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在鄂东某铜矿遗址附近采集水田、旱地、林地三种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分法分离土样,再利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的方法测定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Cu和有机质的含量,研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团聚体中重金属及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林地和水田中大团聚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团聚体。在水田中微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达到最高。土壤中Cu的总含量林地显著高于旱地和水田。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12,(12):28-32
汞在自燃煤矸石风化土壤及其农作物中的异常富集Mercury Enrichment in Soils from Weathered Coal Mine Spoils with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Crops摘要基于冷原子荧光测定方法对贵州土城煤矿煤矸石风化土壤及农作物中挥发性元素汞的分布规律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风化程度煤矸石土壤中汞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平均含量为0.183±0.068μg/g,略高于土壤背景值.但在自  相似文献   

3.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表层土壤侵蚀率及其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不同植被条件下表层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平均土壤侵蚀率为27.58%.土壤侵蚀率与土壤结构破坏率(SPBR)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湿筛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显著负相关.土壤侵蚀率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构破坏率、湿筛后团聚体MWD和GMW、>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梁宇 《百科知识》2010,(14):44-45
微体古生物家族的新成员微体古生物家族的新成员——植物硅酸体,简称植硅体,是指高等植物的根系在吸收地下水的同时,吸收了一定量的可溶性二氧化硅,这些二氧化硅经过植物的输导组织输送到了茎、叶、花、果实等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陕西南部大巴山地区的基岩、土壤、作物、泉水及地表水中含碘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发现本区环境中碘的分布很不均衡 ,变化较大 ,包括从极低碘到高碘的多种情况 .本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均富碘 ,岩石的含碘量为 0 .7~ 1 .9mg/kg .在山坡坡度较缓的基性火成岩分布区的基岩、土壤、作物均富碘 ,一般为 1 .4~ 0 .9mg/kg .土壤的含碘量为 0 .2~ 2 .2mg/kg ;土豆的含碘量为 8~ 1 80 μg/kg .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 ,大巴山区大多数地区的土壤和作物缺碘 ,特别是碳酸盐岩分布区以及高大山头上部的土壤和作物均缺碘 .土壤和作物中含碘量与其分布区的基岩的岩性和含碘量以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同时本区克汀病的分布和发病率与环境中碘的含量和分布也密切相关 .  相似文献   

6.
谭力  王占岐  薛志斌  杨斌 《资源科学》2021,43(2):368-379
本文以生态环境脆弱的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污染风险评估模型,定量揭示了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布格局和污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氟元素含量整体偏高,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表层土壤氟密度呈现从西向东、从南向中北部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在中东部的南阳市...  相似文献   

7.
对西溪湿地生态系统内菰(Zizania latifoli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人工植物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群落中的土壤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土壤营养元素储量以及三种优势植物营养元素的积累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再力花群落土壤TOC、TN和铵态氮含量较少,这主要是与土壤含水率有关;三者土壤营养元素垂直分布较为相似;三者植物叶以及穗和地下部分中N、P含量均较高;湿地植物群落(菰群落和芦苇群落)土壤TOC和TN储量比较高,而再力花群落土壤TP储量较高;芦苇积累TOC、TN、TP的含量远远高于其它两种植物;人工栽培的再力花群落水体内各元素含量均高于其它两种湿地植物群落的水体.  相似文献   

8.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质量或肥力的重要表征要素,其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蒙古高原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常年遭受风蚀等灾害影响,再加上人为活动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严重,生态状况堪忧。本研究即是以蒙古高原中北部为研究区,对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做空间化扩展研究,通过选取与有机质相关的环境要素,包括高程、年均气温、年均降雨量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插值模型,获取了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北部山地区域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最高约为43.35%,而在南部戈壁和荒漠区有机质含量相当低,接近于0,气候和地形是影响其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砷在土壤中以无机砷为主,无机砷又以As(V)为主,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主要受pH、土壤有机质、CEC等因子影响。不同粒级团聚体对As(V)的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游离氧化铁含量及CEC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团聚体对As(V)的吸附受到土壤团粒胶结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05,(1S):46-47
德国科学家发现,由铁与锰、硅和铝等混合制成的轻型结构钢,性能非常稳定,并具有特别的拉伸能力。他们发现,锰含量15%、铝和硅各3%的结构钢特别结实,可拉伸50%以上。而包含25%锰、3%铝和3%硅的结构钢尽管没有前者那么结实,但可以拉伸大约90%而不会断裂。这一性能使这种结构钢成为汽车发动机罩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垂直分异规律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梅琴 《大众科技》2009,(8):110-11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由于海拔较高,形成了较完整的垂直地带谱.文章主要研究武夷山保护区的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山脚到山顶土壤心土颜色的变化是亮度由白转黑;土壤表土层颜色亮度总体是随海拔降低而变亮,心土层随海拔降低而变暗.PH值是随着海拔上升整体呈升高的趋势;有机质含量和A层的厚度随海拔上升而增加.根据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的垂直分异规律对武夷山土壤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勘探地球化学核心问题是成矿元素异常下限值的确定。以往很多确定方法仅从数据本身的分布规律出发,没有考虑岩性分布对元素含量的影响,这是造成元素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外,还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如地质体的圈定和划分原则及地质体也是由不同岩石地层单位组成,同一地质体不同岩性中元素含量也存在较大变化。因此在进行地球化学圈定时应考虑岩性影响较大元素。这样将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成都平原西部土壤全磷的剖面分布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土壤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是认识土壤元素分布与迁移的重要前提。基于134个土壤剖面的523个采样数据,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了成都平原西部1m深土壤全磷的剖面分布特征,并揭示了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亚类和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成都平原西部土壤全磷含量较高;0~20cm土壤全磷均值含量为0.89g/kg,显著高于20~40cm (0.59g/kg)、40~60cm(0.48g/kg)和60~100cm(0.48g/kg)土壤全磷均值含量。各层土壤全磷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土壤全磷块金系数在30.65%~68.24%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其空间变异受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全磷均呈现出表聚趋势。成土母质、亚类、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研究区土壤全磷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可分别独立解释其9.6%~32.3%、6.0%~16.9%、8.9%~32.6%和4.2%~6.1%的空间变异。在土壤分类单元中,土属的解释能力大于亚类,可作为探究影响成都平原区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基本分类单元。成土母质与土属的解释能力相近,是影响研究区土壤全磷剖面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千层塔对土壤养分的需求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层塔,又名蛇足石杉,为石杉科石杉属蕨类植物,是一种名贵的药用植物.本试验对千层塔本身土及庄稼土、腐殖土的有机质含量、pH值、含氮量、矿物质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以此来研究千层塔对土壤养分的特殊需求.结果发现,千层塔本身土、庄稼土、腐殖土的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9.24%、4.595%、12.41%,pH值分别为4.37、4.39、4.04,土壤含氮量分别是0.696%、0.311%、0.471%.由此表明蛇足石杉对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要求高于庄稼土与腐殖土.另外,试验还发现,蛇足石杉需要更多的铅和锰.因此,在人工栽培蛇足石杉过程中应注意各营养元素的协调与合理配合.  相似文献   

15.
自然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别拉洪河、浓江河流域自然沼泽湿地和开垦后的农田 (旱田和水田 )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自然沼泽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 1 3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与自然沼泽湿地相比 ,农田土壤中B、Cd、Cu、Ni和Zn的含量较低 ,Ba、Be、Co、Cr、Mn、Pb、Sr、Ti的含量较高 ;自然沼泽湿地土壤中元素垂直分布分层性较明显 ,而农田土壤中 ,除Pb外 ,其他元素含量的剖面变化较自然沼泽湿地平缓 ,但剖面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B和Cd除外 ) ;某些元素的相关性 ,农田不如自然沼泽湿地明显  相似文献   

16.
农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尺度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10m×10m高密度网格设计,在面积为10.24hm2的农田内取土壤样本1024个,测定土壤有机质(SOM)含量,通过"再采样"方法,研究改变取样幅度和取样间距对表征土壤有机质变异特征的变异系数和半方差函数参数的影响,分析获得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的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0.24hm2取样区内,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表现为弱变异性,CV≤3.43%,但整体含量偏低,SOM≤1.04%;随着采样幅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变异性不同程度增加,变异相关范围和结构性变异比例也不断增大;当采样间距增大时,土壤有机质变异性呈无规律变化,但变异相关范围显著增大,而结构性变异比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3):315-315
最近PLoSONE和PNAS在线先后发表了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吕厚远课题组的两篇重要论文。分别报道了植硅体方法学在粟、黍灰化农作物鉴定上的突破,以及利用这种新的鉴定方法对河北武安磁山考古遗址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使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研究获得了重大进展。加拿大多仑多大学教授Gary W.Crawford为吕厚远课题组发表在PNAS的成果写了亮点评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迅速发展,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严重污染,而且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导致大气和地下水质量的进一步恶化.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研究,分析出重金属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其传播特征建立数学模型,运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求解.通过模型可以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查证,并根据查证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测定各区域重金属含量等,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土壤化学特性(腐殖土含量、盐基饱和作用、阳离子交换力(CEC)、土壤矿物成分以及溶解盐的总量)与土壤中的电荷总量相关。土壤物理特性,例如含水量及温度,影响土壤中电荷的移动。当研究的土壤特性高度独立地影响土壤中电荷的分布时,就可以用电场方法研究土壤。  相似文献   

20.
北京山区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北京山区650典型土壤类型剖面的1650样品数据,研究土壤有机碳分布及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机碳平均含量为(12.61±9.58)g/kg,属中下水平,变异系数为76.02,中等变异.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与海拔、植被覆盖度显著正相关,与温度显著负相关,即海拔所造成的水热条件和植被覆盖度的差异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剖面中的垂直分布规律为:表层到亚表层下降速率显著,达44.48%,亚表层以下下降速率趋缓,均小于20%,土体构型与之关系密切,均质型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平缓,有强烈对比的土体构型变化较剧烈;而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表层到亚表层的有机碳含量下降速率依次为:针叶林(10.15%)<草甸类(18.75%)<落叶阔叶林(19.12%)<中生林草(31.65%)<中旱生林灌(64.09%),地表上有无枯枝落叶层及其厚薄对此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人类活动主要区域内,耕作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与变异性均小于自然土壤,其中园地的有机碳含量最低,荒草地的变异程度最强,是否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与不合理利用,以及地表植被类型差异与其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