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世纪以来,文学评论家从社会、人性和爱情等不同的角度评价和探讨《呼啸山庄》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30年代英国进步评论家福克斯称它是19世纪中后期“维多利亚时代”所产生的“三大巨著之一”。本文从其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创造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入手,浅议《呼啸山庄》自传体小说的一面,从人物形象的创造探析作者的心态,及其对小说荒原世界的依恋。因为现实中的“荒原”曾赋予她生命,赋予她幻想和创作的源泉。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对荒原的陶醉与幻灭,正是作者难舍的“荒原”情结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艾米莉·勃朗特向来被评论家们称为"文学斯芬克斯"。她的《呼啸山庄》一直是研究者们着力探讨的奇书,被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作者爱米莉·勃朗特通过描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展现了人性因扭曲而引发的强烈报仇,通过希斯克利夫的爱与复仇的行为进而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本文就主人公的痴狂爱与疯狂复仇行为分析人性,探索人的内心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描写了弃儿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进行报复的故事。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运用娴熟的写作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超自然现象与现实相结合,塑造出独特的哥特式恐怖、阴暗的氛围。本文从哥特文学特点的角度分析《呼啸山庄》中的哥特书写,剖析其典型的哥特特征,深入探讨该小说在背景、人物、情节和主题四方面展现出的哥特文学独有的阴森、恐怖和黑暗的特点,以此让读者深入了解《呼啸山庄》独特的文学魅力以及艾米莉·勃朗特独具一格的写作风格与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短暂的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但就是这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爱情与复仇、人性的丧失与回归的感人故事。本文以希克厉与卡瑟琳的爱情为主线,深入分析希克厉恶劣的成长环境和卡瑟琳的爱情对希克厉人性的丧失与复归的作用,来阐释爱情使人毁灭与重生的魔力。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以惊心动魄的悲剧情节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英国文学史上震撼人心的长篇小说,强烈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求、自由的热爱和自然人性的憧憬。其作者艾米莉·简·勃朗特把对生命和爱情的看法浓缩于这本书中,凭借这一本书名垂青史,奠定了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习惯把希斯克里夫归为十恶不赦的恶棍,本文旨在分析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在小说中悲剧背后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可以称之为不同凡响的惊世之作。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在探寻《呼啸山庄》的主题 :是一部描写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的浪漫主义作品 ;是作者的神秘主义哲学观的阐释 ;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呐喊 ;是穷人对富人的斗争 ;是情欲压抑后的爆发。我们认为 ,《呼啸山庄》是一部寓言性的社会政治小说 ,它借一个恐怖的爱情故事 ,暗示了艾米莉·勃朗特对人类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也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剥削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又紧张的故事氛围。它狠狠批判了社会的性别歧视问题,突出了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女性被男性所剥削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希望社会建立起男女平等制度的希冀。《呼啸山庄》可以说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小说,也是文学界对女性于社会关系中的第一次真正探讨。本文将基于女性生态主义视角,浅析《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8.
该文讨论了艾米莉·勃朗特的矛盾宗教观的形成及其在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中的体现.一方面,基督教家庭的背景及艾米莉本人的悲观人性观,促使她转向宗教信仰,寻求精神慰籍.另一方面,艾米莉天生的叛逆个性及对现实社会中基督教现状的不满,又迫使她成为反叛的"撒旦".在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中,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察觉这两种相对宗教现的混合.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讲述了呼啸山庄的恩萧家族和画眉山庄的林顿家族之间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灵魂被资本主义社会扭曲。他在小说中一出现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他成长的环境也是导致其灵魂扭曲的重要的助推器。正是由于艾米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才使她写出了这样一个真正的,同时又是普遍存在的悲剧。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惟一的一部小说,在这部不朽的作品里,作家通过男主人公的爱恨情仇来探索人性的问题。作家认为: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都可能导致人性的扭曲,但是真的人性应该是美好的,总能找到复苏之途。  相似文献   

11.
储继红 《文教资料》2013,(30):25-26
19世纪的艾米莉·勃朗特有着许多相互矛盾,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性情。这个个性独特的女子在代表作《呼啸山庄》中描绘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厉夫的另类爱情,那是一种你即我我即你的、灵魂高度契合的感情。这样的两个主角身上有着作者双面性情的影子。在某种程度上说,《呼啸山庄》是作者艾米莉双面性情统一、集合的外化。同时,读者也在《呼啸山庄》的阅读中完成了平俗现实生活与激情历险阅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19世纪著名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呼啸山庄》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研究的经典。本文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安排等方面来诠释《呼啸山庄》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很少,只有一部小说和一些诗歌。但她仅有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在100多年来掀起了阵阵研究热潮,在过去十几年里更是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研究和评论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的各种意义:《呼啸山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14.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作品,也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小说中令人折服的不仅有男女主人公野蛮的爱与报复,还有令人称道的哥特式写作风格.本文讲研究的就是艾米莉·勃朗特如何用哥特式风格展现18世纪英国的荒原文化及希斯克里夫与凯瑟琳跌宕起伏的爱情复仇故事.  相似文献   

15.
宛子鑫 《林区教学》2014,(12):39-40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在英国文学史上被称为"最奇特的小说"。小说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把一幅当时社会生活的畸形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作者详细勾勒了在扭曲的人性下种种令人恐怖的事件,爱得热烈、恨得狂暴,以及随后报复的无情。作品中想象的丰富、情感的狂飙,足以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其中男女主人公悲剧的爱情,作为永恒的话题而被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所探究。基于此,在分析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现实际遇的基础上,主要围绕男女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进行分析论述,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勃朗特和她的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以其不朽著作《呼啸山庄》闻名于世界文坛,其实,她不仅是一位小说家。也是一位诗人。她的小说《呼啸山庄》已在我国广为流传。然而很少有人读到她的诗歌,所以,就她的诗歌做些简单的评介,对于全面地认识艾米莉及其作品,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7.
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呼啸山庄》发表于1847年,被西方文学界誉为"最奇特的小说",整部作品以诠释希刺克厉夫人性为主线,并由此展开一场关于"人性的冻结""人性的堕落""人性的复苏"的故事。本文就《呼啸山庄》作品中人物希刺克厉夫的性格特征进行剖析,并结合小说所圈定的特殊社会环境,阐释这部经典著作中有关人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艾米莉.勃朗特以她的《呼啸山庄》使两个世纪的读者为之倾倒,人们被她那斯芬克斯般的神秘和超凡的艺术技巧所震撼。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凸现的"才女",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独特的位置。张爱玲对艾米莉有着精神上的模仿和借鉴,她们在文学关系上有着密切的传承联系。在张爱玲和艾米莉的文学世界中,既彰显出女性作家的趋同性,也凸显其异质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呼啸山庄》里男女主人公的超凡脱俗的爱情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自身的性格缺失、宗教信仰的叛逆、人性本我的抉择相结合来揭开艾米莉.勃朗的神秘面纱,对她的内心世界进行一次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代表之一,被世界文学理论家赞誉为"惊世之作"。小说通过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段跨越时间、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作者突破性地运用了预叙、倒叙、重复、停顿、省略等手法,让故事情节在有限时间内得以发展及完成。事件环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充分体现出作者独特、大胆的创作手法。结合《呼啸山庄》的叙事时序、叙事时距、叙事频率及中间叙事等特征,探析作者在小说《呼啸山庄》中的叙事时间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