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克松  朱德全 《教育研究》2012,(11):102-107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联,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机制上的沉疴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桎梏和顽疾。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及其机制入手构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的框架,将为采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两者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涉及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市场体系、经济主体、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生活方式等协调发展和变革的系统工程。城乡经济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城乡其他方面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一套完善的协调机制,包括制度决策机制、经济利益协调机制、宏观调控机制,以调节和引导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使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实现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行城乡经济一体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有所发展。然而,在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依然突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009年以来,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笔者认为,移动电子商务,有利于整合城乡流通资源,促进城乡经济流通网络化和规模化,推动城乡互助、互动、互补,规范城乡流通秩序,改善城乡消费环境,扩大城乡消费,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因此移动电子商务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融通城乡经济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学术界正在讨论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根据现有实践经验,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中,需要以创新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即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与规划战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体系和机制、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机制、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制,以此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和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最重要议题。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变革和体制创新,构建城乡均等并适度向农村倾斜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6.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豫北L县政府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公共财政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县级政府公共财政应该从壮大县域经济、优化支出结构以及加强有效监督入手来解决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县级政府公共财政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5年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航运体制改革、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示范作用在于:始终坚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系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运用市场化手段创新经济调节职能,构筑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今后,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继续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深化金融、科技、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建立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以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为重点,探索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综合配套改革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相应成为我国新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要把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着力推进各项制度的改革进程,加快城乡各项体制机制的对接,从而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综合效益低又是我国农村的一个普遍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五年来,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人,必须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作为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基础阶段的义务教育,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重点战略性任务。伴随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湘西南地区展开了对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的有益探索,并基于不同的经济基础、现实条件,创新生成了不同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是:打破城乡区域壁垒,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实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努力形成农业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作为国家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安排,既是一个过程,又是这一过程的目标;在其推进过程中涉及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利益主体的利益,政府利益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结合,企业利益表现在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带来的产业发展空间的扩大方面,居民利益则表现为个人总体效用的提升,它们之间的利益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矛盾;在探讨它们之间利益一致性与矛盾的基础上,应以城乡统筹、以农为本为基本原则,用制度创新与宏观手段推动、调控城乡一体化进程,使社会利益体系保持大体上合理与稳定的格局;重视农民话语权,构建农民利益诉求与表达机制,建立由广大群众参与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决策机制与评价机制,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是我国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势必要求我国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土地要素的优化配置.这必将开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我国房地产行业和企业要以此为契机,以创新为驱动,实现我国房地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教育技术发展给传统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带来挑战和机遇。《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创新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对于进一步深化继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的历史时期要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创新我国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就必须贯彻依法治教理念,立足于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拓展开放大学功能,推动灵活学习,完善社区教育,重视培训创新,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15.
城郊型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应以集中城市化为核心,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应推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新型工业化,强化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以消除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为推手,推动农村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人口与社会一体化;以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相协调为原则,推动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城郊型县域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经济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中国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传统体制下,城乡经济各环节上呈现出强烈的“二元性”,除了历史的积淀外,体制的高度集中和政策时视是重要原因。世纪之交,实现城乡经济体制和市场的顺利对接,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城乡间非协调发展问题,既要借鉴别国经验,又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农业内部的市场开拓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建立新型的城乡经济结构,促进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动力机制的构建是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问题。长株潭两型社会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设立,为长株潭城市群动力机制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和政策契机。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上级战略推动为政府合作治理和互利互惠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客观条件。然而,城市一体化也面临多重考验:府对竞争、产业趋同、区域分割以及跨区域合作治理等问题阻碍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根据政府合作治理理论和长株潭行政体制特点,提出建立以动力机制规划,政策支持和监督体制以及利益协商和补偿机制为主的政府合作模式,作为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是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但经济二元结构较突出,城乡差异明显。辽宁省14个城市2000-2010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及其演进过程、辽宁省14个城市2000、2005和2010年城乡一体化的状况表明,辽宁省城乡呈现二元结构的原因比较复杂。结合辽宁工农、城乡特征,转化辽宁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模式的对策有:一是"以人为核心"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城乡人口一体化;二是优化城镇体系和交通体系,推动城乡在空间上的一体化;三是城乡经济要素相互共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在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尚未改变低重心的政府间投入格局;在明显增加教育经费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地提高教育质量;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形势下,仍采取城乡分治的发展机制。新机制承载的政策目标与实际运行效果之间的差距,凸显新机制的制度缺陷;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安排与城乡一体化内在发展秩序的不适应,导致新机制的不稳定性。因此,须在宏观体制和微观治理方面深化改革,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向城乡一体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后,构建城乡教育新型关系,促进教育公平的战略选择。重庆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国家试验中,以四项统筹带来四大变化,实现了四个"率先"与四大突破,推动城乡教育标准化、均衡化、一体化发展,其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政府强力推进的发展模式,对促进我国城乡教育新型关系的建立和一体化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