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正面影响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多元性的特点,它使人们的交往突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由多元文化构成的世界,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也对参与其中的学生形成和发展时代所需要的某些道德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1.网络的虚拟性对学生的行为提出更高的思想道德要求。信息时代是科技高度发达、人类能力充分发展的时代,它需要人们理性地运用这种能力,要求人们有高度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信息技术的进步带给人们更…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演变为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将信息技术教学引入到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在大大方便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控意识还不够强,还无法抵御网络的诱惑。内容将对信息技术给学生道德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和内容,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为目标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职责,就必须做到努力钻研业务,切实提高自身修养。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整合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训练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课程。这门课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强,突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把它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就目前来说,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1)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核心。思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阐述了网络环境中的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基本原因,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广大中学教师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在网络环境中加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对于每一个学科来讲,都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的渗透,对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且具有时代性。加强德育的渗透,有利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饱满。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性德育探析为题,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性德育的实施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严萍昌 《高教论坛》2020,(3):28-30,100
"翻转课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旨在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翻转课堂"的应用带来了教学理念变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互动平台和学生时间投入等主要挑战。"翻转课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用中的路径优化包括:一是主动顺应新时代要求着力打造思政"金"课,二是着力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三是广泛吸收学生参与翻转视频录制与合作,四是大力拓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社会交往日益扩大、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氛围下,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接受着前所未有的影响,于是学者们纷纷提出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与环境相互协调,以环境为载体,形成一种优化的生态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凸显了国家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测评是德育工作诸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北京市教委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测评可以测查和了解某一地区在某一阶段的德育工作成效,及时发现学校德育工作及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德育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10):115-116
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启蒙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世界观对后期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走在前沿的教育者,需要在网络信息的基础下渗透入德育教学,从而促进农村小学生的思想维度的提升。本文就基于信息技术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方式进行详细探究,旨在提升整个农村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而推动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余丽 《成才之路》2010,(18):10-1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陶冶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做到乐学、爱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应用的今天,我认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寓教于乐,不失为课堂教学的一条好途径,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重视品德教育,挖掘育人素材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它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而信息与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政治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编前语:《北京教育》在2007年第5期上,刊登了首都师范大学蓝维教授撰写的题为《首都德育的新探索——来自北京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测评工作的报告》文章。此文介绍了北京市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测评工作的积极探索。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进行测评工作,可以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状况,可以测查和了解某一地区在某一阶段的德育工作成效,及时发现学校德育工作及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德育决策提供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科学数据,以保证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活动与理性提升,进而有利于学生在情与境的交融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促进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情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现代化教育方式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学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时代性、社会性特点,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需要随时随地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向学生传授新技术的同时。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那么,如何潜移默化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数学教学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何将其结合教育,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当下教育界重点的研究内容。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较深,在网络文化下开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网络文化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策略,旨在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作为少年儿童第一个接受系统学校教育的地方,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少年儿童不仅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这是他们的启蒙教育阶段,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这一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到首位,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在工作的时时刻刻和方方面面,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贯穿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低年级儿童由于年龄比较小,常规的德育工作很难取得效果,因此,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思想道德、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可以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