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志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是一个历史概念,有一个发生、发展和不断演变的过程.随着社会历史形势的变化和文化语境的迁变,其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至隋唐之际而内容走向综合,体例趋于严谨,形成所谓"方志".作为方志前期形态的地志,其文化意蕴异常丰富,因而其发生机制也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2.
湘西南的"蛮荒"文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以黔阳县地名为例,从地名学的角度探讨地域文化湘西南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吴双  张伟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177-178
作为地方高校,其校园文化建设必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山东英才坐落在齐鲁大地,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从物质形态的校园环境到精神形态的英才理念,处处彰显地域文化的味道,实现由"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0条把"被请求保护地"作为涉外著作权侵权冲突规范的连接点,但对于"被请求保护地"的具体含义却没有做出解释。对"刘纯豹、陈海诉台湾万人出版社著作权侵权案"的分析表明,涉外著作权侵权案件中,作者享有的著作权应当是各国著作权法所承认的权利的集合。作者依据哪个国家的著作权法所享有的权利遭受侵犯,就应请求法院适用该国的法律予以保护,该国就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0条中的被请求保护地。在国际网络著作权侵权中,侵权行为地的数量是不特定的,把每一个权利受损国的法律都作为准据法会给司法系统带来过大的负担。因而必须对地域性原则作出有限的变通,寻找一国或数国的法律作为"地域代表"去计算所有权利受损国内的损失。被选择成为"地域代表"的国家应兼具"地域性"与"代表性",该国内的侵权行为能够体现整个侵权过程的架构和特征,在所有侵权行为中起到核心性的作用或对网络侵权的扩散起到实质性的加剧作用。著作权网络侵权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通过对每一种类型项下起到核心性作用的地域进行分析和确定,可以实现"被请求保护地"含义的类型化和确定化。  相似文献   

5.
彝族花鼓舞作为一个仪式灵舞,源于彝族丧礼五言诗体古籍《笃慕拢细则兜》"娱尸慰灵"的仪式演述,其目的是通过后人模拟象征踩踏归祖途中的尖刀草而"送灵归祖",实现彝人灵魂在现世和祖界之间的有效过渡与平稳转换.彝族花鼓舞具有历史性、神圣性、艺术性与社会性等主要特征,相应地,形成历史记忆、文化认同与地域和谐等多重价值,具有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多学科研究价值.随着2017年3月1日起峨山彝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殡葬制度改革,作为彝族花鼓舞展演、传习源生时空的传统丧礼已消失,其原生功能也随之丧失,彝族民间花鼓会组织及其功能也将转变,作为纯粹艺术审美的各类现代展演可能是彝族花鼓舞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先锋文学、地域文化与我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先锋小说"是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下的产物,它的一个贡献是解决了小说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重大课题;地域文化不是一种方言、习俗、习惯等的拼盘,而是一种文化意识,并最终超越文化界限成为一个民族性的东西;选择文学创作之路,是兴趣、欲望的满足,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也是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7.
白洋淀在河北,古时候叫"燕赵之地".自古就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说法,但以孙犁、刘绍棠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却写出了那片土地的柔情."文革"中,一批知识青年下放白洋淀,在那里他们写出了叛逆社会热爱自然的现代诗,形成白洋淀文学的另一个传统.本文试图通过"荷花淀派"和"白洋淀诗群"说明地域与文学结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和班固曾就民众行为特点对战国秦汉时期赵地的文化特点做出概括,这仅仅是赵地文化的一个层面。从学术史的角度,从学术生成的地域性特征考察赵地文化则可以获得新的认识。荀子之学、吕不韦的思想、董仲舒之学均植根于赵地或者与赵地有着直接的关联,"综合"是其共同的学术特征,从一个侧面说明"综合"是赵文化的历史属性。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以"写字育人"文化建设作为艺术教育的突破口,在理念提升、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考核保障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扎根乡土地域文化的艺术教育特色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0.
江南以文化中心、"佳丽地"、浓郁的佛禅氛围等政治以外的功能与印象得以具备"私人空间"属性。苏轼在对江南自然风景及以科举为代表的人文环境的描写中干涉政治以完成"私人空间"对"公共领域"的入侵。当其在面对江南"佳丽地"属性时,则又通过营造"距离感"的手段重构"佳丽地",削弱其色情意味。在描绘江南佛寺时,苏轼采取了与他处佛寺不同的书写话语重点表达了隐居江南的愿望,实现对作为"私人空间"江南的变形与建构。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学报发展的个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学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受高等院校自身结构模式的影响,致使学报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形成了"全、散、小、弱"的现状。高校学报若想在期刊界求生存谋发展,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发挥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并结合时代特征,搞好"名栏"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校本课程已经渐渐地成为学校课程的特色与品牌。看一个学校有没有它的"牌",主要是看它有没有独一无二的特色、质量水准和文化内涵。而地域文化作为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学校文化的大背景,也是校本课程开发资源的源泉和学校课程的实施途径。开发融入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更加有利于吸取地域文化的营养与拓展视野,同时校本课程也能促进地域文化的更新,实现相辅相成,为地域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作为地域人群"集体潜意识"的地域"隐型文化".因此,注目"潜意识"问题研究且成果颇丰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方法,在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便大有用武之地.其中,弗洛伊德的高足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克鲁克洪的"隐型文化"理论在被接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后,也是研究中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4.
景观设计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景观设计需要融入具体城市的本土文化元素。本人以芜湖市城市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二南"作为孔子整理的《诗经》之首,其本为《诗经》"国风"中的楚风,但是由于孔子的政治立场,名之为《周南》、《召南》,但鉴于其艺术感染力,故而将其列为《诗经》之首。"二南"的美学特征正是楚文化的体现,楚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宗教有极大关系,故形成了异于北方"崇高"之风的飘逸之美。  相似文献   

16.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圣人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之一言子,在青溪传道,筚路蓝缕,荒蛮海滨从此敬奉贤人,孕育出"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贤文化"。"贤文化"作为奉贤的文化之源,其核心价值是"敬贤、尚德、成才、奉献。"就一所农村小学而言,我们以"贤文化"来引领师生员工确立理想目标、树立精神信念、丰富文化底蕴、规范行为准则、革新教育观念、转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圣人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之一言子,在青溪传道,筚路蓝缕,荒蛮海滨从此敬奉贤人,孕育出"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贤文化"。"贤文化"作为奉贤的文化之源,其核心价值是"敬贤、尚德、成才、奉献。"就一所农村小学而言,我们以"贤文化"来引领师生员工确立理想目标、树立精神信念、丰富文化底蕴、规范行为准则、革新教育观念、转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基本的存在形态和方式。目前,人们的"文化"意识正在逐步增强,除了上层文化、精英文化等"大传统"文化外,民间文化艺术等"小传统"文化正唤起越来越多人的热情,我国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些"小传统"主要以民俗、民  相似文献   

19.
陈奕清 《广东教育》2007,(7):116-118
一、关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笔者系已任校长职务多年的现任校长,近期常与不少校长谈论教育界现时流传的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大家对此说法均有异议,其中不乏被群众、家长、教师认为的好校长.我还因为看到某篇文章说这句话是陶行知先生说的而上网"侦查",结果发现陶先生只说过"要评价一所学校,先评价这所学校的校长".在上网的过程中,也看到有人对"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的说法有异议.兹列本人的几点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受农业文明的影响,产生了强烈的恋土情怀和家园观念,使得"乡愁"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相同的主题,但各自表达出来,又是千差万别的。昭通文学中的乡愁作品,具有昭通地域的特色,有苦难情怀,也有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