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基础又细分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涵盖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由此构成了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综合素养。一、核心素养对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影响(一)核心素养影响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目标确立活动型学科课程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其目标确立仍然基于课程标准,以社  相似文献   

2.
<正>德与法治课程是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关键课程,是提升青少年学生精神世界的核心课程。时下,因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综合性较强,再加上部分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缺乏研究,教学手段单一,导致课堂枯燥无味、波澜不惊,学生喜欢度不高、期待性不浓。怎样改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窘状?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道德与法治学科从内在来说已经变成了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更为强调教学上的互动性、内容上的迁移性以及学习上的自主性.因此,文章基于新时代下的信息技术发展,将"网络学习空间"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新背景,来实现学习课内外资源的互联互通,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厚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和法治意识,构建出新时代下的道德与法治智慧新课堂.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定位为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由此走进了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视野,成为落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正式使用统编教材以来,强调重视活动型学习方式,立足知识,发展品德。为改善法治教育现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可以采用议题式教学,以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在活动设计方面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文化基础"素养,师生共定活动主题和目标;立足"社会参与"素养,学生主导方案设计和实施;重视"自主发展"素养,让学生参与活动评价。  相似文献   

6.
钱敏 《教育艺术》2021,(3):29-29
按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当主动做好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宗旨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构建工作,这样的要求使得道德与法治教学拥有了创新性解读的可能性,将使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起来,更充分地显示出活动性课程的参与价值。显而易见的是,因为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和上述要求差距甚远,突出表现在教学停留在粗浅的学科本位与知识本位层面,没能注意到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心理需求,以及实践活动对于发展学生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少先队活动有着紧密联系,少先队活动的内容范围分为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道德与法治”学科活动就包括在指定领域中。因此,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少先队体验活动进行合理地整合,既能改善少先队体验活动,又能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 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性质界定为活动型学科课程。新课标提出"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对一线教师的课堂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初中学段在继续使用2011年版课标的同时,已经全面使用体现新课改要求的统编《道德与法治》,并且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  相似文献   

9.
<正>"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拔节孕穗期"的中学生打好法治基础,涵养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习惯,是拥有精彩法治人生的前提。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思想政治学科的关键抓手。高中思想政治课标修订组组长朱明光指出:"学科课程采取包括社会活动在内的活动设计的建构方式,即‘课程内容活动化’;或者说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设计的系统安排,即‘活动设计内容化’。"基于此,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法治教学,一方面使法治知识教学通过活动得以实施,另一方面使活动设计承载法治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寒假,我认真阅读了王跃老师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特别有感触的是书中第五章"让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充满活力,需要开发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从教10余年,我一直重视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开发。这一方面源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道德与法治属于活动型课程,突出强调活动性学习方式。另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想政治课程性质定为活动型学科课程。虽然初中道德与法治还未明确定性,但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系列化亦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与引领。现以统编教材"全面依法治国"为例,谈谈助力活动的"动"与"静"。一、借力"动",助力活动形神合一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培养学  相似文献   

12.
盖悦 《天津教育》2022,(14):34-36
<正>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新一轮修订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显著亮点,是教师实施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工具”。在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笔者立足教学内容,应用多样的策略创设活动,如调查活动、情境活动、问答活动、生活活动等,给予学生体验机会,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一系列活动,掌握基础内容,锻炼学习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详细介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曾志伟 《中国教师》2020,(5):105-106
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改变了以往思想品德课程单一的品德培养方向,将法治教育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得到进一步深化。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学校实际教学现状,从学科核心素养入手,创新教学策略,以适应教材、教学全面改革的需求,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一、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14.
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转变,道德实践环节必不可少。新教材道德与法治课注重道德实践,倡导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改变灌输式课堂旧现状,加强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道德实践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突出"立德树人"的课程使命和价值追求,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由此看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促进其学科内容教育价值的实现尤为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心理学知识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科认同感,更好地实现学科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现道德教育的最直接的方式,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助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初中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展开讨论,阐述了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并提出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房贞望 《教师》2022,(25):51-53
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厘清课程性质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前提。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四个主要性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基于课程性质选择与之匹配的、突出课程性质、促进课程目标达成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文章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四个基本性质与特征,探讨生活化教学、体验式教学、综合性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科学论断成为教育共识,广大教师对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进行精细化认识和解剖式梳理,以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过度精细和碎化,极容易堕于"盲人摸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学科认识误区。本文回归道德与法治原点,基于"是什么"的认识逻辑维度,分别从"上帝"视角、知识视角、生活视角、破题视角阐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意蕴,以强化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整体认知和系统把握。  相似文献   

19.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采用灵活的方式,围绕课程与教学目标,从班级生活、其他学科、传统教育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方面入手,开发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融合了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内容在内的综合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教学时以学生生活中的真需要、真问题为原点、归宿,引导学生"真"参与、"真"共情、"真"觉知。通过"真学",让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