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讨论移就产生的心理条件。新时期论在八十年代初分化为新潮和正统两条发展轨迹,由学术价值取向的差异,两者基本上处于并行却又对峙,从而形成了两种偏颇的新时期文论史观:新潮和正统各执一端,相互贬斥,各自的得失功过没有得到理性、客观的梳理与评判。对话、共存、互补应当且有必要成为新潮文论与正统文论共同的学术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转型期的社会─文化特征是新时期文论发展的特定背景和内在动因,据此描述了新时期文论由“学术归位”、方法现念更新到“失重”、“失语”双重失落的历史进程,并以文论的“当代形态”和“民族特色”为支点,评判新时期文论的得失,探讨建立新型文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化诗学是20世纪70、80年代在西方文论界兴起并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一种文论模式和批评方法,近年来,文化诗学研究在国内外文论界日渐形成学术高潮.文化诗学作为我国当代文论的一种理论创新形态,是对我国新时期以来的审美诗学与文化研究的双重整合,显示出学术开拓性、前沿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受到我国当代文论和批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程代熙以其坚实的文艺理论功底、渊博的中外文学史知识和熟练使用多种外语的能力,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做了深入的阐发,对西方现当代文论做了广泛的介绍,对新时期各种文艺“新潮”做了认真的辨析,从而为我国的文艺学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郭绍虞于1978年、1980年分别发表《“六义”说考辨》、《文论札记三则》两篇论文,对学术史上的“六义”研究作了系统地辨析.他以经学与文学为两种理路,梳理了“六义”说的谱系;以民歌为源,从源流关系厘清“六义”说的诸种纷争,努力探寻“六义”之真面目;以回归学术精神的姿态,开创了新时期“六义”研究接续学术传统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一直致力于建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探讨基础理论与批评实践、西方文论与本土理论、传统文论与现代文论相结合的新途径,在文学批评、文艺美学、马克思主义文论、古代文论等研究领域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本专栏选自华中师大文艺学学科老师提交给“‘文学理论三十年———从新时期到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四届代表会”的论文,这些论文或从文学批评的研究立场,或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或从古代文论如何实现现代转型等方面探寻当今理论批评的发展。在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历史和文化的大转折,但文艺学领域并未"失语".古代文论在进行着多元化的对接和转换,仅在意境理论领域便至少有况周颐、梁启超、王国维等人所代表的不同发展趋向.今天,在古代文论的对接和转换巳成为一种学者们自觉承担的学术使命的新时期,从意境理论的发展来切入,重新审视和反思20世纪初古代文论的对接和转换的不同倾向、不同结果,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可以从中得到殷鉴.  相似文献   

8.
从多学科融合角度,本着超越知识论、尊重审美实践的宗旨,对中国当代文论进行多层面审视,认为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在"寻根"和"伤痕"中拓展出的伦理维度一致,中国当代文论在人本主义启示下不断"向人回归、向自身回归",获取了伦理内涵,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转向,并以学科化、学理性和超道德性等学术理路,彰显了鲜明的诗性正义。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前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接受状态,学界往往简略论及,缺乏全面、细致的清理。虽然此时期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中国基本上处于遮蔽状态,但却是其中国接受研究整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时期以前中国学界对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接受可大致以新中国的成立为界限,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接受主要体现在一篇译文与钱钟书先生的接受上,后期的接受仅可见一句话。但前、后期在肯定与否定的态度、介绍的分量、介绍与阐述的内容等方面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皆由我国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刘再复以性格论和主体文学观为学界瞩目,人们对他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对其文论发生、发展缺少整体把握。事实上,鲁迅是其学术生涯的起点,鲁迅对刘再复本人及其文论有着深远影响。刘再复的鲁迅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起步,20世纪80年代走向纵深,20世纪90年代开始反思。刘再复对鲁迅本人及其态度的变化,正体现了他本人学术道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命题"作为古代文论家表述思想观点的基本方式和构成古代文论思想理论的基本因素,对于古代文论体系的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命题凝聚着古代文论的思想精髓,但在近百年的古代文论研究中却很难找到命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因而,命题作为新世纪古代文论研究亟需展开的课题,是摆在当代学人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文论命题研究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而经学与文论命题之关系的研究尤为重要。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经学是古代文论命题的生成渊源,最早的文论命题就诞生于经学元典,之后经学家的释经著述提出了大量的文论命题,促进了文论命题的发展壮大。其二,经学影响了文论命题以"论述性"为主的学术特征。文论命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描述性命题,二是论述性命题,并以论述性命题为主流。论述性命题"以论为本"学术特征的形成,主要受经学的影响。因为经学作为一门理论研究性学术,主要运用论证性的理论化语言表述思想观点,出自经学以及受经学影响的文论命题都具有论述性的学术特点。其三,文论命题的价值意义受经学影响。一方面很多经典文论命题因其内涵受经学影响而具有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很多受经学影响的命题因其在古代文论的体系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文学理论教材的关注,是新时期文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对这方面的研究似乎更加重视。新时期初期,夏中义思考以往代表性文概教材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等的不足,从而萌发了尝试写作新文学原理的想法。后来也多见评价的类似论文,如郭昭第《文学理论教程缺憾剖析——与童庆炳等先生商榷》、上海学者方克强比较几部文论教材的《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等。总之,文论教材新体系的建构、研究,是新时期文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认识、把握新时期文论,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长期以上层建筑性和意识形态性作为对文学的本质规定,与此相适应,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中政治型文论话语和认识型文论话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新时期以来,以朱光潜先生在1979年发表的<西方美学史·序言>为开端,在文艺理论领域内,对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不断地展开反思.伴随着这种反思的不断深入,各种审美型文论话语开始确立,长期占据学术舞台的政治型文论话语和认识型文论话语发生转型.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研究理论的大量引入,在新的语境下,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又发生了一次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康熙一生不仅留下十多篇诗论,而且也留下数篇词赋文论。其词赋文论虽数量不多,但与诗论一样都贯穿着他以实用为本的文艺思想。这些正统雅文学在清初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共同起着凝聚人心、加强统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贾波 《丽水学院学报》2010,32(1):125-128
在学界注重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的大背景下,居其宏与冯效刚编著的《音乐学文论写作》一书的出版对音乐学文论写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该书定位明确、凝练概括,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理性审视、有理有节,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建构与认同: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4月2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安排了圆桌讨论部分,两场圆桌讨论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当代"和"高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教学探讨"为主题,就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教学展开讨论,涉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艺术生产"、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与农村文化建设、高校马列文论课程设置、高校马列文论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的话题。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者参与其中,交流思想,形成了对话争鸣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发生以来,经历了发生、发展和深化、挑战与出路三个阶段,引发了文论界激烈的争论,推动了文论工作者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析了唐代官学中的学规、学礼,并甄别了相关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上半期,相继产生了以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论和以本雅明为代表的社会批判文论,两种文论不约而同的都具有着鲜明的技术主义倾向.但由于其哲学芙学基础和技术范畴内涵的差异,两种文论走上了审美化与后审美化的不同路子.而试图通过技术逻辑迭到对文艺现代性进行建构的努力则是这两种文论的共同表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影响作了深刻反省,指出了近年来新潮文论面临的“文化失语”的危机。本文认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应走出后现代主义的迷雾,做到以我为本位,既向内吸收,又向外借取,广融博纳,合理发挥,在深层对话的基础上打通中西,迎接未来文学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