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林墙遗址     
哨岗前是分隔东,西柏林的“柏林墙”遗址。柏林墙的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全长超过155公里,高4米,其间设置瞭望塔,铁丝网,哨岗,武装警卫,车辆壕沟等警戒措施。该墙于1989年11月9日被拆毁,今天,在柏林仍保留着哨岗和一小段围墙遗址。作为纪念二战后冷战结束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
1961年8月,柏林墙危机发生之后,英国判断苏联行为的直接目的就是解决东德难民西逃问题,并不是要加速解决柏林问题。据此,英国认为盟国应当避免危机升级,并与苏联进行谈判,达成一项有关解决柏林问题的协定,实现柏林的安全和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英国在反对盟国采取过激性应对措施的同时,积极劝说法国和西德参与对苏谈判,并与美国达成一致,成功推动了美苏之间试探性会谈的进行,最终缓解了危机。英国在危机中执行的外交政策,是第二次柏林危机前期英国缓和政策的继续,这一政策不仅对柏林墙危机的缓和起到了积极作用,还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缓和,乃至20世纪6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柏林墙今昔     
东西方“冷战”的岁月里,在德国最大的标志就是隔开东西柏林的柏林墙。它过去记载着二战后两个阵营对立的历史,今天除了是柏林城一个最著名的历史痕迹外,仍还是统一后德国人心中的一道“墙”。  相似文献   

4.
5.
柏林墙探秘     
柏林墙在两德分裂和东西方冷战中起过特殊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道墙也充满了神秘感,不仅对于中国的读者,连不少德国人也未能了解其全貌。最近一段时期,德国的报刊杂志上经常发表相关文章,披露柏林墙的秘密。笔者利用留学德国的有利条件,不仅实地考察了柏林墙遗迹和纪念性场所,还查阅了相关资料,初步厘清了一些细节,写成此文,以方便国内读者理解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6.
李益民 《学习之友》2009,(11):46-47
2003年第1期《百姓》杂志刊登一篇文章:《柏林墙:泪与笑凝成的故事》,读后颇有感慨。据文章介绍,1961年柏林墙建成后,越过柏林墙往西德而去的东德人,至东德解体,就从未间断过。因为有警察和军队的严密监管,当然都是偷越。但就是这“偷越”过程中发生的凝聚着泪与笑的故事,让我对东德解体的原因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建立: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作为分离和隔绝的体现,墙的寓意要远比民族国家的分裂更为深远,它是剑拔弩张的孤立状态的象征,它不仅仅意味着国家的分裂,同时意味着在贫困与富庶,文明与落后,或者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之间划出一道鸿沟。然而,墙总是要被翻越,被打破的。当两侧的人们有了对彼此的期待,那一堵堵厚墙也就成了窗户纸。  相似文献   

8.
抚摸柏林墙     
秦岭 《中文自修》2012,(Z1):124-126
要我说:一个柏林墙死了,另一个柏林墙诞生了。我用东方男人的手抚摸柏林墙的时候,正值一个阵雨初歇的人间六月天,其时我的腿伤尚未痊愈,步履难免蹒跚,柏林墙使我同病相怜地抚摸到了一种伤口的感觉,这是一个早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殷红鲜血的伤口,我所有的掌纹只是感受到了雨水、露珠和世人手掌的汗液混合的潮湿,隐隐有一抹类似眼泪的酸咸窜出墙体  相似文献   

9.
刘治富 《师道》2010,(2):33-35
这个周六.我本应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突然.一个陌生的号码打破了我原本惬意的生活。电话接通了.那端传来一个中年妇女不太友好的声音:“你是四(2)班的语文老师吗?”  相似文献   

10.
二月的德国,少有的艳阳天。我来到首都柏林。市中心的广场很大且具有立体感。睃巡四周,东边的电视塔,西边的教堂,北边的共和国宫,南边的博物馆,加上广场中  相似文献   

11.
李荣升 《山东教育》2013,(7):113-113
对生于60年代的人来讲.吃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更是对童年时光最美好的回忆。家中兄弟三人,现在每每举家小聚.守着满满一桌子莱肴却无从下箸之时.话语不由自主地就转到儿时的吃上。,  相似文献   

12.
耿希继 《成长》2007,(8):28-31
神秘的气泡 善于观察外部世界的细心人会发现:鸟儿在电线上站成一排,互相保持一定的间隔,恰好使谁也啄不到谁;陌生的顾客在餐厅里总是尽可能错开就座,这些都是我们见怪不怪的现象。然而,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沙姆却做了个有心人。他在现实生活中对这类现象进行大量观察,最早提出了个人空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他是最为古巴人民所熟知的领导人:他曾遭到638次暗杀;他曾以残酷的游击战推翻了独裁政府;他是冷战期间(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人物。现在,他年届81,正式退休,他就是菲德尔·卡斯特罗。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鉴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美、苏、中三大国的对外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推行尼克松主义,实行海外收缩,其重要步骤是对苏联缓和、结束越南战争和打开对华关系大门;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则以缓和为手段,同美国展开争夺;中国为化解苏联在北部边境形成的威胁而准备打开对美关系大门。三国对外战略的调整使冷战出现了缓和的特征。在越南问题上,美国采取了边打边谈的策略,并诱使中、苏对北越施加压力。中国坚持原则,力促美国早日撤军。苏联为与美国作交易,对越南施压。美、苏、中三国在冷战中的互动作用是越战结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每一个新年都打着时代深深的烙印。上个世纪50年代末,人们最时尚的新年活动是写信慰问人民志愿军;60年代,最流行的春节活动是发票看电影、办游艺会、团拜;70年代,人们春节的娱乐方式则是看样板戏、革命电影:到了80年代,每到除夕,大家都守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2008年的春节,你是怎样过的?  相似文献   

16.
冷战时期,一堵高墙将美丽的柏林一分为二。12岁的娜莎与爸爸克鲁兹就住在离高墙不远的一座小房子里,克鲁兹的妻子因为十年前翻越柏林墙被抓入狱。周末这天,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做一只蝴蝶标本。克鲁兹带着女儿在小树林里捕捉到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可让他们惊讶的是,蝴蝶的翅膀上有一行细小的字:"7月20日,  相似文献   

17.
<正>整体赏读文章的主旨是反对隔绝和仇视,呼吁博爱与亲和。文中写了墙的碎片、世界的碎片、人类的碎片以及爱的碎片等,虽然它们形态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一种隔绝。世间虽然并不缺乏爱,但是如果缺乏自我牺牲的精神,就有可能变得偏执、狭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西方的文化也随之影响着各国。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盛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20世纪60年代首先兴起于法国和美国,80年代风靡西方,90年代迅速在我国蔓延。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等各领域,还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尤其是对我国大学生的恋爱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米歇尔·马尔泰利出生于海地首都太子港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喜欢音乐。高中毕业后,他进人海地军事学院学习.却因违反校纪被开除。接着,他前往美国淘金,当过售货员,干过建筑工。回国后,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痴迷的音乐事业。直到1988年,他推出了自己的首支单曲《欧拉拉》,步人乐坛多年的他终于一曲成名。后来,他不断创新,佳作不断,逐渐成为海地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手,被歌迷们称为“甜米基”,被誉为“歌坛总统”。  相似文献   

20.
一、双线式的发展与欧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瑞士宗教改革极为独特,事实上它是沿着两条发展路线展开的[。1](P227)它拥有两个世界一流的宗教改革家:茨温利和加尔文。出现了影响巨大的两个宗教改革中心:苏黎世和日内瓦。前者是瑞士德语区的中心,改革特征与德意志的改革相似;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