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过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大家想想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由什么围成的?生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师 :请大家观察 ,讲台上的物体各是什么?生 :左边是火柴盒 ,右边是方木块。师 :不错。火柴盒是什么形状的?方木块是什么形状的?生 :火柴盒是长方体的 ,方木块是正方体的。师 :这两种物体都是立体的。立体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了解有关这两种图形的知识。(板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入设计@郝凤…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能认识长方体的实物 ,会看长方体的立体图 ;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特征 ,能说出长、宽、高 ;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长方体特征的认识与空间观念的培养。一、引入新课1 (投影出示)说出下列平面图形的名称。2 (出示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第2题后 ,教师剪下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 ,再用若干同样的卡片重叠起来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它的厚度 ,并提出“重叠后的图形还是不是长方形?为什么”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由于有了厚度 ,它已不是一个平面图形 ,而是一个立…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教师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出示了一张长方形纸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形?”“这个长方形有几个面?”使她所料不及的是,大部分学生回答:“有两个面。”怎么一个平面图形有两个面呢?教师叫一名学生上讲台,让他把这两个面指给大家看。这名学生指了指...  相似文献   

4.
教 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及练习七中的1~3题。教学目的:知道面和体的区别;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具: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各3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8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各3张;投影仪或电脑。学具:按教师的教具准备一套(投影仪或电脑除外)。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难点:辨认和区别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两种图形。教学过程:一、分学具,激兴趣1 引入。从提问“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什么图形”引入,并出示实物:长方体…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其特征,区分异同,初步认识它们的直观图;(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空间想象等能力及空间观念,渗透对应。分类等数学思想;(3)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司观念。教学过程:由相互联系的五个环节组成。一、迁移复习教师用幻灯呈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提问:(1)灯片中有哪些平面图形?(2)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评析:复习…  相似文献   

6.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荧屏,看你能发现什么?生:开始看到了一个点,这个点移动又变成了一条线(直线),这条线再平移又变成了一个平面(长方形),面的移动又变成了一个体(长方体)。师:对了,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就是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谁能举一些长方体的例子?生:砖、牙膏盒、一次性打火机等都是长方体。师:师举起一支打火机,这到底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就知道了。(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手中的学具,看一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一、电脑演示导迁激疑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大家看这幅图上有几个什么图形?(电脑显示下图,长方形)请同学观察以下几个长方形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条纹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完全相等)4.你们知道这种实物叫什么吗?长方体和我们以前学的图形不同,它是一种立体图形。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长方体这种形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你们想知道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二、指导自学导读引思1.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第141页-142页的内容。想一想,通…  相似文献   

8.
一、激发──明确目标 师:看下面组合图形(电脑屏幕演示①),并让学生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再看一个演示②(展示将这个组合图形转变成长方体的过程)。 师:谁能根据这个演示很快地说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为什么? 生:(略) 师: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师:看书24-25页,看看本节课我们应该学会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叫做表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利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  相似文献   

9.
[课例简析]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是学生在第一册学习了“认识图形(一)”之后编排的,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 由于学生的年龄小, 初步的空间观念尚未形成, 因此容易把长方形和长方体、正方形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混淆.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这部分内容可采用“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认一认、想一想、找一找”的导学方式,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师:长方体的六个面还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生: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师:那么正方体的六个面又是什么形状?生: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师:如果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上下两个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而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那么这个物体的形状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出示长方体、圆柱、圆锥三个模型。)师: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第几个物体的形状和你想象的一样?生:中间一个。师:(拿起圆柱模型…  相似文献   

11.
认识长方体这是一个长方体。请你找一找,下面的图中哪些是长方体,用笔圈起来。做个长方体找一张比较硬的纸,照下面的图样另画一个并剪下来,做个长方体。图中有什么图形?哪些图形形状一样?请分别把它们涂上同样的颜色。做好的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颜色相同的图形都在什么位置?算一算(1)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算一算(2)要拼成这个正方体,需要几个小长方体?为什么?要拼成这个大长方体,需要几个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2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长方体。4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长方体。4个大…  相似文献   

12.
谭倩 《西藏教育》2014,(9):25-26
<正>圆柱体的初步认识是一节几何知识课,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是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体积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图形?生: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师:你能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吗?分类的依据是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我们在以前学过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谁能结合实物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有那些特征?生:(手拿实物)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对面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生:(手拿实物)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大小相等;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师: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高?长方体有多少条高?生:长方体上下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长方体有无数条高。【评析】学生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原有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设计背景】 直观几何就是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一年级,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与正方体在前.辨认长方体、正方体某个面的形状——长方形与正方形在后,确立了“面在体上”的观念。本课将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也为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施魏 《良师》2003,(10)
题目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部和下部分别截去高为4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体后,得到一个正方体(如图1)。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体少168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分析与解:要求原长方体的体积,关键是求出所剩的正方体的棱长。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从上部和下部截下的部分合并起来(如图2),从图2中可以观察到所截部分相当于从一端截去一个高为6厘米的长方体,剩余部分表面积比原长方体减少了4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图2中的阴影部分),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所剩下的正方体的棱长,长方形的宽就是6厘米。已知长…  相似文献   

16.
学具制作与操作一(二)程光第(南昌市西湖区教研室)D作]折折、时的、拼拼;’配自“认识图形”)昆:1.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3张(每张大红是课本前面的一半大)。2.小的刀一把。操作过程:1.享一张长方形的纸,沿虚线对折。比一比,这两条边一样长吗?把纸...  相似文献   

17.
徐凯 《江西教育》2002,(12):31-31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的内容,它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拿出一张20cm×15cm规格的照片,将照片的反面对着学生):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生1:一张纸。生2:一张长方形的纸。师:从外表看,它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将照片的正面对着学生)实际上这是1974年老师小学毕业时全班同学的一张合影,距今已有20多年了,同学们看到这张照片,想说些什么?生3: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老师你是怎样保存的?师:老师是怎样将它保存的,大家猜猜看?生4:用白纸把它包起来。生5:压…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能力。在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教材从生活着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接着,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  相似文献   

19.
常莉燕 《广西教育》2006,(7A):72-72,80
片断一 1.导入 师:我们已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以旧知作为谈话导入,并适时展示圆柱形状的物体。) 师:你们认识这种形状吗? 生:认识,它是圆柱。  相似文献   

20.
一、在比较中初步认识长方体师:图1中右边的长方体与左面的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生:左边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而长方体是立体图形,它有6个面。师:图2中的两个图形也是立体图形,长方体与它们相比有什么不同?生: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设计意图:在比较、辨析中明确"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不仅有了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的标准,也有了推导长方体的其他特征的依据。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判断的标准,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