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刘平友 《吉林教育》2006,(12):57-57
校长也是学校教师的一分子,他们也担负着学校教书育人的责任,只是他们更多的是处于管理、处于引领的作用。由于日常事务的繁忙,加上自己的特殊地位,平时很难与教师“零距离”接触,这是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那么校长怎样在繁忙的工作中走近教师,聆听教师的智慧,为学校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呢?我觉得“居下”是个不错的做法。这  相似文献   

2.
校长也是学校教师的一分子,他们也担负着学校教书育人的责任,只是他们更多的是处于管理、处于引领的作用。由于日常事务的繁忙,加上自己的特殊地位,平时很难与教师“零距离”接触,这是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那么校长怎样在繁忙的工作中走近教师,聆听教师的智慧,为学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呢?我觉得“居下”是个不错的做法。这里的“居下”,就是指校长经常要把自己当成普通的一名教师,要经常和教师进行换位思考。1.校长要多学习,丰富教育理念现在校长都参加了各级培训班学习,但主动地去钻研,并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把学到的理论进行内化的不多…  相似文献   

3.
农村小学办得如何,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的高低。要创办规范化学校,“村小”校长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创造条件,大胆开拓,抓住机遇,不断进取。若把“村小”管理好,必须理顺“村小”校长与学生家长、村干部和中心校之间的关系。 一、必须理顺“村小”校长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学校工作要取得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关键在于赢得他们的赞同和信任。   “村小”学生的家长与学校教师不是沾亲带故,就是老友旧居,学校时时处于他们的监督之下。为了自家的孩子,他们一有点不顺心…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学校的“领头羊”,但不管能力如何出众,也要眼睛向下,亲近学生和教师,不耻下问,虚心向他们请教;校长是学校的决策者,但不管有多大的能耐,也得要眼睛向上,多向专家教授咨询,求得他们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校长工作繁忙,但不管如何忙碌,也要做好经常性的反思,扪心自问,不能  相似文献   

5.
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伟大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叶的事业是平凡的。”在我看来.这也是对学校发展中不同角色所做工作的一个极好比喻。“果实的事业”好比校长的工作.因为领军前进.所以伟大:“花的事业”好比教师的工作.因为桃李满天下,所以甜蜜;而“叶的事业”好比村校主任教师的工作,扎根山区.默默无闻。学校发展之树需要枝繁叶茂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在关注校长、教师的同时,也要关注村校主任教师。而作为村校主任教师也要甘做绿叶.为村校的发展牵线搭桥.为校长治校方略在村校的落实当好助手。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少校长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这种情形常常使得校长有疲于奔命之感,这种情形也使得校长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除不可忽视的外界干扰因素外,就其校长自身而论,校长缺乏对自身角色的清晰认识是其根本原因。从管理实践看,校长应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这将有助于改善校长的处境。一、校长应成为导师校长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导师,只有这样,才会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才会实现学校的使命。校长要成为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导师绝非易事。首先,校长必须成为一名好教…  相似文献   

7.
秦福伟 《山东教育》2008,(7):127-127
“把教师放在自己心上。”好的校长让教师津津乐道,让学生、家长念念不忘。这说明校长、把对教育事业的爱化作对同事的关怀,“把教师放在自己心上”。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但是教师是人,人是需要理解、关怀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在制度管理的同时,对教师需要多一些爱护和理解,多一些人情味,让他们每天带着美好的心情工作。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好校长是一校之魂。“魂”,指校长的工作作风与思想道德,正是因为这个“魂”,学校方显生命的蓬勃生机。校长通过科学和民主的管理方法,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要转化为教师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自觉行动。教师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注重自己的才学声誉。校长对教师的心态精心呵护,就会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起教师不断追求卓越,完善自我,发挥创新精神,力求做一个受学生尊敬的好教师。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在教育教学中,是处于主体地位。校长、教师和学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体现着学校的…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农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发展也比较缓慢,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也自然而然落后于城镇学校。作为一名多年的基层校长,应该认清当前教育事业发展趋势,开拓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学校管理,力争做一名优秀校长。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谈谈农村校长管理的几点认识。一、校长要始终保持教师的本色和名师的风范校长要想博得教师的尊重和拥护,在师生中树立起很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小学学校的校长,常常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既想使自己的工作称职有效,但又感到很难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当下绝大多数学校的校长,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们聚在一起时的“口头禅”多是一个字:“忙”。由此可见,许多校长对于工作确实是疲于应付。实际上,校长的工作效率关乎学校的发展,只有工作效率提高了,校长才能在诸多事务中游刃有余,才能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  相似文献   

11.
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教师接触,这种接触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亲?是疏?孰近?孰远?其交往的距离要正确把握。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校长科学地把握好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校长与教师交往中距离的把握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校长,总想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让师生满意家长放心,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一流的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应该说,任何一位校长的身体内流动着的都是热血,跳动着的是一颗为教育事业奋斗不息的诚心。但在校长的位置上待久了,会慢慢出现一些现象:如总结别人多,反思自己少;批评他人多,检讨自己少;给教师提忠告和建议多,听取他人良言的少。因为在学校这一亩三分地,校长说话的机会多,而且基本上是一言九鼎的,就像是皇上的“金口玉言”。对待老师的建议和意见,不是表面和蔼心里烦,就是找些理由来搪塞,尤其年轻同志有此举动,更是觉得“不知天高地厚”。慢慢地,在校长的头脑中就会形成顽固的“长官意识”。在工作上,往往容易吹毛求疵,好大喜功,也容易形成不良心理:学校的成功是自己的功劳最大,学校的失误或者止步不前都是教师的原因。在当前提倡构建和谐校园、创设人文校园的理念,这些行为和心理是与新教育理念格格不入的。如何克服这样的心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校长要学会“缩小”自己。现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谈点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教师接触,这种接触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亲,是疏,孰近,孰远,其交往的距离一定要正确把握。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校长科学地把握好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校长与教师交往中距离的把握大至可分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必须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 校长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光把自己当作是官,主要是要把自己当作是学校的领头雁,当家人.校长不能对学生、教师进行"唯分论"管理,搞分数出官,为自己升迁捞资本.如果校长心中只有官,可能对上只是逢迎,做表面文章;对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随时想着跳槽升官.因此校长只能把自己当作一面旗帜,走在前面带好自己的队伍.校长要重义轻利,忠诚教育事业,奉献国家和社会,一心要想着学校规划,想着我就要为这个学校奉献一生,拥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把自己的生命融于学校,把学生、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汇》2013,(7):25-26
“折腾”,就是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甚至不必要的事情。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经常感到处于“被工作”“被折腾”的状态之中。他们一方面整天忙得像个陀螺,下班回到家身心俱疲;另一方面又难以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价值——“不知道一天到晚瞎折腾些什么”成为许多教师的口头禅。作为学校管理者,首先应反求诸己——在学校管理中,如何才能不“折腾”教师?  相似文献   

16.
校长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教师接触,这种接触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亲?是疏?孰近?孰远?其交往的距离要正确把握。从学校管理角度来看.校长科学地把握好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校长与教师交住中距离的把握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陶行知语)凡历史上和现实中成功的学校,背后,肯定有一位成功的校长,换言之,正是成功的校长才能造就成功的学校,正因如此,对校长的研究才成了倍受人们关注的学校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综观古今中外,成功的校长,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个性迥异,但“牢记使命、倾注热情、依靠科学、追求卓越”则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说,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校长,那么你就必须经常从上述四个方面去榫和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职业》2007,(34):109
一个学校的教师是否具有教育使命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有没有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的教育使命感非常强烈,管理科学,评价公正,那么他所管理的学校就会是一个风气纯正、奋发向上的育人阵地,这所学校的教师就会自觉地形成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教育使命感。倘若校长没有教育使命感,把校长当“官”做,高高地凌驾于教师之上,俯视众生,自己整天跑官场,拉关系,这样的校长只能让懒惰懈怠不求上进的教师觉得舒心,那些事业心责任心很强的教师就会觉得郁郁不平了,长此以往,他们的教育使命感沦落则是必然的了。因此,要提升教师的教育使命感,首先要关注校长的教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9.
一、树起旗帜 引导教师进步 骨干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栋梁和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必须具有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学校必须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在教师的奋进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作为校长,要善于发现并大力宣传自己学校中那些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好教师,让他们  相似文献   

20.
校长是一所学校教师团队中“平等中的首席”,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是师生幸福生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处在教育教学改革风口浪尖之船上的舵手,是学校的核心人物。怎样当好校长呢?依笔者之陋见,当好校长关键是校长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