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如打架、骂人、撒谎、毁物、偷窃、逃学等等,家长因此感到十分烦恼。家庭教育的实践表明,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儿童,需要尽早从以下几方面去加强教育和引导。 1.坚持正面教育许多父母对有不良行为的孩子采取非打即骂等手段,往往毫无结果,甚至越打越糟  相似文献   

2.
在笔者所带的班级里,有这样的一个小朋友,叫胜胜.他是全园闻名的"皮大王",上课除了不停地做小动作,还招惹小朋友;在游戏活动中,更是横冲直撞、蛮横无理、毫无约束.在幼儿园里,抢玩具、搞破坏、说谎、讲粗话、打架成为了他每日的"必修课";同时,在遭受挫折时,还会踢人、扔东西,等等.在教育他的时候,笔者曾经很苦恼.经过了两年的思考和探索,笔者终于有所领悟,有所发现,并摸索出一些办法,这就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给予"爱心",细致教育;家园配合,巩固效果.  相似文献   

3.
杨老师: 您好!我儿子肖腾刚读小学一年级,长得比同班的同学都高些、壮实些.他有一个特别不好的行为,就是欺负班里弱小的同学.开学没多久,我就因此被班主任叫到学校几次.最初两次,我还能耐着性子和孩子讲讲道理,但没过多久,肖腾又重犯了.我再也忍不住了,动手打了孩子.打骂的惩罚手段让肖腾又消停了一段时间,可过了几天,肖腾又开始欺负同学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肖腾这孩子了,请老师帮忙指点指点.  相似文献   

4.
邱艳 《成才之路》2012,(5):22-22
正我们常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良好行为习惯是要从小培养的。我们知道,教育乃是培养人的活动,究竟应该怎样培养,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往简单方  相似文献   

5.
纠正宝宝坏习惯的方法很多,粗暴的制止不但可能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激发宝宝的好奇心,越禁忌越好奇.最后家长的管制宣告失败。这个规律不但在婴儿时期适用,在孩子之后的成长期甚至青春期也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惩罚是一种与奖励相背的教育措施,它不等于体罚。现在许多书刊中都谈到教育幼儿要耐心细致,要讲道理,切忌采取命令或惩罚手段。其实并不尽然。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就说过:“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处的地方,教师就应当使用惩罚。”我在做小班的保教工作时,针对刚入园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等现象,又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适当运用惩罚这种教育方式,以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小卫在家里是独占好吃的、好玩的,刚进园时,他像在家里一样,总认为“凡是我喜欢的都应该是我的”,因此不是动手抢玩具,就是大哭大闹,而  相似文献   

7.
王利绢 《中学文科》2005,(8):103-103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变化剧烈的时期,也是他们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社会影响与学校、家庭教育的不协调,加上学生个体化的主观差异,有的中学生行为习惯存在不良倾向,而纠正它们是每一位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实践中,我的做法是: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纠正。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小学生不仅应该储备知识,更应该从小就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这样才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身心健康。主要以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他们日常经常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了分析,探讨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纠正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研究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5岁的小琪一出生就是母乳喂养,14个月时断乳,同时学会走路。当时的小琪非常好奇,一边学着走路,一边东张西望,偶尔拾起路边的土块或纸屑往嘴里塞。父母一看见就厉声喝斥,结果父母越是粗暴禁  相似文献   

10.
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较多、较复杂,纠正起来很困难.纠正弱智儿童不良行为需要科学的方法,要注意把握时机,要了解弱智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充分考虑弱智儿童个性差异、精神状态等因素.不良行为的纠正难度大时间长,要求教育者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  相似文献   

11.
<正>中班学期临近期末的时候,乐乐的奶奶找到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乐乐的爸妈离婚了,监护权判给了爸爸,但爸爸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孩子在家总是哭着要找妈妈。乐乐的爸妈离婚前,经常打骂和争吵,使家庭气氛十分压抑,孩子都看在眼里,到现在还走不出阴影,希望我能多开导开导他。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选择高校大学生行为中带有普遍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原理,结合大学生不良的外在行为表现,剖析其形成的心理及社会原因,试图探索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有效对策,以期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  相似文献   

13.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存在与纠正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通过对长治大专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针对大专院校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行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心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一些对于纠正独生子女不良行为有益的方法与技巧,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张春丽 《山东教育》2002,(36):50-51
三岁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养工作的特殊性。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和社会经验的缺乏,其对幼儿园集体生活容易产生种种不适,常常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因此,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意识,建立平等和谐的友伴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应尽的责任。一、幼儿打人行为及处理对策在小托班里,经常有这样的孩子,动不动就打人。通过观察记录幼儿打人行为,并分析其过程得出引起该行为的因素有:(1)班里其他幼儿手中有该幼儿想要的东西。(2)其他幼儿从该幼儿手中拿走东西。(3)教师对该幼儿说不…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决定人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而现在的中学生处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的环境中,社会价值呈多元状态,独生子女家庭比例大,特殊家庭日益增多.许多家庭重养育轻教育,部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而社会上许多不良思想和现象又极容易使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的中学生走入思想与精神的误区,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一、探究成因(一)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1.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据我校对在校学生调查显示:父母每天与孩子交流时间不到15分钟的占26.5%,15~30分钟的占46.9%,30~60分钟的占17.8%,60分钟以上的占8.8%。这样,父母在生活上、学习上很难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和指导,家庭缺乏亲情感。  相似文献   

17.
家园合作纠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幼儿健康的生活行为和习惯对于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主要场所,只有通过家园合作形成正向、积极的教育合力,才能共同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针对影响幼儿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家庭因素,也需要构建有效的家园合作机制,对幼儿进行补偿性的个别化教育,才能纠正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耳聋学生受其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在思想和品行方面存在着某些不良倾向,如未能得到及时纠正,极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要培养耳聋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保证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必须加强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核心的"三结合"教育,帮助耳聋学生摆脱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行为主义者华生曾经有一个经典之谈:"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可以保证: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祖先的种族如何,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这种极端的环境决定论现在受到了很多批评,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理论用于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还是切实可行的.消退即是其中的一种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20.
受成长环境影响,部分聋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私、偏激、猜疑、偷摸等不良行为,成为困扰聋校教师、影响聋生个人成长和校园和谐的问题。本文将从聋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矫正方法上探寻聋生思想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