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坚持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新课程下的学科内容基本上已经摆脱了繁、难、偏、旧的弊端,但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增删,也不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修修补补,而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是从课程观  相似文献   

2.
这是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上发生的一幕。上课铃响了,我照例走进教室,准备上课。“老师,他俩偷换了座位。”突然一学生喊道。我寻声望去,这个学生  相似文献   

3.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源于和谐,和谐产生美。一幅画之所以美,在于色调的匀称,构图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妙在于旋律的优美,节奏的和谐。和谐体现在自然现象中,体现在人类美好的活动中。和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教育,和谐依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谐能够产生效率,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以生为本”。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适时地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他们在民主、愉悦的气氛中获得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彰显个性,提高教学效率。现将教学中如何做到“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怎样构建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尝试:1.转变滞后的教学观念。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并非仅限于“三尺讲台”,而应是几十平方米的大舞台。在这个大舞台上,盛装而出的应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这里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将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我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因此,我管住自己的嘴巴,淡化自己的表演欲,撕下学生嘴上的封条,强化学生的表演欲。  相似文献   

6.
刘瑞玲 《学子》2013,(9):64-6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真正的本领,主要不在于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课堂效益也提高不上去。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本人结合新课改教学实践,就构建和谐的政治课堂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黄廷敏 《考试周刊》2009,(45):161-161
“和谐”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词汇之一。那么何为和谐呢?古人云:合者,和睦也,亦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即相处融恰、愉快。和谐课堂即课堂气氛好,师生配合默契。教学质量高,学生全面发展良好。和谐的课堂不仅是我教学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之梦。在教学实践中。我在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收获和感悟。  相似文献   

9.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谓的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正是在这一点上,即在人的表现上,应当加以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0.
张泉林 《黑河教育》2012,(12):23-23
语文教学应以生为本,努力把握课堂教学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积极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市美情趣。那么如何做到以生为本,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大胆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和谐课堂的理念,让课堂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在课堂中提炼思品内涵,以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教育价值,促使学生感悟生活,提高修养,激发学生时生活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要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它要求教师突破传统,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创新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思想品德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它以铸造学生灵魂为目标,以学会做人为基点,培养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抗挫,追求个性发展,塑造"自主、自强、自立"的现代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而课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着重点、落脚点,就要围绕尊重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来实施。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体现"以生为本"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初步调查及课堂观察、诊断,了解到当前农村中学不少课堂教学缺乏生机、死气沉沉,有的教师抱着学生基础这么差、家长不配合、学生难管理、“学生爱睡就睡”这种消极不负责任的课堂意识;有的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课堂调控驾驭能力差;有的教师“职业倦怠”倾向严重。一心想着下海却又放不下“铁饭碗”等等。可想而知.此类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会是怎样的一类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倾听就是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在已有数学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对话过程。要想使学生学会有效倾听,不单单要学生能够"听见",还要学生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理解、辨别、概括等处理。只有学会了如何听课,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倾听欲望孩子们在和谐、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学  相似文献   

16.
邱敏敏 《考试周刊》2014,(37):100-100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英语课堂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课堂上时常会出现"热闹"的场面: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角色情景对话表演等。然而热闹过后,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面对这一教学现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摆在每一个英语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用充满情趣的教学激活课堂,实现教学双赢只有生动的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强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育哲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状态的最佳表现形态.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和谐教育大力倡导的教育观念.为此,我们教师需要努力优化候课、导入、自学、后教等环节,以生为本,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张扬学生个性;积极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兵教兵”等获取知识,形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让我们师生的生命力在和谐的课堂中得到尽情地释放,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效果,实现学生、教师的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品德课教学也在不断创新。以生为本,追求优质、高效、和谐的课堂氛围,已经越来越成为品德课教师的共识。构建和谐的品德课堂,教师应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和谐的活动方式,拓展和谐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9.
就其本身而言,教学是人类的一项善举,以人的生命建构为着眼点的课堂教学应是一种有尊严的课堂教学。反观当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有的教师动不动就罚学生抄作业,对犯错误的学生罚站、停课,对没考好的学生恶语相向,歧视差生,不尊重学生思想主体,独霸课堂……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课堂教学必须以生为本,追求有尊严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王桂芳 《成才之路》2013,(24):34-35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品味自然科学,为了更全面、更科学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的能力,我们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重塑"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的氛围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