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课程的进步最终应通过教学情境的改变来实现,教学情境的改变又意味着教学文化的进步。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真正的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学习,不断地发展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智能结构。  相似文献   

2.
陈俊 《考试周刊》2013,(82):58-59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妙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3.
妙设作业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精心设计作业,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尽情地发挥其个性,主动地敲开数学知识的大门呢?我设置了以下几类作业.……  相似文献   

4.
妙设悬念法     
有人写了这样一篇微型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小说虽短,却能使读者心中产生无数问号。《挺进报》中,共产党员陈然将被敌人逮捕,他“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立刻明白了,就轻轻地关上了灯,拉开窗门,随手拿起准备好的扫帚,小心地挂在窗台下的钉子上”。为什么生死攸关的时刻还要将扫帚挂到窗外呢?造成悬念。接着写市委同志走向陈然住的小楼,“忽然发现窗外挂着扫帚,立即转身”,摆脱了危险。原来是危险的暗号。通过设置悬念和揭开谜底,充分表现了陈然在关键时刻的从容镇定和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一节英语语言实践课。本着“Learningby doing”的理念,从学生的真实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我设计了制作人物谜语的任务,在对以前所学的“I am/H e/She is…”“I can/H e/Shecan…”“I like/H e/She likes”等各类描述人物的语言进行梳理、归纳及综合运用的同时,将《21世纪少年英文报》第62期中的文章“W hatdo I looklike?”作为拓展材料,通过阅读报纸,学习“I havedouble chin/double eyelids/dim ples/freckles/scar/birthm ark”等新词汇,丰富学生描述人物的语言,使他们能设计出更真实有趣的人物riddle,体…  相似文献   

6.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节英语语言实践课。本着“Learning by doing”的理念,从学生的真实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我设计了制作人物谜语的任务,在对以前所学的“I am/He/She is…”“I can/He/She can…”“I like/He/She likes”等各类描述人物的语言进行梳理、归纳及综合运用的同时,将《21世纪少年英文报》第62期中的文章“What do I look like?”作为拓展材料,通过阅读报纸,学习“I have double chin/double eyelids/dimples/freckles/scar/birthmark”等新词汇,丰富学生描述人物的语言,使他们能设计出更真实有趣的人物riddle,体验到用语言做事的乐趣,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所求的问题,可以将题中的某些条件变换情境,或将其进行重新组合,以使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清晰、明确,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目的。例1.甲、乙两个人要买同样的杂志,甲买一本差1.6元,乙买一本差1.2元,若两个人合买一本,则还剩1.2元。一本杂志多少元?  相似文献   

9.
何丽艳 《海南教育》2014,(24):36-37
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鉴于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巧妙地创设出生动具体并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将其镶嵌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融入情境,以境导学,以境助学,以境促学,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提高人文素养,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常会碰到一些题目,它所涉及的量比较多,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也不太明显.若只根据题意,直接设未知数,解决问题较难.此时,可以通过设辅助未知数,把那些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设而不求",就是指在解题时,可设一些辅助元(参数),然后在解题过程中,巧妙地消去辅助元(参数),而不必求出这些辅助元(参数)的值(有时也求不出),以优化解题过程,使解题方法便捷.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也非常巧妙,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举数例,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12.
“设而不求”,就是指在解题时,可设一些辅助元(参数),然后在解题过程中,巧妙地消去辅助元(参数),而不必求出这些辅助元(参数)的值(有时也求不出),以优化解题过程,使解法便捷、巧妙.例1(1)若a:b:c=2:3:4,则(2a+3b)/(2c-b)的值是__.(2) 已知:如图1,在Rt△ABC中,∠C=Rt∠,cosA=2/3,则tanB的值是__.(3)已知:如图2,将正方形ABCD的BC边延长到E,使CE=AC,AE与CD相交于点F,则CE:FC的值是__.分析:(1)设a=2k,b=3k,c=4k,则  相似文献   

13.
何国平 《初中生》2006,(4):18-20
在列方程(组)解实际问题时,经常涉及的量较多,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不太明显,直接设未知数就不容易解决问题,此时需要设一些辅助未知数,把那些不明显的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在求解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解题时,有时需要增设一些辅助元(参数)作为媒介,以利于思考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并不求出这些辅助元,而是巧妙地将其消去,我们称这种设置辅助元的方法为“设而不求”.  相似文献   

15.
16.
设而不求,就是解题过程中,先设有利于解题的物理量,充分利用题目所给已知条件构建方程或方程组,然后在计算过程中消去所设的过程量,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设而不求”,就是指在解题时,可设一些辅助元(参数),然后在解题过程中,巧妙地消去辅助元(参数),而不必求出这些辅助元(参数)的值(有时也求不出),以优化解题过程,使解题方法便捷.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也非常巧妙,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今举数例,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18.
在解题过程中,往往要设一些辅助未知数,利用它们去进行转化,使间题得以解决.以下举例说明. 例1如图1,在Rt△通刀C中,匕ACB一9护,斜边AB上的中线CD~1,△ABC的周长为2+了万;求△ABc的面积. 分析s△~一要Ac .Bc,只需求出 “甘‘一。~2--一一一’z、’.”一心一~AC、BC的乘积即可. 解设Ac一x,BC一y. AB一ZDC一2. 由勾股定理,Ac,+B口~A尸. :.分+犷~4.图1一点点滴滴一又丫Ac+Bc+AB~2+了万.:.x十y一、/百.:.(x十y)2一6,扩+少十Zxy一6Xy一1尸_,,,、,下犷L匕一又x一州卜y“少」一乙1,_下丁气b—住少一1乙xy1一2:。S△A劣一1,~一二七…  相似文献   

19.
廖剑峰 《考试周刊》2014,(11):19-1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运用质疑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领会,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职责,不是给学生奉献真理,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确,我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和提炼,总结了点滴经验:身为知识的传播者,贵在课堂设计精巧提问,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