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宏现物质世界的规律性,普朗克和海森堡的量子力学揭示了微现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当我们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哲学思维突破波粒二象性的阚值范围时,便发现了一个新的物质范畴——超微现物质世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学说,可将这三个物质范畴,重新划归为阳性物质世界和阴性物质世界。阳性物质世界属于四维时空,由实粒子构成,运动速度限制在光速以下。阴性物质世界属于四堆以上的多维时空,由只具有波动性的虚粒子构成,充满空间而不占有空间,运动速度起步就是超光速。迄今为止,我们人类只认识了阳性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对于整个阴性物质世界还是盲无所知的。在未来的世纪,科学研究的对象将会逐渐转向阴性物质世界。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复杂的宏观物质世界,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大家刚刚接触微观世界时常常由于这些粒子的微观性,感到无所适从,无法与具体的物质相联系,各种粒子问的关系容易弄混。因此,觉得化学很难。要学好这部分知识的最好方法是注重基础知识,理清粒子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关概念,搭建抽象与具体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试论物质可分无限性与宇宙无限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物质可分无限性与宇宙无限性相统一的命题。(1)从哲学史考察了命题的思想渊源;(2)从本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粒子物理学与现代宇宙学角度论证了命题的合理性;(3)论证在微观、宏观及宇宙三个层次物质具有开放性;(4)论证命题统一于开放性;(5)论证物质可分无限性与宇宙无限性之转化性。依系统内外相对性,阐明了宇宙创生正是物质可分的一种表现。本命题意义在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仅表现世界统一于物质,而且表明世界在“大”、“小”两极上的对立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陈锦 《化学教学》2010,(2):40-43
[设计说明]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九年级化学的这一节课是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进一步学习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立物质构成的粒子观。就是要求同学们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初步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简单的实验人手,认识物质的粒子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通过对问题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对统计物理学中相空间概念的引入、适用对象和相关计算作了一些探讨。相空间是为了对粒子或系统的微观运动状态进行描述而引入的;这里的粒子或系统必须是由全同和近独立粒子组成;当微观粒子在宏观大小空间运动,两个相邻能级的最小间距远小于粒子热运动能量时,粒子的波动性不显著,可以借用μ空间形象地描述粒子的量子状态;在教学中,可以用微观状态数目的计算来举例,帮助理解相空间概念。  相似文献   

7.
应正确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规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中存在着微观的不平衡和宏观的平衡、绝对不平衡和相对平衡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大范围和长时间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是认为物质生产发展带来艺术生产的发展;这种宏观的大体平衡表现为微观的不平衡,相对的平衡表现为绝对的不平衡,这种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既要看到艺术生产受物质生产制约,又要反对简单平衡论;从更长时间、更大范围承认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发展大体平衡关系是唯物的,而从偶然性和绝对意义的角度承认两者的不平衡关系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8.
光与实物微粒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波粒二象性,这是量子力学的实验基础,是二十世纪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科学革命意义的基本概念.多年来在一些广为流传的教科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微观客体中的一对“矛盾”,有人说是一对“基本矛盾”,在这种矛盾中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波动性可以转化为粒子性,粒子性也可以转化为波动性”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在中观世界生活的人,很难建立物质微粒的概念。对微观物质世界的想象,特别是要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及其物质的变化规律,是九年级化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追求概念描述的完整性和言语表达的严谨性,而忽视了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和认识过程的渐进性。而本课例则是在充分理解以学为本的课程价值观的基础上,打破教材原有编排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出发,体会宏观物质的微观世界,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编按]  相似文献   

10.
1.首先应弄清楚从微观构成上讲.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从宏观组成上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起到联结宏观的物质世界与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世界的“纽带”作用。元零的种类是由其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然后将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及离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如下网络:  相似文献   

11.
物质是否无限可分?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这是两个不可完全消解的古老哲学二难问题。现代物理学的发展,给这两个问题以新的丰富内容。然而,本文作者认为,国内大部分关于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争论是以粒子基元论为本体论基础的争论,是可消解的。但放弃粒子基元论不能等同于放弃基元论。而对现代宇宙学主要理论假说细致分析,并不能得出“现代科学强有力地支持有限宇宙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黄婕 《山东教育》2005,(3):48-49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知识则是理解性质、把握变化本质的基础与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次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成为连接宏观和微观的中介和桥梁。这样,在化学学习中,学习者心理上就形成了对物质所特有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  相似文献   

13.
虚喻的理据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虚喻,实际上是根据本体和喻体的特性这一标准划分而来的。虚喻是以情理之类虚性对象去比拟事物之类具体对象的比喻。其理论依据在于:1、虚幻的对象是大量存在的;2、比喻是艺术的联想;3、比喻是比较的一种形式。适合想象力异常丰富者的需要,长于表达灵动跳跃的思想是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学理科》2007,(10):2-9
三、考点分析 本讲为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考的重点和热点有:(1)物质的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微观和宏观的尺度;(2)物体质量的估测;(3)天平的正确使用;(4)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5)密度知识的应用;(6)密度与压强、浮力、功等相关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对称性出发,将物理时空区分为粒子时空和与之对称的波动时空.粒子时空由三维实空间与一维虚时间构成;波动时空由三维虚空间与一维实时间构成.波动时空具有与粒子时空同样的四维时空间隔不变性.粒子时空与波动时空合并后,形成由实时空与虚时空构成的复合时空.复合时空实、虚对称,与数学复数空间相对应.在复合时空框架下,物理学具有普遍的、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物质微粒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它的形成对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宏观的事实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质微粒观的建立,是他们开启化学之门的基础。“物质微粒观”主要包括;(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  相似文献   

17.
一个合格的物理教师,不仅要正确地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给学生以巨大的影响。因此,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为基点,发掘教材内在的哲学思想,进行教学活动,势在必行。1.物理学自身的辩证法和方法论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普通的运动形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是辩证地进行的。因此,并非人为地把辩证法注入物理学,而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发掘出物理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并借助于物理学的色彩缤纷的图景,对物理学自身的辩证法作了哲学上的表述。中学物理说明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和矛盾运动的规律性。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光电效应中,光表现为粒子性,在干涉和衍射实验中,我们则仅仅观察到光的波动性,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在宏观上是对立的。个别的、少量的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动性则是大量光子的行为,粒子性与波动性在微观世界中统一起来。许多临界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质量互变规律的绝好例证,例如,光的全反射现象、光电效应。1871年,人们认为电存在于原子之中,即,带正电的粒子绕负电中心旋转。稀薄气体的放电现象,电子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提倡用微观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从宏观到微观,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因此与物质构成相关的内容,必然成为中考关注的热点.考点1: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例1(2010年随州市)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  相似文献   

19.
Minkowski空间具有方向奇异性,在该时空引入双曲虚单位j(j^2=l,j^*=-j),给出了时间具有正定性的结论。这与热力学箭头是一致的,但与传统的相对论时间观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时间时间就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间隔性,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时间不是永恒不变的,也非均匀流逝的,而是随着运动着的物质变化而变化的.在这里,应该着重理解: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之一,但它不是根本属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时间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非根本属性之一,它是由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产生并决定的.因为,没有运动,物质就无过程,就是僵死的,就不会产生持续性,更不会有间隔性和顺序性,因而也就不会有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