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成为课堂导演者。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会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从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在此就语文课堂教学怎样设疑,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设疑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可以克服“满堂灌”的教学弊端,从而能更好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课堂设疑可以迅速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任何设疑都具有上述作用,要使课堂设疑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也得讲究一些设疑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作为语文教师,应注意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薛武春 《语文天地》2009,(11):52-53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标准.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相似文献   

5.
设疑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可以克服“满堂灌”的教学弊端,从而能更好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课堂设疑可以迅速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任何设疑都具有上述作用,要使课堂设疑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也得讲究一些设疑的艺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6.
检验一堂语文课有效性的标准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对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评价标准的认识出现了偏差,造成了语文课堂低效的后果。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关键是要重视和发挥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气氛是许多语文教师深有感触的.平淡、沉闷是经常唱的主调。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课堂提问无疑是激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但许多教师在具体的实施安排上.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譬如,有的教师太倚重这课堂提问了,整个教学过程几乎都在设疑解疑中完成.内容难的问,容易的也问,出现了“满堂问”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24):160-161
课堂问题设疑是教学的重要措施,教师将教学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深入教材资源、学生资源,从而将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的特点形式传递给学生。如果课堂中没有教师引导性的设疑,学生就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因此,在现如今要求严谨的数学课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具有引导性的设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课堂对话,不同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也不等同于课堂上师生间简单的“问一答”交流。语文课堂上的对话,是带有一定的目标导向和育人目的的。爱因斯坦说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富有创意的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处在主动生疑、求知若渴的状态中。作为有智慧的教师就是要在课文的关键处,设疑导问,在精彩的对话中,引领孩子徜徉于知识的殿堂,获取心灵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覃莉莉 《新疆教育》2012,(15):184-186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是初中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讨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的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古语说:“道问学。”学问学问,问在学先。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可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2.
郭瑞 《家教世界》2023,(Z2):84-85
很多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之所以低效,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处于表层,无法形成深度思考,“智慧课堂”可以利用“作业平台”“七彩任务”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分享微课等,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智慧课堂”资源解决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桂彬 《成才之路》2009,(20):I0009-I0009
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那么怎样做好语文课堂中的设疑提问呢?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那么,语文教师该怎样用“设疑引思”来引领语文课堂走向高效呢?本文将从设疑引思的层次性、趣味性、启发性三个方面来阐述应如何运用巧妙设疑来引领语文课堂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15.
语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成为课堂的导演。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会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从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笔在此就语课堂教学怎样“设疑”,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设疑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设疑用得好,能激活课堂,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主动去思维、去探索,能使课堂产生更好的“效益”。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设疑呢?  相似文献   

17.
<正>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设疑解难、激疑促思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设疑法抓住阅读的本质,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设疑巧妙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形成一种探索的氛围,就要通过教师巧妙的设疑——设计"活"的  相似文献   

18.
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探求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引探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疑的效果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重要的联系。然而,在教学研究中,对此尚没提到应有的高度。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机也。”又云:“学有长进,须教有疑”。疑从何来?教师的课堂设疑是其主要来源。要给学生提供“觉悟”之机,就必须正确地运用课堂设疑。就此,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与做法。一、明确设疑重点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对象与内容纷纭庞杂,浩如烟海,众若星瀚,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和基本的要求出发,明…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思维训练。那么怎样设疑提问才有效?这是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结合我多年的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讲究设疑技巧,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