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正在凭借着自身的诸多优势高速发展,社会各界也都在试图利用这个新鲜的平台,群体性事件也不例外.群体性事件的动员结构直接影响着是群体性事件发生,在最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中,群体性事件的动员媒介正在转向移动互联网,尤其使用微博作为事件的动员媒介,研究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群体性事件传播、动员形式、群体效能等群体性事件前提要素,有助于社会管理者快速、甚至预先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宋海燕 《天中学刊》2024,(1):106-112
社会动员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的重要环节,语言具有重要的社会动员功能,标语口号是社会动员的重要语言媒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员性话语通过突出防控要求、防控姿态、信息甄别、制度政策等主题内容,完成通告普及、安慰鼓励、劝阻禁止、告诫警醒、倡导宣扬、致敬感恩等语义功能。在话语实践中,动员性话语有必要采用策略性框架达到凸显、强调的动员效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语言社会动员的话语建构机制是在基本的情感动员的基础上配合知识动员进而开展行动动员,目的是构建广泛的话语共识,实现预期动员功能。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7,(5):97-99
互联网把我们带入信息时代,但对社会管理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尤其是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与互联网相结合会产生巨大的作用。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与传统的突发公共事件相比,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加恶劣,危害更加强大。亟需各高校进一步转变应急管理理念,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认真落实责任制度,积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媒体信息是一种公共资源,理应在突发公共事件出现时起到信息传播、沟通和反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增进公共福利而发挥最大效益。在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中,媒体不仅可以及时监视可能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而且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作为政府和公众的代言人,完全可以沟通信息、疏导情绪,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因此,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的实质是信息传播的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管理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发公共事件管理离不开广泛的社会沟通。  相似文献   

5.
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管理的有效运作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与配合。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降低危机管理的成本,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因此。对于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危机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中,政府如何有效利用媒介提高信息传播效果,实现对舆论的正向引导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手机媒体作为一个具有立体效应的多媒体传播平台,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理中彰显出独特的价值。本文从媒介融合语境中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出发,结合手机媒体的传播特质,运用阶段分析理论深入探讨手机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场域中的独特价值,继而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手机媒体传播策略加以提炼。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驱张运动中的通电现象,可以发现,民初通电具备较为完整的信息传播的结构性要素;虽然通电能传播一些关于具体事件的新闻,但其新闻传播功能却更多地体现在通电行为本身上;通电的本质功能并不是传播新闻,而是动员舆论,它不仅动员新闻舆论,而且能引发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信息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社会功能深刻改变,但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互联网赋能教育热点事件应对有何表现?社会结构、制度空间对其有何约束?已有研究未能充分探讨.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对互联网赋能教育热点事件进行类型化分析,互联网作为教育信息源、情感疏导沟通的平台、教育参与载体以及教育教学工具,成为疫情防控中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传播进行剖析,揭示出沟通管理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媒体沟通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基于归因理论、疫苗理论、锚定理论,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在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中运用双面信息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双面信息策略在突发公共事件传播中提高可信度及抵制谣言的作用,探索具体的实施策略。该研究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和谣言的抵制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能为相关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