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闻工作者,不畏艰辛,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即深人采访,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因为,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结果和归宿,离开了深入采访,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宋朝诗人、大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用后两句,可以说:基层和群众才是新闻的真正“源头”.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大家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同广大人…  相似文献   

2.
搞新闻的同志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只有深入采访,才能发现和写出有分量、有价值的新闻。对于这个道理,我是通过一位编辑的榜样,得到深一层认识的。去年春天,《五家渠报》的编辑梁新民同志有事到我们团场来,他在完成通联和发行工作后,顺便想采访点团场新闻。当他听到四连有个名叫马荣的农工,在1985年把一个家庭农场办得很有起色时,挺感兴趣,决定去采访。这个家庭农场以前是其他人经营的,由于管理不善,1985年亏损二千多元,这家人索性不办了。如今马荣把别人扔下的“剩骨头”当做“肥羊腿”拣起来,这种魄力本身就是新闻。找估计,这位编辑回报社后,肯定会让这条新闻见报。谁想几个月过去了,并未见有关报道。麦收刚过,梁新民同志又一次有事来我们团。  相似文献   

3.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世纪。面对新世纪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足不出户,打开互联网就可以知道风云变幻的世界。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面对在媒体间对时效性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电话采访、网上下载的新闻越来越多,还要不要坚持深入一线采访的作风,己经成为当前新闻队伍中不得不说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本报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对象是在山区。在新的一轮改革浪潮涌来这际,如何深化发展我们的山区报道,唱出一支充满改革气息的“山歌”呢?从目前我们新闻队伍的现实情况来看,应该加强我们的作风建设,做到山区采访的:身入、情入、神入。身入身入,就是要求我们的记者沉到山区底层去。我们不少新闻老前辈,他们来自山区,来自基层,又长期采访生心和革命干劲,当年在交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背着被余,跋山涉水采访,长期吃住群众家,有的记者甚至和农民一起“充壳子”(生活贫困,无被条,睡在/“包谷壳”里)。如此采访,他们的新闻岂能不带…  相似文献   

5.
记者采写新闻的手段,当然主要是采访。但仅有此是不够的。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郭梅尼,回忆成长的经历时,讲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她初到中国青年报当记者时,到三门峡工地采访,一个多月和被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可谓“深入”到家了,可是写成的稿子寄到编辑部,却被编辑无情地给“枪毙”,而人民日报一老记者来到工地仅一星期,就在人民日报发了好大一块。  相似文献   

6.
记得80年代初自己刚加入新闻队伍那阵,我们报社的记者一年到头大多数时间都是采访在第一线。每次采访归来,大家还都要开会交淡采访过程和感想,以相互启发。在评选先进时,记者的出差采访天数也成了一项硬指际。起初,自己由有经验的老记者带着  相似文献   

7.
深入最可贵     
新闻报道要深入人心,一个基础环节是:采访要深入。深入采访是记者、通讯员最重要的基本功、能不能深入采访,深入采访的实效如何,是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良差、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行动以认识为先导。对于深入采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妨絮语几点。一、深入采访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不可逾越的必需手段。所有的记者,通讯员都希望自己采写的  相似文献   

8.
银笙 《新闻知识》2001,(6):31-32
一篇稿子能不能成功,当然与谋篇布局和文字有很大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深入采访。有人说“深入采访是成功的一半”,我以为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也许有些偏激吧。   深入采访就看你 是否挖出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现在的一些记者到一个地方去采访,常常是随便问一问,要上几份材料就打道回府,这样怎能写出好的报道来 ?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我总要挖出别人不知道的材料才结束采访。   在这里,我想举一个文学创作上的例子。著名的法国大作家莫泊桑年青时曾拜福楼拜为师。他向福楼拜请教时,福楼拜讲了这样一段有见地的话:“如果…  相似文献   

9.
记得还是龙年除夕夜,《许昌日报》记者来到环卫工人李晓红工作的地方,体验环卫工人的工作。体验后才发现,原来,“辛苦我一个,换来万家洁”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采访环卫工人时,记者想到,文明其实并不遥远,丢垃圾时,多走几步路,垃圾入箱,我们的城市环境就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上午九点,我们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组。办公室里空空荡荡,只有两三个人在忙着打电话,无瑕顾及采访。我们也没有发现想象中的“编辑部的故事”。一个长发飘逸,打扮干练的女记者走进来,她就是张敏。“对不起,我没时间接受采访,我马上要去采访。我建议你们去采访三个主持人,他们的工作可以统揽全局,我们12个编辑只负责局部工作。我们的领导也只告诉我们什么不能干,从不说该干什么。所以我们采写的稿子内容上无所不包,风格上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来,体验式报道风行起来。有的记者当一天营业员,有的记者当一天出租车司机,有的当半天或一天警察……然后写出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的生活、思想,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媒体上得到了某种体现和表达,起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作用。这无疑是一种好现象,也是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的一种表现。但是我也要说一句:仅仅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体验,还应当再深入一步。记者报道实际生活,最好有自己的体验。仅仅根据一问一答的采访,很难写出情真意切、有血有肉的报道。我们的新闻采访学,在谈到采访方法的时候,历来就有蹲…  相似文献   

12.
作家永远不应抱怨读者──陈忠实谈作家、出版家、书店三者关系及其它本刊记者孙悦第九届全国书市结束快一个月了,但陕西省著名作家陈忠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句话留给记者很多的思考,作家永远不应抱怨读者,抱怨读者的作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好作家。我们采访陈忠实是在他...  相似文献   

13.
王耀丽 《新闻窗》2011,(1):50-50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除厂在组织上要依靠各级党委外,还要遵循我们党多年来倡导的八个字: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即深入客观实际;深入群众,即深人人民群众,特别是深入人民群众的主体——广大的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4.
首次赴日本大阪采访,制作《今日大阪》节目,,尽管人生地不熟,但有上海电台前站访日团同志的安排,有大阪朝日放送专门人员的陪同指引,使我们一行4人所选择的大阪20多处采访点的采访计划如期圓满完成。在结束大阪之行的最后一个晚上,当我们如释重负地参加日方特地举行的欢送宴会时,心中同时掠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事先周到的安排和采访中的具体陪同,让我们单枪匹马,选自选点采访,与这个陌生的城市打交道,我们能行吗?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最简便而又合理可行的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15.
晋筠  吴凡 《新闻与写作》2005,(11):40-41
采访蔡铭泽院长时,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对认准了的那件事,就要咬着牙坚持到底,也许正是这份执着和创新的愿望逐渐改变着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改变着如我们一样的学子。  相似文献   

16.
在线采访提高新闻竞争力借助网络在线服务进行采访,能够打破时空界限,方便快捷,从而大大提高新闻采写的工作效率和新闻竞争力.例如在采访南极科考新闻时,笔者就借助于网络.为了采写这则新闻,我想方设法打听到参加这次南极科考队一位专家的E-mail地址后,通过电子邮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采访意图和详细采访的提纲.当天晚上,专家即通过E-mail回复,并附上在南极科考期间拍摄的一组照片.笔者足不出户就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这是网络带来的便捷.  相似文献   

17.
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方群一位年轻记者反问我:“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费力,费时间,出稿慢,还不如赶赶场子,看看现成材料,抓些短平快的。”深入采访有什么好处?记得一位新闻前辈讲课时,打了一个比喻:“涉深水者得珍珠。”珍珠者,宝中之宝也,多么诱人!但不要以...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军队转业干部,在部队时喜爱新闻写作,多次被军内外有关新闻单位部门评为优秀通讯员。 去年9月中旬,我转业到武汉市市容环卫局工作,虽然工作岗位转换了,但“摇笔杆子”的信心没有变。为了很快进入工作角色,人一到局里就注意查资料、问情况。去年国庆节放假期间,我利用2天时间来到马路上采写清洁工人,来到公共厕所采访粪便清运工,来到市市容环卫监察大队询问节日执法情况,在电话里还采访了一线清扫队负责人,从采访中抓到了不少新鲜的“活鱼”,将素材写成消息后,先后被《湖  相似文献   

19.
摄影报道中常见的一种失误就是“先人为主”,由此导致出我们常说的“图解新闻”和“缺少价值的图片报道”,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报道中屡见不鲜。最近的一次对股市的采访让笔者险些犯下如此错误。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2日,农村大众报的领导安排我们去写一组关于《打工农民离家时》的稿子。3月3日,我们便带上照相机、笔记本电脑上了路。在路上我们想:这组报道不深入到农户是不可以的,只要深入到农户了,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但是,情况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采访的第一天就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真正的深入采访必须去真正融入被采访的思想,生活,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