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范军 《编辑之友》2006,(3):73-75
老出版人李瑞良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文化史、学术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他先后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出版了<中国目录学史>、<秦汉时期的书籍文化>、<福建出版史话>、<中国古代图书流通史>等专著,另有论文数十篇见诸报章.  相似文献   

2.
出版有学     
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及湖北省编辑学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从本期开始,<出版科学>的编辑出版任务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承办.在和同事们紧张地审读稿件之际,我捧起上一期的<出版科学>,不禁想起一个似乎已成定论的老命题:出版到底有没有"学"?其实,目前出版人的心目中,对此心存疑虑者不是少数,更不用说出版领域之外对此持异议者之普遍了.为此,特在承办<出版科学>之际,作此出版有学之辩.  相似文献   

3.
埃德温·托马斯·梅里迪斯(Edwin Thomas Meredith)(1876-1928),美国最重要的传媒集团之--梅里迪斯公司创始人,<成功农作>和<美好家园>杂志创办人,还曾在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内阁中担任农业部长.尽管在出版和政治生涯中都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在美国杂志出版史上,梅里迪斯却似乎成为被历史遗忘的出版人.由于当时新闻历史学家的精英偏见以及只有东西海岸的出版人被认可的事实,在东西海岸杂志出版商和杂志出版研究者眼中,梅里迪斯仅仅是三流的中西部农业杂志出版人.  相似文献   

4.
孙浩  陈振斌 《今传媒》2009,(8):53-54
"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是1998年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首次提出的,近年来被引入到我国,受到了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一致推崇.观各国对创意产业的阐述和分类,出版业均毫无疑问的名列其中,这说明出版业是名副其实的创意产业.所谓创意出版是指出版人凭借个人知识、智慧和创意,对出版活动或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通过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赢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创意出版的核心是创意,没有创意,出版就失去了灵魂,创意只有运用于出版,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关于郭重兴最近的一则新闻,是在7月初英国间谍小说大师约翰@勒卡雷的新书发表会,木马文化大手笔买下勒卡雷19本小说的版权,首波推出<挚友>、<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冷战谍魂>、<永远的园丁>,新书发表会上老郭(出版界都称郭重兴为老郭)眉开眼笑.微笑的老郭念大学时就迷上了勒卡雷,二十多年后,终于圆了出版勒卡雷全集的梦想.这则新闻透露出郭重兴是一个梦想型的出版人,置商业利益于不顾.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记者延琳)2004年进入12月份以来,国内众多媒体盘点着2004年度的读书与出版,不仅业内媒体像<中国图书商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国书报刊博览>,各大主流媒体、新兴媒体和生活类媒体像<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法制晚报>等也加入了这场联欢,一方面借出版彰显着自家的立场和态度,一方面表达着对图书出版的诉求和渴盼.其中心和焦点是围绕着对图书出版的终端--国民阅读的关注.综观、比较和审视这种种盘点,出版人足可以收获丰盈.  相似文献   

7.
出版精神是出版人价值导向、理想信仰、道德追求的统一.出版精神作为一种伦理精神,源于出版的伦理式实践,又指导着出版人的伦理追求.出版人应承担起发展出版精神的历史使命,实现出版物品质与个人品质、自我精神和出版精神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上半年,"学术出版的春天还有多远?"这个疑问句引起了出版界的思考.而一句"须重拾人文精神,学术出版春天还很远",更是透露了出版人的些许失落与无奈.人文学术出版究竟有什么样的前景?我认为,我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时,不能总是抱着一种文化理想主义的眼光,必须基于对产业的理性分析.这里结合笔者近年来从事人文学术图书编辑出版的经验,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的一本新书<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出版了(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这本书是我2005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政治文明进程中程序化建设研究>的结项成果,属于政治学专业的课题.一个新闻学人,为何做起了其他学科的课题?其实,该书的出版,是我十多年来从事程序研究的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沪上先后出版过两本同样书名的<离婚>.一是潘汉年的短篇小说集<离婚>,由上海光华书局1928年6月出版;二是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由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3年8月出版.我收藏的是潘汉年的<离婚>,所以我想谈的也是潘汉年和他1928年版的<离婚>.  相似文献   

11.
俞传正 《图书馆》2008,(1):19-21
范并思先生最近出版的<图书馆学理论变革:观念与思潮>是一本个人著述集,共收录其二十年间公开发表的论文26篇.本文认为该书反映了二十年间中国图书馆学的观念史、思潮史以及学术思想史,同时也是其个人学术史.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本研究日本出版社在新技术条件下寻求成功突破的书,也是一本可资我国出版人借鉴的书.几年前,我国曾翻译出版过日本一本叫做<出版大崩溃>的书,其提借的更多的信息是出版业似乎已日薄西山.而这本<出版大冒险>则向我们展示出了刺破云雾而透射出的一束束希望的霞光.  相似文献   

13.
曹树金同志二十年来一直潜心于情报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成果斐然.继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的<信息组织的分类法与主题法>一书出版之后,现又有文集<情报检索语言与信息组织探微>被选入<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我为他高兴,向他祝贺!  相似文献   

14.
台湾资深出版人、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先生在他的自传<逆流而上>中谈到张爱玲,不无自豪地这般写道:"从1966年四月,<怨女>在皇冠连载而后出版单行本,我们与张爱玲,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情谊……张爱玲的全部作品,都由皇冠独家出版."  相似文献   

15.
朱敏 《编辑学刊》2004,(6):51-54
姜德明,1929年出生于天津,1950年进入北京新闻学校学习,一年后分配至人民日报编辑部,长期从事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1986年离开这个平生热爱并工作数十年的岗位,主持人民日报出版社的工作,退休前担任该社社长职务.他痴迷于中国现代文学书刊的收藏,所藏甚丰,是继唐弢之后国内著名的现代文学收藏家.同时,他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热衷于书话和散文创作,先后出版过散文集<南亚风情>、<清泉集>、<雨声集>、<寻找樱花>等十余本散文集,书话集有<书叶集>、<书边草>、<猎书偶记>、<新文学版本>等近二十本.此外,他还编有多种图书.在他的大量编著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这位藏书家和编辑家的文化追求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刘硕良先生是出版家又是我的忘年交,因为新世纪即将到来,他要我这个较为年轻的出版人说几句话。这种盛情,实在难却,就像宾朋在餐桌上聚会不得不站起来祝酒一样,感慨良多,却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又该说些什么才好。时光匆匆,转眼已是不惑之年,从事出版也届二十余载,可对出版没有作过太深的研究,就连为“出版”二字下个确切的定义都不会,我也不可能为这变化纷繁的出版界提出任何有益的意见。对于出版人来说,出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积累和传承的过程,出版的职责,就是为黎民服务,为社稷服务,为千秋万代服务,这一点对古往今来做过出  相似文献   

17.
(一) 三十年前,新华书店门前排队购书的景象,让我深受触动.我曾写下一篇<有感于买书热>的短文,发表于1978年6月25日的<文汇报>,拿到了四元钱的稿费.当时稿酬制度刚恢复,一篇杂文的稿酬是四元人民币.如今出版人的幸福时代已经过去,重刊这篇短文,是想和同行们一起重温当年的良辰美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和复合出版形式的出现,国内出版人也开始了与时俱进,诸多出版集团、出版社开始舍弃局部化信息系统,着手引进全套出版业务ERP系统.山东出版集团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了<基于WEB出版综合业务平台>一期和二期建设,在成功部署<平章出版ERP综合管理系统4.0>之余,深感数据准备和数据迁移的重要性,特撰文加以总结,希望对同行业单位实施出版ERP系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版协部分老编辑和首都师大出版社共同策划的<书林守望丛书>第一辑,已出版了.此辑收入10位老编辑的著作,有(<叶至善序跋集>(叶至善著,叶小沫鳊),<为书籍的一生>(潘国彦著),<岁月传真:我和当代作家>(王维玲著),<我的科普情结>(陈芳烈著),<编辑生涯感悟>(林君雄著),<编辑阅读与校对阅读之比较研究>(周奇著),<编辑的悟性>(郑一奇著),<书林漫步:聂震宁序跋随笔集>(聂震宁著),<期刊:长流的江河>(徐柏容著),<文化的积累与追求>(熊国桢著).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台湾著名出版人、大块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长郝明义最近在台湾<中国时报>连续发表了一些文章讨论台湾的阅读风气,这是出版产业基础建设的根本问题.上期郝明义先生从柏拉图看台湾阅读文化的进程,将一个人的阅读需求分为了七道阶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