演示该实验,实验效果较好。1 材料设计与制作(图1)(1)密闭容器用2 mm 厚,d=12 cm,h=20 cm 铁管及等厚度铁板焊接而成,底为法兰盘加胶垫用螺母紧固密  相似文献   

16.
张志义 《物理教师》2002,23(5):40-40
由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有关气体做功的例题和习题 ,大都是“气体体积增大 ,气体对外做功”这一类简单问题 ,久而久之就使部分学生和教师形成了这类问题的思维定势 .因而认为“气体体积增大就对外做功”图 1这一结论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并予以澄清 .请看下面一道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由平衡态A变化到平衡态B ,如图 1所示 ,则无论经过什么过程 ,系统必然(A)对外做功 .     (B)内能增加 .(C)从外界吸热 .    (D)向外界放热 .图 2[分析 ]本题由平衡态A变化到平衡态B ,可以经过任意过程 ,是否…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物体的内能热量"一节中讲到"空气在膨胀时对外做功",有一位同学提出反对意见:"气体在膨胀时不一定对外做功,也可能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并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贾杰 《物理教师》2007,28(6):11-12
高中物理第二册热学这一章里,关于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的教学中,因为涉及到能量之间的转化,所以相比热传递而言做功改变内能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在教师实际的教学中都是力求以气体的实验现象为基础来分析做功对气体内能的改变.下面两个实验出现在现行高中教材的大多数版本当中.  相似文献   

19.
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2003年6月第1版第78页中有两个关于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演示实验:一是空气压缩引火仪演示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二是用图1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两个演示实验操作有一定难度,要求也很高,可见度较差,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在图1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加以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本第二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节,为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在准备实验时,笔者发现:当向瓶内加压,压缩空气冲开塞子时,瓶内的“白雾”很小,学生很难看清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10月份气温较高,瓶内水蒸气因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而遇冷液化生成的小水珠很少,故现象不明显。我想,酒精的沸点比水低,相应地,酒精气体比水蒸气更容易液化。如果用酒精来代替水,现象不是更明显吗?找来酒精一试,果不其然。当瓶塞被压缩空气冲出时,瓶内即出现一股浓浓的“白雾”,连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