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3年10月1日,著名教育家、江苏省常州中学老校长史绍熙先生与世长辞。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心中一直珍藏着一颗对史绍熙先生强烈的崇敬和仰慕之情。斯人已逝,风范犹存。在先生离世4周年之际,撰文来缅怀史老的教育往事,展现其奋斗不息、勇于超越、善于创新的风采,既能为当下教育事业进一步改革创新留存宝贵的经验智慧,也能为我们苏北基础教育的稳健跨越发展提供许多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创造教育观是现代教育观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创造教育观的主要内容,简述了在中学化学教育中落实创造教育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思想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需要形成一套符合实际的、用以指导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引导未来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应由三部分构成,即高等教育社会思想体系、高等教育自身思想体系以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行动准则。其中,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思想体系(包含政治教育观、经济教育观、文化教育观)正在发生变化;而高等教育自身思想体系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与功利相统一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合格和谐多样的质量观;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统一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行动准则。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和进步,终身教育观已经成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贯彻终身教育观思想,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推动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在详细解读终身教育观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在终身教育观下,对成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剖析: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形式,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并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将向全球化、多元化、远程教育普及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到大众化阶段的今天,需要确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观。作者从精英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创新教育观和多元质量观等方面表述了自己对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质量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浅谈教育观和工程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怡 《江苏高教》1997,(1):67-69
浅谈教育观和工程教育观东南大学陈怡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既从根本上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现有体制又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高等教育创新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的必然性。论述了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站在教育哲学视角,通过探讨高等教育中社会本位教育观和个人本位教育观的偏颇,寻求高等教育的理性定位,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个人—类本位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论”教师创造教育观的特征与扬弃 在西方,“知识论”教师创造教育观一直占统治地位。有这种观念的教师,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及认知性素质的培养,这些教师辛勤地传授知识、技能,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知识型、技能型的人才,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地贡献。但是,在关怀学生的创造性的生存与发展,追求完整的、美好人格的、人生幸福的现代教育方面,“知识论”教师创造教育观之弊病日益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0.
王强 《现代教育科学》2012,(4):62-63,147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其中"民主教育观"、"六大解放"、"组建集体生活"及"三个需要"等都是创造教育的重要体现,这些理论对学龄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学龄儿童创造力培养的现状,从教师树立正确的创造教育观、建构创造力环境及运用创造力教育方法入手,促进学龄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反思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许丽霞  张宏 《考试周刊》2014,(80):96-97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要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继承式的教育观,确立创造教育的思想,教育思想观念需进一步更新。要转变以往单一规格的大一统教育观,树立个性化教育的思想,改变以往的偏重知识传授、偏重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创新英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高等学校专业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笔以为,用市场观、通才教育观、能力教育观和个性化教育观指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切合实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导师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革命推动知识更新频率的空前加速,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将会转化为终身教育。高等教育不仅在普通全日制教育中发挥主体作用,而且在发展终身教育体系中进一步扩展功能和作用。要树立以终身教育为信念的教育价值观,以学会认识、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以注重学生创造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观,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以及教学的现代化观念。  相似文献   

14.
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观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应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取向。教育要“适合学生”,首先必须明确学生是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属性和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独立主体、能动主体、发展主体等方面的属性,因此,“适合学生的教育”,必须是以个性教育观、主体教育观、创造教育观为主导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的教育观和语文教育观倪渝根,田志耘(接上期)第一个提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这一命题的,是叶圣陶的挚友、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第一个较为系统地阐述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也是吕叔湘先生。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说:“通观叶圣...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育观是教书育人,现在的教育观是教学育人。不以书为纲,而以教学环境、教学情景的创没为教育资源,老师、学生、教材、经验都是教育资源。现在的教育观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和创造生命和价值为目的的事业。具体地说,就是用教育的手段来育人、育爱、育知、育能、育价值、育创造。简言之,就是:教育人、教育爱、教育知、教育能、教育价值、教育创造,完全否定了原来的“蜡烛”精神、“春蚕”精神。因为教师在培养和创造生命和价值的同时自己的生命和价值也在创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树立新的德育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高等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观、德育观和人才观,尤其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教育学生学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  相似文献   

18.
论创造教育的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直到目前,还远未形成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观。即使在美国、日本这样的国家,也同样如此。由于缺乏教育观这一理论基础,创造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局限。所以,探索创造教育的教育观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一 创造教育的教育观的理论基础创造教育的教育观同样必须建立在合理的知识观和发展观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首先就应当从培养创造者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知识观和发展观问题,为创造教育的教育观的确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一)创造教育的知识观创造教育认为…  相似文献   

19.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陈鹤琴先生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作合理的活动,予以适当的教养。”他又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从陈鹤琴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他的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活教育观原则,一直指…  相似文献   

20.
刘乐 《南昌教育》2006,(5):17-18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陈鹤琴先生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作合理的活动,予以适当的教养。”他义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从陈鹤琴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他的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活教育观原则一直指引着我们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