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敬畏之心     
奶奶家的那只猫眼睛失明了,就在奶奶住院的那段时间里。 清楚地记得它的眼睛,一只略呈黄色,一只浅蓝色,曾经明亮得是那么晶莹剔透。每当在家的时候,曾无数次地观察它那双呈现不同颜色的眼睛,你总会在瞬间生发出同样的疑问:为什么它有两只不同颜色的眼睛?  相似文献   

2.
3.
4.
论敬畏之心     
人只有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道德、敬畏法律,才能敬畏自身,实现自身的权利。缺乏敬畏,是造成自然生态被破坏、道德水平下降、法律威信丧失的内在根源。因此,人们应该常怀敬畏之心生活。  相似文献   

5.
有个日本朋友在大庆游览,一天傍晚,在井架边第一次看见天边的落日,大而圆,温润而壮丽,他情不自禁地跪下,泪流满面。他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落日,他被深深震撼,而最自然的反应就是跪下,表达敬畏!  相似文献   

6.
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常怀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幼儿,敬畏家长。  相似文献   

7.
监考"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校级选拔赛时,面对总难安静的几名学生,我忍不住发了一通火。我说:"我知道有些同学并不愿意参加作文竞赛,但既然走进了赛场,面总应该对眼前要做的这件事存有一点敬畏之心。倘若只以游戏的心态来参加这个作文竞赛,那么,请你立刻离开这个赛场。不懂得敬畏文字的人,不配参加这样的作文竞赛。"我不以为我说的话太过分,因为,我始终坚信,任何一件事,真要将它做好,就必然要对这件事怀揣一份敬畏。远的不说,单从学生的考试看,每次全市统考挑选  相似文献   

8.
听说了关于小学生用红领巾擦玻璃的事,颇感震惊而且沉重而且悲哀,于是不得不小题大作几句文字。 时代造新人,诚然,在后现代精神初露端倪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职初教师的语文教育实践,给予我们的是一个"梦"的追求和实现?还是一种"痛"的领受和煎熬?所有的一切,是制造了一种迷茫和困惑的现实?还是激活了我们行走和穿越的勇气?今天,我们如何做好语文教师?这是作为职初教师的我最大的困惑。本文就作为教师如何永怀一颗敬畏的心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敬畏感对于规约个人行为和构建有序的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但由于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以及西方科学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冲击,现代人越来越缺失了敬畏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加强大学生的秩序感、联系感和和谐感的哲学思维意识的培养,以期逐步树立大学生的敬畏意识。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国内接连发生了三起弑师案:10月4日,山西省朔州市二中23岁的教师郝旭东被学生李某捅死在教室。  相似文献   

12.
相信绝大多数人工作首先是谋生的需要,也有理由相信假若我们是百万富翁,可能有很多人就不会再做这个孩子王。正如天生就热爱学习孜孜不倦的学生只有千分之一一样,天生就对三尺讲台情有独钟并  相似文献   

13.
敬畏就是对人对事“又敬重又畏惧”。自古以来,圣人贤达就重视“敬畏”。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强调对天道人事要心存敬畏。朱熹也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我们党更是一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强调指出,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相似文献   

14.
15.
16.
当下德育中敬畏感的缺失,是导致师生关系问题的重要原因。若缺乏敬畏感,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并导致学生过度的自我中心性,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通过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教师自身有所敬畏以及加强德育实践等方法,可以让缺失的敬畏感归位。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课堂是大学中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神圣殿堂,学生对这个殿堂应该有强烈的敬畏感。但是由于教师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学校学生处、团委和教务处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又要求过松,导致了学生对课堂敬畏感的缺失。为了重塑大学生对课堂的敬畏感,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师生互动,学校学生处、团委和教务处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学生也应该从内心认识到课堂的重要性,敬畏课堂。  相似文献   

18.
<正>我刚参加工作那年,曾在一次京沪铁路之旅上偶遇一高校教授,当聊及自己是来自无锡的小学教师时,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喜欢用无锡宜兴的紫砂茶壶来泡茶喝,你知道这样有什么好处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一时语噎,倒并不是完全不知紫砂壶器之功用,毕竟我也算是一个爱饮茶的人,但真要让我摆出有力的科学性的证据来,倒真是一点儿也没有。回来之后我便开始留意这方面的相关信息,居然也是一无所获。倒是那位教授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很多事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是教自然科学的老师,这一点很重要。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原来很多看上去理所应  相似文献   

19.
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出后反响不小———主要是激烈的争论。我感觉这部剧的长处是:突破了若干年来类似于教科书这类正统历史观的局限,对晚清、民初这一段现在仍依稀可辨的重要历史,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而吸引观众、引发争论的也正是这一点。不成功之处是编剧、导演、演职人员的历史功底不太够用,没能营造出应有的历史感来。这里引出一个话题来,就是我们要尊重历史。这是任何一个智慧的民族必备的素质。《走向共和》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讨论、可研究的内容很多。也有很多学者,很长时间以来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记得在上个世纪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