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乡土诗人,王书怀的诗既富有浓厚的东北地方文化气息,又以叙事和抒情见长。比如在《第一次赶车时的小伙子》中,诗人就用“羞臊”,形容小伙子赶车的难堪与局促,而《第一书记的自行车》又以抒情见长:“车呵,,车是书记一双腿,/量遍公社好山河;/车呵,/车是书记一匹马,  相似文献   

2.
在龙江诗坛上,王书怀的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王书怀就像一个开拓者,将浪漫的理想、浓浓的热情熔铸于这片黑土上,精雕细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这一切正如诗人所说的那样: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唯一的听众》。文中讲述了一位爱好小提琴的青年,开始学琴时没掌握要领拉得十分刺耳,被家人称作是音乐白痴,十分沮丧、自卑,只好躲到树林里练习。在树林中,他邂逅了一位自称耳聋的老人。老人对他说:"小伙子,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耳聋了。"于是,青年请求老人每天早晨当  相似文献   

4.
2009年是王书怀诞辰80周年。绥化人民不会忘记从1960年到1978年,王书怀曾把自己一生最好的黄金光阴和卓越的诗歌才华献给了黑龙江省绥化市这片多情的、英雄的土地。绥化学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凭后学者的虔敬,以受恩者的感怀,在春风骀荡的三月,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和心灵来纪念一位热爱人民也赢得人民热爱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5.
冰心老人的这篇《霞》,发表于1987年2月15日的《人民日报》副刊上。这一年,老人已经87岁,进入到了她人生的黄昏时节。然而,从老人所描写的“霞”中,我们却看不到丝毫的惆怅与哀伤,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有老人的博大、豁达与从容,以及她对人生的透彻的体悟。  相似文献   

6.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组的首篇课文。本组的主题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退休老人,十多年来,每到冬天,就天天步行到翠湖畔去喂海鸥,与海鸥相伴,风  相似文献   

7.
人鸥情缘     
《老人与海鸥》讲述一位老人对翠湖红嘴鸥非同寻常的感情:老人每天步行20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给红嘴鸥喂食,他还给这些小家伙起了名字,什么"公主""独脚""灰头"……老人去世后,红嘴鸥像亲人一样守着老人的遗像不肯离去。我与红嘴鸥的故事便发生在欣赏了《老人与海鸥》这篇  相似文献   

8.
林超然:王书怀(1929——1984)是建国后第一代黑土诗人,与当时享誉文坛的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等诗界巨擘交相辉映,是黑龙江文学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站齐的重要例证。作为与民谣至为切近的一朵奇葩,王书怀的诗歌与劳动人民心心相印、血脉相牵,采撷农家口语入诗,为乡人作歌,于生活的细微处找寻诗歌的化境,他深情而机智的表达,曾伴我们走过无数难忘的岁月。王书怀担纲歌词主创的《串门》、《宝山谣》等家喻户晓的经典民歌,借助郭颂高亢嘹亮的嗓音传遍大  相似文献   

9.
王书怀是“耕耘在黑土地上的诗人”,黑土地雕琢了他的眉目与风骨。读王书怀的诗,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眷恋,那是一种魂牵梦萦的精神需求,也是一种深情、诚挚的生命感动。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一位老人与一群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图画。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有一天老人与世长辞,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呜叫,久久不愿离去。  相似文献   

11.
《桥边的老人》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法西斯即将进攻埃布罗,百姓们争相逃离战场。我奉命过桥去勘察法西斯军队推进到了什么地方,在桥边,和老人展开对话,得知老人对曾经豢养的动物的命运的担忧。从而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战争的控诉和对生命的尊重。战争与人性是小说永恒的母题,是作家们不竭的创作源泉,由此产生的皇皇巨著何其多也!而《桥边的老人》仅仅用一篇千字短文就展示了战争的罪恶和人性的美好,这不仅源于小说选取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更得力于作者简约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有一幅著名的油画叫《父亲》这也是一位父亲。他84岁了,蹬了一辈子的三轮车,捐资助学15万元,此生最大的心愿是——老人84岁了,被关在一个小屋里,四个小伙子给了他一顿饱打。儿女们把爹送到医院,大夫说肾坏了,尿血,得住院。老人不干,怕花钱。老人是天津白芳礼支教公司的总经理白芳礼,四名小伙子是有关单位的管理人员,屡次口头批评白芳礼“练摊”时有问题,“文劝”没  相似文献   

13.
(配合第八册课文《天鹅的故事》)《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通过俄罗斯老人斯杰潘的回忆,描绘了一群天鹅为了赢得生存的机会,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撞破冰层的壮观场面,赞扬了天鹅勇于奉献、团结拼搏的感人精神,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从叙述方式上说,《天鹅的故事》是一篇感染力很强的叙事性散文。课文伊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小伙子布朗》是众多小说中出色的一篇。该篇小说通过描写布朗受到内心罪恶的驱使去森林间参加魔鬼聚会这件事,揭示了人的本性本是恶这样一个主题,同时也表现了作家对美国基督教的矛盾看法。在小说中多次用到了心理分析的手法,通过这种小说描写的特点,使读者更加生动的了解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王书怀的诗亲切而自然,但在大多数时候,他的诗却更像是诗人的沉思与反省,这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的深人思索。如《北大坝》:“这是一条战线,横亘水火之间:一边白浪翻滚,一边洪穗烧天。这是一条战线,年年都有征战,不见挥刀动戈,考验战士万千,  相似文献   

16.
1942年,在战火不断的中原大地上,14岁的王书怀和一家人,为了躲避荒年,跋山涉水地来到了黑土地,也许在到来的那时,他从未想过会写出一篇篇令人感动的诗歌,但黑土地却给予了他无尽绵延的文学创作动力。“转弯下车,坐坡勒马”等诗句,就保留着东北质朴、醇厚的乡音。可以说,正是由于生于乡野,长于乡村,在王书怀的笔下,黑土地上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7.
《寻找》这篇小小说写了两个层面的“寻找”,用明暗两条线索精心营构,让贫寒学子的淳朴、热情与重病老人的慈祥、厚道交织成真爱的耀眼光环。  相似文献   

18.
不怕退稿     
一个平平常常、其貌不扬的小伙子走进了美国旧金山《观察家报》的编辑部,向编辑递上了一沓厚厚的手稿。那个编辑对这个小伙子有些瞧不起,只简单地翻看了一下手稿,便说:“对你这篇小说,我只有一句话:混帐!”  相似文献   

19.
我讨厌为了“写文章”而写出来的文章,我讨厌无病呻吟假话连篇。可冰心女士这篇《我的家在哪里?》不同。这是一篇90岁的老人写的文章,这位老人一生正直,爱心荡漾;这位老人一身睿智,才气横溢。那么,这篇文章应该是90年光阴的结晶,90岁智慧的大悟。看一看这篇文章的题目,稍加思考一下就有疑问  相似文献   

20.
黑土地是王书怀诗歌永远的主题,这果园、麦子、小河都生长在黑土地上,那赶车的小伙子、支部书记、野姑娘,皆带有东北人的爽朗与豪气。“月有缺,IEI有落,第一书记的自行车,昼夜不上锁”“车上泥浆厚,漆儿早脱落,电镀的舵把光秃秃,都是日月磨”“三岁孩子都认得这辆车”,这些诗句虽然粗朴,但却通俗而生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