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从美丽中国的视野,阐明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意义;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教育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文明道德观,增强生态文明法治观,整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构筑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对教师、课堂、生态位这三方面的相关理论,列举了生态化教学中的规则,总结了外语教学课堂中教师的生态功能,并阐述了生态观视野中的外语课堂教师生态位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学校管理视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果我们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作一个系统,构成该系统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  相似文献   

4.
法治观念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广东实验中学在生态体验观引领下,以全方位法治教育载体提升青少年法治认知,以对话式体验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以主体性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法治行为与法治信仰,构建“自然生态、类生态与内生态”三重圆融互摄的法治教育生态大课堂,促进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是指在研究全程中系统考虑个体与群体、家庭与学校、内因与外因、心理与行为、问题与解决等多方面的条件、作用和效应,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方法论原则、青少年心理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系统、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等方面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黄娟  陈帅 《中国德育》2023,(23):23-29
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需要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关于生态文明教育重要论述涵盖四个维度:动因维度,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者、实现现代化与中国梦等的迫切需要;内容维度,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生态道德、生态思想、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绿色科技与生态法治等内容;对象维度,生态文明教育可分为青少年、领导干部以及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途径维度,生态文明教育有教育培训、舆论宣传、实践养成与绿色行动等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教育重要论述构成了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基础,生态哲学的悄然兴起预示着21世纪“生态时代”的到来。“生态时代”应具有新的心理健康观。在生态世界观的观照下,心理健康具有了新的内涵,即个体心理整体机能的良好状态,个体内部心理及个体与自然生态整体的动态平衡,个体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辩证统一,这将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教育理论为依托、以生态道德教育为载体、以科学生态观为引领,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生态价值理论,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基础,生态哲学的悄然兴起预示着21世纪"生态时代"的到来."生态时代"应具有新的心理健康观.在生态世界观的观照下,心理健康具有了新的内涵,即个体心理整体机能的良好状态,个体内部心理及个体与自然生态整体的动态平衡,个体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辩证统一,这将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科学育人观的深度贯彻,教师自觉探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开始在生物课堂上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动挖掘生物课程知识内容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适宜性,科学总结生物课堂渗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策略,务实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物课堂上的发展。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开启了生物课堂教学的新境界,优化了生物课堂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在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应当具有全新心理健康观,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发展观、人本观.同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创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践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的奋斗目标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和生态法治观三个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提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治理生态问题的新依据,对于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知识生态着重研究知识体系与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中教学方式和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可以运用知识生态原理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基于此目的,首先,阐述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剖析了高职教育的知识生态结构。其次,从知识生态角度提出了高职教育的知识生态特性。最后,提出将知识生态原理运用于高职教育管理中,构建基于知识生态观的高职教育管理思路和框架。系统剖析了知识生态观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以及学生观和教师观。  相似文献   

14.
唐佳 《西藏教育》2023,(5):11-15
针对当前西藏高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所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西藏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内容应涵盖生态现状、可持续发展、生态法治、生态价值观等方面。在课程实施路径方面,一是可从拓宽实践教学渠道、改革理论教学形式两个方面创新生态文明观教育形式;二是从建立健全教育保障制度、提升师资能力、强化物质保障来强化教育保障。通过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学生能够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使他们在日常行为上发生改变,激发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维护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生态文明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生态观念体系,有利于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全面能力。对生态文明观理论、实践、文化的应答,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德育生态观的提出,生态世界观、科学发展观等提供了德育生态理论的可行性.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着重论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德育生态内涵,并探讨了高校德育生态模式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儿童生态式艺术教育研究”是教育部人社会科学“十五”课题,由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边霞博士主持研究。近年来,该课题组一直进行着关于生态美育的理论思考,并致力于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将这一理论转化为各种具体可行的活动。生态式教育是指以一种生态的原理和方法来思考和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施策略。在生态式教育的视野中,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各种活动的开展,人际的互动,环境的设置等都应形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态关系。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生态式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由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意指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艺术教育。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活动内容的综合观:活动过程的整体观:活动开展的对话观:师幼互动的平等观等。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本策略是开展“双主题”的单元活动,这种单元活动同时围绕着一个相对宽泛的人主题和一些与之相应的艺术感受、知识、技能等学科方面的主题来展开。生态式艺术教育把每一个单元都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强调在每一个单元内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艺术学科内部的各艺术门类之间、艺术欣赏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相互融合、互生互补,以形成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以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为核心内容,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阐述了生态问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明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是实现共产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区别于其他流派生态观的理论特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的生态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人本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入手,分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从情境教育、和谐教育和主体体验式教育角度,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态德育整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强化大学生文明观教育对于构建深化改革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缺乏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资源、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脱节等问题,强化青年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加强建设校园生态文化等渠道可显著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基于此,本文浅谈了大学生生态文明培育与提升路径,希望可以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