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是推动一个民族和国家前进发展的动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全社会达成的共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家庭和学校往往偏重于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要求其树立崇高的社会道德理想和人生理想;而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底线教育,没有告诉他们做人、做事的底线,"底线"一旦触碰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本文试图从理想教育和底线教育这两个方面来探讨青少年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
政治生活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个体生存问题以覆类生存问题构成了政治伦理的双重底线,个人美德和公共道德的价值共契成为化解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之间五动关系的有效途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政治,亟待建构一种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的”、“宽容的”以覆“发展的”等价值观的底线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价值观蜂拥而入,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信念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观、价值观迷失。本文通过理清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强化底线伦理教育、弘扬价值理想教育以及优化外部教育环境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底线伦理作为社会道德最低标准,依然面临着屡次被破坏的境遇。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不仅要遵守、践行底线伦理,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理想与信仰。实现大学生从底线伦理到价值理想的教育过程,必须从以道德信念引领大学生对底线伦理的遵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理想的培育,以信仰教育引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  相似文献   

5.
当代道德生活中底线伦理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学科基础。对于“底线伦理”问题的考察,必须把它纳入到关于整个社会道德生活的理论框架中去。其作为个人行为规范的底线伦理的保障,主要有待于“文化生态”的完善;至于作为社会制度道德的底线伦理的保障,则呈现出更复杂的状态;处理好底线伦理问题要正确处理好其与道德结构、文化生态以及政治正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一直实行道德理想主义教育,由于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实际。应针对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和特点实行底线道德教育。当前青少年底线道德存在诸多问题,需从底线道德教育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制度规范、教育方式等方面着手,提高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道德底线教育略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底线不是辉煌,而是平凡;不是高峰,而是基础;不是激情,而是理性。在当前,它已成为一种道德呼唤,以维护人类的尊严。学生在学校学习,为未来生活做准备,道德底线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一直实行道德理想主义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实际。应针对青少年所处的环境和特点实行底线道德教育。当前青少年底线道德存在诸多问题,需从底线道德教育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制度规范、教育方式等方面着手,提高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大变革、大开放的今天,利诱增多,利害复杂,人们的价值观念不仅多元化,而且多变化。在价值包容、扩容的同时,维系自身文明的伦理底线正经受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考验。在道德浊流暗潮的涌动下,伦理底线缺口频现,似呈"虚"线,人们对于道德底线失守之忧似在加重。从社会之窗审视思想品德课程,底线伦理教育似乎成为无法绕开的教学话题。底线伦理是人之为人的道德"下限",是人们普遍认可并遵循的最起码的伦理规范。一个人如果违背底线  相似文献   

10.
底线伦理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是扎根在现实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的,符合人的心理需要,是道德教育的极好支点。  相似文献   

11.
12.
也谈“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们普遍感到德育“目标过高”,而这种德育又缺乏实效。问题不单在于过高的目标难以实现,更在于它导致对“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的忽视,结果就连起码的目标的实现,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多年来一直呼吁严守“德育的底线”。只是千呼万唤,实际情况并无根本的改变。《当代教育科学》杂志2004年第5期发表的题为《“底线”教育:学校德育的新模式》的署名文章中,尖锐地指出:“社会转型期学校学生品德水平‘一再’滑降的严峻现实,使如何保持学生品德水平滑降到某一个‘底线’后不再滑降,成为我们难以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作者基于这种…  相似文献   

13.
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提出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当代社会道德滑坡和不断出现的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是直接的原因.价值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精神内涵,底线伦理、最低限度的道德的理论向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解决道德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问题的可能途径.价值观的非理性和非知识性特点使得价值观教育要远复杂于理性的知识教育.关乎个人道德成长、关乎个人与他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的价值观是底线伦理和最低限度的道德所必须要求的;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需要吸收现代德育研究成果,使其更为生动和易被青少年所接受;价值观教育还要求一个公正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底线思维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所面临的客观形势使然,是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和心理健康安全的客观要求。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必须从坚持价值、文化安全、法律、心理安全、网络文明、学习等几个方面的底线出发,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16.
"新媒体"是当今热议的一个话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全球化,价值的多元化,数字化技术的成熟。网络等虚拟平台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的人群也越来越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就是大家普遍所讲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的冲击和面临的挑战非常大,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处于关键时期,探索新媒体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应对方法是很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龚萱 《教育探索》2005,2(2):86-88
全球化导致的社会价值冲突反映在政治层面就是民族国家意识的冲突、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民主观念的冲突,这些冲突给青少年的政治价值观带来双重影响,也为实施相应的政治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契机。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政治价值观教育应侧重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科技无界限,创新有是非,科技伦理应该‘打预防针’,而非事后亡羊补牢,预防科技失控的风险、呼吁加强科技伦理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重要关切话题。新时代高校不断推进科技伦理教育,应该充分体认科技伦理教育的价值意义,全面强化科技伦理教育工作举措,着力聚焦科技伦理教育的教学任务,从而教化学生坚守科技发展的伦理底线,进一步确保和提升科技伦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最终把学生培养成有能力践行科技向善的智慧之人,为实现新时代中国梦打好坚实的道德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底线思维是一种以"底线"为导向,调控事物按预定方向发展的思维技巧,是一种全面的、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和了解底线思维的内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职业底线思维、道德底线思维、法律底线思维、文化底线思维等贯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和人的发展的主观需求,有助于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化解教育过程中的障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