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觉得下棋当中有个概念非常好,那就是全局观。一步棋,当时的作用不一定马上看出来,随着棋局的进行便会逐渐显现出来。一局棋下完.再来重新评价当时每一步棋的得失,就会看得非常清楚。哪步是好棋,哪步是败招。所以“复盘”的习惯是非常好的,“下棋”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也需要从“复盘”中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下盘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外公很喜欢下象棋,出门时挎包里永远有一本象棋书,不管在哪里,他都会看,我们都喊他“棋痴”。外公自诩棋艺了得,听说小区的“棋主席”王爷爷下棋十分厉害,他不相信,于是亲自找王爷爷去下棋,没想到几局下来,外公被打得“落花流水”,难堪的他不时地擦着额角流下的汗水,也没能扳回一局。这下,要强的外公可受不了啦,  相似文献   

3.
说起室友小伟,就不得不说起象棋。这家伙年方十五,却对象棋着了魔。一日不下,便手痒难耐;二日不下便丢魂落魄六神无主了。而且,这家伙下起棋来特可恶,得势便不饶人,常把别人的棋子吃得精光只剩老帅,再将其将死,让人恨得牙痒痒却又莫可奈何。天长日久便臭名昭著,凡与他杀过棋的人再也不敢与他下棋了,只落了个孤家寡人的境地。当别人正在那里杀得轰轰烈烈,他却找不到对手下棋,只能拿副棋在那里独自把玩。鉴于其恶劣行径,我们一致将自称为“棋圣”的他改称为“棋棍”。想想也真是的,下棋也是玩儿吧,何必那么较真,非要把别人吃得一子不剩的呢。…  相似文献   

4.
我喜爱围棋。黑白之间,纵横交叉之点是我兴趣的所在。斟酌每一步棋,仿佛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当局者迷,”一位老棋手告诫我说,“一盘棋中,最不了解你的棋的是你自己,而最了解你的棋的是你的对手。”我对此不甚了然,于是便去观他下棋。每当下入了僵局或是他落了下手,他总会站起身,踱到对方那里,俯下身,仔细看上一会儿,复又回来坐好,继续下棋。不知是什么原因,过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5.
小棋迷     
我今年11岁。别看我年龄小,论棋艺么,同学们都称我“棋圣”。在学校,一下课我就和同学下棋。一次,上课铃响了,我们下得正起劲,没有听见铃声,结果老师来了,棋也被没收了,说实在的,我们班甚至全校还没一个同学下棋能赢了我!我爸爸厂门前有一个老爷爷,棋下得特别好。我放  相似文献   

6.
围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娱乐项目,历代都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有关下棋的故事。历史上有这么不寻常的几局棋,读来让人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7.
下棋     
正一门深入,妙趣横生,苍劲纯粹。它不是鸡汤,更像一味中药,猛火煎熬中,混沌着一股搅荡进棋理之中的、难以抚平的江湖之气。把棋与人生和人性之间的微妙玄机和盘托出,执子之手,更比竞心可爱。下棋,是一种模仿战斗的游戏。比如象棋,棋子的移动颇像真正的兵种,下棋的思考酷似作战的运筹。“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随着棋子落位,绘有网格的棋盘内,顿时敌我营垒对峙,楚河汉界分明。弈者的神情迅速亢奋为  相似文献   

8.
棋道·人生     
许多人都喜爱下棋,他们把下棋当做一种娱乐,目的是修身养性,愉悦身心。而我下棋的目的在于领悟人生,品味人生,从下棋的道理中悟出人生的哲理。下棋,重点其实不在于输赢,而在于把一局死棋盘活,穷途末路时又看到新希望,继而反败为胜,这才是下棋的真谛。棋类一共有几十种,单单我们都熟悉的棋,就蕴含着很深的道理。  相似文献   

9.
围棋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娱乐项目,历代都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有关下棋的故事.史上有这么不寻常的六局棋,读来让人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10.
蒋子尤的名字真正为广大读者所熟悉,是1979年他的《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之后。这篇小说一问世就举国瞩目,大家期待着中国“有更多的乔厂长上任”,盼望着“乔厂长走出小说来”!乔光朴成了信念和力量的化身。可以说,《乔厂长上任记》为工业文学立下了一块无可替代的丰碑。  相似文献   

11.
我教《落棋有声》这篇小说时,学生对厂长选大黄还是选小李当车间主任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两派同学各抒己见,互不相让。一个学生问:“老师,你的意见是什么?”我犹豫了。此刻,我感到结论本身已无多大意义,学生这种积极参与,做学习的主人的精神让我激动不已。如果我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不一定正确),那肯定会伤害其中一派学生的感情,我不忍心那样做。我想了想,说道:“两派意见各有道理,难分胜负,课后继续讨论。”我环视了一下,两派学生都踌躇满志。  相似文献   

12.
和自己下棋     
学会下棋,是父亲熏陶的结果。起初我只是蹲在一边看,日子久了,竟也把路数看了个差不多。往往大人们厮杀正酣时,我也忍不住出主意喊着招数,周围观棋的众人惊诧不已:“小子,你也懂下棋?”我一撇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马走日、象飞田、炮打架个山’么。”人们便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3.
和自己下棋     
学会下棋.是父亲熏陶的结果。起初只是蹲在一边看.久而久之.竟也把路数看了个差不多。在大人们厮杀正酣时.也试着出主意喊招数.使周围观棋的人惊惊诧诧:“这么小的女娃,也懂下棋?”我一撇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马跳日,象走田,打炮架个山’么。”人们便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4.
<正> 阜阳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民风质朴勤劳,兼之大文豪苏东坡、欧阳修都曾在阜阳任过太守之职,此地文风昌盛,文人娱乐活动也较为丰富。棋类活动作为阜阳文化发展的一个侧面,也开展的较为广泛。据史料记载,欧阳修就非常喜欢下棋。他在解释自己为何称为“六一居士”时,就把棋算在里边,有“我有棋一萘”之语。欧阳修告退后,又来到阜阳定居,常与友游于西湖,以饮酒、赋诗、下棋为乐,在阜阳传为佳活。棋亲活动也由古流传至今,近一些年来阜阳还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棋类比赛,来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5.
讳输棋     
有自负棋名者,与人角,连负三局。他日人问之曰:"前日与某人较棋几局?"日:"三局。"又问:"胜负如何?"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要和,他不肯罢了。"明·冯梦龙《广笑府》【解说】有个人自诩棋艺高超,和人下棋,却一连输了三局。过两天,有人问他:"前天你跟某人下了几局?"他说:  相似文献   

16.
我爷爷的额头宽宽的,眉毛浓浓的,不大不小的眼睛上架了一副眼镜。他有一个嗜好,就是下棋。一下起棋来,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而且他好胜!如果下输了,就缠着人家再来一盘,直到下赢为止。这天,天气很好,爷爷带着象棋到邻居张爷爷家。咚咚咚!门一开,张爷爷马上说:“唉,我说吴老头,你能不能别找我下棋了,我很累!”爷爷毫不犹豫地把张爷爷拉出来,边说边摆棋。张爷爷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好了,棋已摆好,你先出招吧!”爷爷得意地说道,好像很有把握似的。于是张爷爷就出了第一招。“出车!”“我走马!”“那我就走炮!”“我吃!”两人你来我往,交战激…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4,(11):12-12
看似简单的下棋,却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下棋对于孩子耐力和韧性、逻辑思维力、判断力,尤其是专注力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孩子学棋,你可能有着种种疑问困惑:孩子是不是下棋的料?下棋难吗?应该选择下什么棋?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下棋,象棋、围棋、五子棋、跳棋都会,常听人道,"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世事如棋局局新"、"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等等关乎于人生之感叹。轻涩的我似乎体味不到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只知道不管哪种棋,最终追求一种结果——那就是胜。"胜者为王"是中国棋文化大气磅礴的写照,求胜之路则是弈者过关斩将的跌宕之旅。仔细品味弈棋之道,恰如人生。人生就像一盘棋,黑子或白子,无论你是哪一方,总在胜负之间徘徊,在未知里跌跌撞  相似文献   

19.
人生如棋,下棋的时候没有看棋人也许自己能努力下好。但是如果有了看棋人,问题就凸显了。观棋不语真君子,挺好。但是难免会有支招的人。如果支的是坏招吧,不接得罪人,接了害自己。如果是好招,接了搞不清到底谁在下棋,不接有可能就是输。一旦形成习惯,一日没人支招,心理就开始犹豫不决。对于孩子的人生来说,父母和子女何尝不是看棋人和下棋人的关系呢。父母成了孩子人生棋局的支招人。  相似文献   

20.
北董 《课外生活》2013,(12):9-11
星期天,我和大魔法师劳拉先生下棋。 “你饿了,”他说,“看你走的棋,兵啊马的,都东倒西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