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所展现的是一个民族从产生到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和风采。如今,各民族交流日益频繁。更多人不在拘泥于自我民族文化,希望能够走向世界,了解更多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刘国辉 《今日科苑》2010,(10):170-170
企业文化本身是一个渐进的、开放的、取精汇弘的系统体系。在其生成发育过程中,必须将其放在民族,企业、个人的三维空间来立体思考。民族之心即民族大众的精神诉求和文化祈盼,是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和根脉;企业之心即企业精神,企业家必须把重视事和物的管理与重视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企业精神成为价值同构、目标同向、行为同质的精神基因,成为一种激励凝聚的重要力量;个人之心即指个人的价值追求,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为民族、为企业的献身精神,而文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终极价值与职工自我实现需要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支撑,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天津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谈起,探讨了天津文化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天津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提出参考性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中国文明与起源形成问题,在学术界已经探索了80多年.2001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相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分别被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全面推进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是为中华民族“书写家谱”,不仅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世界和人类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与文化传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自身.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文明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我们研究文化与创新的关系,对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秋科苑》2012,(1):32-3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的战略地位。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7.
大学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承栽着传承、创新、传播文化的功能,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的乘积。大学从本身知识性、学术性的特质和其功能上看,正是继承优秀文化、创新新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源头活水,承担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的历史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必须创建文化校园,回归和培育大学精神,才能促进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国民精神素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的表现,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内容.任何一个国家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国民精神素质提高为基础.我国国民精神素质水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论文主要对我国国民精神素质的定义、内涵、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揭示我国国民精神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就提高国民精神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服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族群的标志,它与社会文化的发展不可分割。少数民族民俗服饰其独特的背景、特点、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形态,充分揭示了蕴藏在少数民族服饰中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审美情操和精神追求等深层次的寓意。  相似文献   

10.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培育特色、打造亮点,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才更是一个关系民族高校能否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以凯里学院为例,提出了符合地方特色的建筑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积累和沉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的创新,这新都是我国富强的积累过程。一个国家的强大来与人民的力量和创新,而国家的精神支柱来自于民族的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在共同深灰生存及实践中形成的,它象征着全国人民共同生存的精神期盼。具有对省会稳定,国家光荣感的广泛影响,并起到对国家人们激励的前进,促进社会发展推动的作用。因此在当下新时期的发展中不仅要加强国家的发展,也要重视人们素质的提高及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冯秀丽  杨彩云  杨枫 《科技风》2014,(20):178-17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力量源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公众的公益性的文化服务体系,是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保障。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唐山市为例,对构建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花园城市”与“园林城市”的形成。“花园城市”因历史发展、国家、地区和民族文化不同有着不同的时代观念、文化内涵、民族特征以及不同的地域风貌。“花园城市”从理想走向实践是世界政治与经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交流,彼此借鉴、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伟大积淀。英国规划家艾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花园城市”的理论,中心思想是使人们能够生活在既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又有美好的自然环境的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5.
对新世纪中国而言,全球化是科技一体化、制度接轨化、思想对话化、信仰差异化。其中文化的互动互补化,将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也同样重要。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使得任何国家不可能完全脱离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基本格局而封闭发展。在全球化整合中只能不断保持自己民族的根本特性,打破全球格局中不平等关系,使自身既具有开放胸襟和气象的“拿来主义”,又坚持自我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内在精神的发扬光大,从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明与起源形成问题,在学术界已经探索了80多年。2001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相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分别被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全面推进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是为中华民族“书写家谱”,不仅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对世界和人类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各期刊编辑部、各有关单位:当前,全国各界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和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之根,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本文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承担着学习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再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规范,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育不能狭义地理解是仅仅教会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而已,更重要的则是人的培养。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神圣使命,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育人工作尤为重要。试从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出发,结合英语学科特点,从培养坚韧不拔精神、民族团结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民族院校英语教学应紧抓育人工作,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是民族所有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并在代际相传中凝聚、浓缩,是国家向心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认同的基础和前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融合,最终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塑造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生力量,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促进社会对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载体,而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摇篮,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理应成为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