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拷问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生活。生活需要什么,语文就会给予什么。生活需要朴实,语文就是黄土高坡上的一个村落,是腾格里沙漠里的一株梭梭;生活需要诗意,语文就是鸣翠柳的两个黄鹂,上青天的一行白鹭;生活需要灵动,语文就是荷塘的月色,未眠的花朵,是我的空中楼阁;生活需要温暖,语文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是有情人送你的一束芬芳的玫瑰;生活需要感动,语文就是浩浩戈壁中的一片绿洲,是茫茫大海边的一座灯塔……语文让我们自如地欢笑,放肆地痛哭,生活如此可爱,我们永远年轻。我们必须告诉学生: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天性是聪颖智慧的,语文的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情感的记录,是生活的浓缩。生活的魅力有多大,语文的魅力就有多大;心灵和情感的魅力有多大,语文的魅力就有多大!语文的本质是富有魅力的,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却削减了语文的魅力。还语文本真的魅力,就是要从我们传递的课堂中反思,让课堂真正充满语文的魅力。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语文魅力的主阵地。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们不能把其生硬地放在孩子们面前,而必须去催发这一朵一朵欲放的花苞,让其诗意地盛开在孩子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没有真情,就没有春的和煦,夏的热情,秋的绚烂,冬的纯洁;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沙漠。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他们纯真的心灵间。"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也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让我们的孩子做有情人,让他们学会为生命感动,为生活感动,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学会感动     
在这个充满水泥结构的城市里,过多的新鲜和时尚让我们变得日益“凝固”,似乎很少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们怦然心动,很少有什么故事能让我们的眼睛湿润。但是我们的生活需要感动,因为感动是人类心灵的碰撞,是人们真心的流露,由此而燃起的爱的火焰,将会把一切邪恶、冷酷、麻木烧为灰烬,使整个社会变得温暖和睦。学会感动,学会体验身边的每一份亲情、友情和爱情,我们将会更加深刻地理解父母,理解老师,理解同学,理解周围所有的人,继而理解生命,理解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5.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一个小天使,把爱散向人间,温暖人的心灵;感动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包含在里面;感动是一个催泪弹,让多少英雄落泪,让多少浪子回头……感动就在那一瞬间,悄  相似文献   

6.
想做就做     
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会不时地遇上一些事情,我们总说等着什么什么时候去做去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个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都成了永远的遗憾。有时候我们会说,等着哪个周末天气好就去爬山,好好地放松一下,可真的到了那一天却被另一些事情把我们给牵绊住了;有时候我们会说,抽空学学画画,把那些让自己感动的景物全部用我们的心灵描述下来,可是却一直没有做;有时候我们会想,把家里那些没有用的东西全部归归类该扔的扔、该卖的卖,把那些令自己生命感动的各种心爱的礼物都好好的整理整理,通通的擦试一下。可这些事情想过了之后就搁在了一边,那些…  相似文献   

7.
我回首,只见那一片橘林也哽咽了……——题记如果说眼泪是一颗珍珠,那么感动就是孕育珍珠的河蚌;如果说心灵是一片土地,那么感动就是播种机。太多的“如果”之中,我的感动是一只平凡的橘子。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种独特的感受,那就是:语文是温馨的,语文是智慧的,语文是诗意的,语文是激情的,语文是博大的。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要关注生活,关注文化,关注生命,要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大智慧的教学。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葱茏绿洲;让语文,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让语文,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清凉甘泉。要让我们每一个学生个体通过语文学习而感到无限的快乐,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感悟人生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完美生活来自黑龙江绥化市的张莹是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02级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今年大三,她依然如昨地保持着自己的阳光笑脸和充沛精力:学旅游,攻英语,做干部,当然,还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是:和一位浙江籍GG谈恋爱……大学生,像张莹这样在象牙塔内享受着充实的校园生活的大学生,在我们身边,当然还有上百个、上千个、上万个……白衣飘飘的那个80年代曾有他们的身影,让人永远铭记的那个光阴的故事里他们就曾是主角,而当那首从昨日的许多校园里流传至今的《完美生活》在我们耳边再次响起时,我们的心灵除了因为被许巍那充满激情的音符感动…  相似文献   

10.
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的生活里.就有一句让人烦恼至极的话。这句话藏在我心灵的最深处,那就是老爸整天对我说:“什么都不重要,考试成绩最重要!”  相似文献   

11.
感动中国     
有一面旗帜永远火红那是五星红旗在蓝天上舞动有一种人啊永远让人感动那是因为他们为祖国增添光荣采撷十月的鲜花献给我们心中的榜样敞开嘹亮的歌喉把英雄的旋律唱响天空请接受红领巾的崇高敬礼——那是来自未来和希望的一片赤诚  相似文献   

12.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书籍的陪伴,那么他的世界将会是一片灰白。什么是好的童书?哪些是适合儿童阅读的书?怎样指导孩子阅读……这些都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寻寻觅觅中,我翻开了绘本。顿时,久违的童心苏醒了。它像一丝阳光,让我的心灵温暖  相似文献   

13.
[引言]只要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你就会对生活时时处处生出一份感动,比如一只小蚂蚁的负重前行,比如乘车时窗外闪过的一棵树……然后你就会想要表达,你就会感受到表达的快乐,你就会感到表达原来也是潜藏于我们内心的本能,是生命的基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原来都行走在写作表达的风景线上。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捕捉“入微感觉”的那一瞬间吧,抓住灵感,不要放过,因为那一刻的激情会转瞬即逝。[例文]对望李新他们是一群农民工,暂居在城市边缘的一座大楼里。现代与古典交融的建筑成为这幅图画的背景。这是一幅什么图画啊,蹲的,坐的,他们呼啦啦地喝…  相似文献   

14.
如果有人问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改前后感受到的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那就是课改中我常常会被感动包容着。细细回味每一次感动,我发现那是对生命的咏叹,是对真善美的追求;那是波涛澎湃中的豪迈与激情,是闲情逸致里的温馨与静怡;是喜时的快乐,是悲中的力量……当我用心地拾起一次次感动,把它们穿成一串时,我惊喜于这是一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朗读的“火”?俄国作家果戈里曾说:“像样地朗读一篇抒情作品……需要同诗人分享那充满他心灵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这时在朗读者的声音里听得出一种真实的内心激动。”这种“整个心灵的感受”,这种“真实的内心激动”,就是朗读的“火”。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积淀语感的重要前提,指导朗读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艺术,也是语文课堂最亮丽的风景线。于永正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善于点燃朗读的“火”,让朗读“火”起来,让童心“火”起来,使学生敢读想读乐读会读,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使朗朗书声成为语文课堂最…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生活中有什么可留恋的,那就在一些细节: 如果说工作中有什么可感动的,那就是会心的一笑。张同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孩子,看上去很机灵,口齿也很伶俐,能说会道的。说实在的,我打心眼里是  相似文献   

17.
播撒微笑     
世界上有一种永远不会凋谢的花朵,那就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论南北,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绽放.越是高洁的心灵,微笑之花越美。有人说,微笑是一剂良方,可以滋润苦涩的心情;微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可以幻化出美丽的人生;微笑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生活的真谛。有人说,微笑是春天里的一丝新绿,是秋日里的一缕阳光,是骄阳下的一片绿阴,是冬雪中的一株红梅……  相似文献   

18.
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见过清脆的竹子在林间悄悄拔节,是否听见晶莹的露珠在水面悄然滑落……许多声音,在匆匆岁月里,被我们忽略了。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用明净清澈的心灵聆听,才能被那些声响感动。除了聆听自然的声响,世间还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感动,那就是师生间交流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青春的风景     
青春对大自然的风景似乎从来都是特别的偏爱和眷恋。充满温馨的公园,远离喧闹的郊外,大自然的风景永远那么迷人。在我们久远的期盼里,青春的生活就是一片美丽的风景。一如公园里那片波光鳞鳞的湖面,任我们悠然地驾起人生的舟,荡起希望的桨;一如古树参天的林间幽径,任我们闲情漫步,嘻笑玩耍;一如郊外那片绿色的草地,任我们围坐在一起,摆开人生的野餐,唱一支青春的歌,献给蓝天、白云,献给嫩草、沃土……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但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并非总是山青水秀、朗日丽天,何必总是留恋那风平浪静的湖面荡舟,绿树浓荫的…  相似文献   

20.
感动     
人的一生中,会珍藏很多生活片段,这些片段都由一种人生体验贯串,那就是感动。“以感动为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心灵层次——如果面对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还无动于衰,那你同样没有理由让别人为你感动。“这是不久前我在报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