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僧",指善诗的或以诗名世的出家僧侣,也即孙昌武先生所说的"披着袈裟的诗人"。"唐代缁流,能诗者众"。中唐以来,出现了一大批诗僧。刘禹锡说:"自近世而降,释子以诗名闻于世者相  相似文献   

2.
"狂"在汉语文化史中多有贬义。从先秦迄于唐,"狂"的意义都停留在道德伦理层面,且多用在记叙性质的史传类著述中,在抒情审美类的诗歌等作品中出现极少。自唐代开始,文人在诗歌中广泛使用"狂"字,或总万物之情,或抒一己之怀。同时,唐代文人还非常钦羡和推崇历史上著名的"狂"人如接舆等,常以"狂"自诩。中唐"以怪为美、以丑为美"、打破传统诗教观念的束缚、重视创作主体个人情志表达的文学思潮对"狂"的风行和审美转化有着推波助澜的意义。"狂"作为审美的观念在唐代尤其是中唐以来的文艺品评中不断被采用,这标志着"狂"正式进入到审美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一、唐代对外贸易概况在唐代的对外交往中,贸易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依托丝绸之路的便利和汉代以来的外贸传统,唐王朝十分重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间的经济交往.唐初就开始与突厥、回纥以及西域的高昌、龟兹、疏勒等国进行贸易活动,"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  相似文献   

4.
"竿伎"为中国古代百艺竞技之一,由远古生存技能演化而来。到了唐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促进百姓文娱生活,"竿伎"因表演精彩大受欢迎。随着唐后期社会动荡、国力衰竭,"杆伎"运动在唐代也走过兴盛步入没落。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向中国传播和中国体育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有许多历史人物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些历史人物既包括一些外国人,如旅居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军人、商人、外交人员;也有许多中国人,如驻外使节、出访人员、华侨、留学生等.其中,留学生是与中国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清末的留日学生群体中,较早地出现了体育专业留学生.在这些负笈东瀛的留学生中,徐一冰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徐一冰生平简介徐一冰生于1881年,原名益彬,又名逸宾,浙江省吴兴县南浔镇人.生长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喜诗文,21岁中秀才,入南浔高等小学,正式接受学堂教育.平时威武而严肃,又喜武事,常习射、角力.1903年,为响应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兴办"养蒙学塾",发展地方新式教育.1905年远涉重洋,赴日本大森体育学校专攻体育,并加入同盟会,"极力鼓吹革命".1907年学成归国,先后担任上海爱国女校、湖州旅沪公学、民立中学、中国公学等学校体操科教师.  相似文献   

6.
汉语的"编辑"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是名词指编辑人员(editor),也可作为动词指编辑活动(edit).从目前能查到的文献来看,"编辑"一词在中国较早出现于六世纪中期的<魏书>.  相似文献   

7.
唐代省试诗     
省试诗是唐代进士考试的一种诗体。唐代科举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称为岁举。参加考试的举子有两类,一类为中央和地方各类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需通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和选拔;另一类为非学馆出身的各地文士,称为乡贡,需通过县和州府两级初试。这两类举子最后都集中到尚书省,参加相应科目的考试。考试原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自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后改由礼部侍郎负责。由于吏部与礼部均属尚书省,遂称为省试。其中进士科的省试,唐初只试策文,自唐高宗永淳元年(682)起,改为试帖经、杂文、策文三场。其中杂文试约自中宗神龙前后开始,基本定为诗、赋各一首。为通过省试而作的应试诗,就称为省试诗。省试诗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为五言律诗,六韵十二句,并限定诗题和用韵。  相似文献   

8.
版本指中国的印刷术出现以后刊刻印刷所形成的书籍,出现在唐中后期,兴盛于两宋以后。后人一般将古籍版本按刊印主体分为官本、坊本和私刻本三大类,官本又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9.
官刻,也称政府刻书。是指中央国家机构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各省官书局等单位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基本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本论先来讨论前者。历朝中央级出版印刷机构在刻书内容、版本形式、所处地位及影响上既各有特点,又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之间的沿革变化也打上时代的烙印。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可以从中理出封建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的发展脉络,找出某些规律。一、并不存在的唐代内府本  相似文献   

10.
此志原题"唐前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孙公亡妻陇西李氏墓志铭并序",原藏河南千唐志斋。见于《千唐志斋藏志》第1205页,著录年代不详,仅书"乙亥年七月廿五日"。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收录了此志释文,编号为大中095,第2323页,残志017重出。则具体年代可知为"大中乙亥年七月廿五日",即855年。又可据志文撰者孙纾之名,查《唐代墓志汇编》索引,知其主要活动年代便在大中年间,故可证855年当无误。  相似文献   

11.
唐代乐府诗继承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中唐文人尤其强化了乐府诗讽兴时政的功能。从初唐开始,文人便批驳南朝拟古乐府脱离古辞、"唱和重复"的弊病,在具体如何改进拟古乐府的问题上,吴兢主张回归古辞古题,元稹提倡"寓意古题,刺美见事",在此基础上,催生了中唐文人新乐府的创作理论。中唐文人以革新为核心观念,从题、义、词等多角度寻求突破。乐府诗的文体学意味在唐代进一步加强,乐府诗的概念也出现泛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唐刺史考全编》(以下简称《全编》)是郁贤皓先生积十多年之努力编制的一部高质量的唐代文史工具书,为唐代历史和文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自其成书以来,由于各地唐墓志的不断出土,郁先生及一些学者就根据新发现墓志资料对《全编》进行了补订。近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致力于收集洛阳地方墓志的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收藏历代墓志达数百方,并出版了研究著作《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这其中多数为唐墓志,而这些新出土唐墓志志主及其父祖不少曾担任过州刺史,这为我们进一步补充唐代刺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同时还能够订正《全编》由于资料不足出现的瑕疵。在此,笔者按照郁先生原书凡例与编次,将已经刊布在《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和馆藏尚未刊布的唐墓志(前加※)中的刺史资料进行整理,排列如下,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潘天波  胡玉康 《文化遗产》2013,(6):106-113,158
唐代诗人皮日休《诮虚器》所述"库露真"名实,历来众释纷纭。释其"名"者包括"库路贞"、"库路真"、"胡洛真"、"斛洛真"、"库露格"、"库穆什"、"骷髅真"等;释其"实"者包括漆器、游牧民族职官、作坊名、书格、胄甲与马鞯等。本文基于"库露真"的史料、语素、音韵、形制与实物等维度考名责实后发现:在史料与语素上,"库路真"是两个语素;在音韵上,"真"或通"针",唐末有语料显示其有混并迹象;在形制与出土实物上,"真"属于"锥(针)髹"技法。据此认为,"库露真"是合成词,它或为"库露针",它是唐政府供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木胎锥髹饮食酒具,也是襄阳漆贡器生产与唐政府外交文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14.
"过渡语"是指介于地方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逐渐向标准普通话过渡的言语系统,是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变体。也有人称之为"地方普通话"。过渡语显示出方言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错误和关键问题,所以,"过渡语"的研究对有效地提高方言区人们的普通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丽水地区过渡语语音普遍的问题的基础上,又分丽龙、松遂、青田、缙云四个次方言片,分析归纳了丽水地区各县、市"过渡语"语音方面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孝道文献指的是传统中国社会中出现和形成规模的提倡孝道、颂扬孝德和记录孝行的文献,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的产物。作为孝道文献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唐代上接秦汉、下启明清,出现了大量孝道文献[1]11。唐代孝道文献不仅出现在专著中,而且还散见于种类繁多的文集、诗集和史籍之中,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述考价值。一、唐代诏表类孝道文献中国封建朝代大多提倡"孝"可齐家治国,唐代也概莫  相似文献   

16.
王艳军 《兰台世界》2015,(9):152-153
"春衣"概指唐朝兵士的军衣,"春衣"在唐代边塞诗中,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情感意蕴。"春衣"联系着思妇和征人,成为诗人感知异域环境的媒介和寄托乡愁闺情的载体,成为唐代边塞诗中的独特意象。  相似文献   

17.
旧时科举考试中的作弊现象并不少见。夹带、照抄、替考、收买考官……作弊手法亦是多种多样。对作弊,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枪替,指请别人代考,就是我们常说的顶考。枪手,指替别人参加考试的人。割卷,指买通考官,在阅卷时调换试卷。为防作弊,古时考试曾采用过糊名、誊录等方法。糊名,就是将试卷上考生姓名密封起来;誊录,就是把考试试卷另誊写一份供考官评阅,以免考官辨认笔迹。古时的考场也处处体现出对作弊的“恐惧”。明清的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一般建在城内东南隅。贡院内建有明远楼,为考试时供监试、巡查等官登临眺望,防察考生、役吏有作弊举动,又以荆棘遍置围墙上,所以又有人把贡院称为“棘闱”。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每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癌症村"在个别地方出现,到如今波及到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反思相关报道,"癌症村"现象反  相似文献   

19.
据考证,"公牍"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戎幕闲谈》一书.它是由"公"和"牍"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在唐代以前,单音词"牍"就已经具备了文档含义,并组成了"竿牍""案牍"等"牍族"文档名词.在宋代,"公牍"的使用次数大幅增加.在元代还出现了"公牍文"这种新的文体.清代其使用次数激增,民国时期出现了两部以"公牍"为名的著作,分别是《公牍学史》与《公牍通论》.到现代,"公牍"仅在人们引用旧时文献时才会出现."公牍"的含义较为稳定,从出现之时就泛指公文,后代也沿用了这一词义,且多为官员、文人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一、唐人小说所见褫夺巾带之描述 唐代诉讼程序中,人犯被拘捕或囚禁之际,时常被褫夺巾带,散腰露首,以示困辱.褫夺巾带既可以作为枷、扭、锁、钳械系措施的附加手段,亦可单独适用.开元<狱官令>规定:"公罪徒,并散禁,不脱巾带."[1]647又据<唐六典>:犯徒、流罪之囚徒居作期间,"皆著钳,若无钳者著盘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