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捞采油工艺技术在中部一区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部一区块先后有15口探井、评价井试获工业油流或低产油流,有些井试采后产量下降很快,若采用抽油机采油,需建单井站,投资大、采油成本高。引进提捞采油工艺技术后,减少了投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朱军 《内江科技》2006,27(8):125
往复式潜油电泵采油系统具有系统效率高、节能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由于采油方式的变革,与其相配套的井下工具需要进行改进、研制.本文介绍了往复式潜油电泵采油系统和可继续选用的助流举升等技术及工具,提出了泄油锚定器、除蜡装置等井下工具需改进和研新.  相似文献   

3.
袁启添 《内江科技》2013,34(1):52+25
本文针对孤东油田三采油技术深入应用后原油脱水的难题,分析了集输系统老化油对原油脱水性能的影响,并且重点对孤东一号联合站老化油处理工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王远东  赵晶  王世杰 《科技风》2023,(29):58-60
潜油螺杆泵是近年来新出现的采油设备,利用螺杆泵进行石油开采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潜油螺杆泵是较为新型的螺杆泵,它自身具有较为优越的性能。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在我国渤海湾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许多优点,可以有效地改善沼泽地区、水平井、斜井和海上平台的采油技术操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该采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潜油螺杆泵生产系统的组成、运行机理、开发过程和应用前景,并对其进行改进,以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王德民,采油工程专家。河北唐山人。1960年在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毕业。大庆石油管理局原总工程师、原副局长。50多年来,坚持在大庆生产第一线苦心钻研采油工程技术,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家创造发明二等奖3项、省部级发明创造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滑油附件结构和性能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出影响滑油流量的几个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某型滑油附件进行优化设计,增加了滑油流量并减少滑油泄漏,从根本上提高滑油附件的性能,为今后自主研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开发研究,电动潜油单螺杆泵采油工艺应用实施,根据现场使用情况与地面机械驱动单螺杆泵采油工艺进行了对比,着重对单螺杆式减速器及以齿轮传动为特征的减速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单螺杆泵最佳实际排量与油井产能的匹配,明确了工艺配套技术的完善方向,指出电动潜油单螺杆泵采油工艺可作为克服抽油杆、油管偏磨的一项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8.
埕古13块馆陶组油藏埋藏浅,压实作用低,造成油层胶结疏松,出砂严重,原油粘度大,在油流向井筒过程中更加剧了油井的出砂。本文综合考虑该块油井及地面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该块采油工艺技术为: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技术+电加热或空心杆掺水降粘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无油管采油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通过现场使用情况表明,无油管采油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投资 少、作业方便及泵效高等优点,推广应用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投加漂粉精+浓流酸+聚合硫酸铁的物理处理工艺技术及装置,来处理采油工程研究试验,在进行分层注聚、三元复合驱采油、油污工件冲洗等试验过程中,不定期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液废水,处理后废液废水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萨中西区过渡带微生物驱油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英 《今日科苑》2006,(3):I0008-I0009
本文结合过渡带地区油层沉积特征和原油性质,优选出微生物菌种,结合室内实验研究,开展了微生物驱替和吞吐现场试验。通过对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该地区应用的效果评价,证明该微生物菌种可以在过渡带油层中繁殖并运移,在其代谢产物的综合作用下改变了油层渗流特征及原油物性,从而改善过渡带地区开发效果,为更好地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新沟地区泥质白云岩油藏储层特殊,物性致密,但分布范围广,具有较大规模的资源量。直井和水平井压裂改造后,初期均能获得工业油流,但递减快,经济可采储量少,加之需要压裂投产,目前单井投资高,开发成本比常规砂岩油藏高,天然能量开发无效益。本文通过简析油藏特点,从如何增加经济可采储量和降低单井投资等方面探讨效益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原油田目前采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非润湿单分子成膜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非润湿单分子膜剂驱油机理,对单分子膜剂的表面性质、驱油效果以及对岩心的污染性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单分子膜剂不在于降低表面张力,而在于改变固液界面的润湿性,它可以使水湿(接触角<90°)或油湿(接触角>90°)界面变为中间润湿(接触角约90°);加入单分子膜剂可使固体表面的水膜破裂,从而剥离表面的残余油;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单分子膜剂比注入水驱可提高采出程度10%以上,且对岩心的污染极小,或没有污染.室内实验及先导性试验表明,非润湿单分子成膜技术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是一项具有很大潜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石油强化开采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发展石油强化开采技术的战略意义 ,强化采油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有关的重大科学问题 ,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新形势下,石油工业采油设备对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做好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的管理是各石油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依据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变革的要求,提出了优化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管理的措施,以期提高石油工业采油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南堡油田某采油区电泵井总井数30口,其中电缆绝缘值低或者无绝缘的风险井18口,占电泵总井数的60%.为了防止这些高危电泵井躺井影响产量,针对这些高危电泵井加强了精细化管理,结合油井实际的生产状况,及时分析电流、压力、液面、泵工况、清蜡、加药等现场资料,摸索制定出高危潜油电泵井的现场管理方法,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呈现出高的增长态势,石油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日渐上升,迫切需要科技人员切合实际的采用不同的采油方法来提高石油的采收率,增加石油的产出量。为了解决石油供需矛盾,谈及了其他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李兴伟 《内江科技》2007,28(6):89-89
本文对胜利油田现河庄采油废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现河庄采油废水实际处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了生物法处理现河庄采油废水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现河庄采油废水污染严重且这标治理难度极大,采用传统物化处理工艺已不能使其处理达标,但采用生物法处理现河庄采油废水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来看,对采用工艺措施效果进行经济评价是十分重要的,毕竟油井增产投资见效快且成本低,而新油井效益较低.要想使油井增产效益更高,就必须对工艺措施效果进行经济评价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方法,以提高油田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油田增产措施概况、对油田增产经济评价法和采油工艺措施效果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出发,对采油工艺措施效果经济评价方法进行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聚合物采油技术在萨北油田的应用和发展,并对这项技术的经验和认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