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看一道题: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使分子间距离从r1逐渐变为r2(r0<r1<r2),则:在这一过程中,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可能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1.在两个分子间距离由r相似文献   

3.
本文包含3个引理与1个定理。主要结果是:(i)在定理中证明“假若序列{ui}单减地收剑于正数η,而且u(sj+r)-u(x1)〈u(x2+r)-u(x2)〈0,0〈x1〈x2,r〉0,及[u(x+1)/u(x)]〉0;则η必不为整烤”.(ii)在3个引理中给出诸多表达函数u(x),x〉0与其一、二阶导数之关系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4.
何琰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1):45-45
新编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76页关于“分子间作用力跟距离间的关系”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引力和斥力虽然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得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相似文献   

5.
1 万有引力公式F=GMm/R^2中,R表距离(即均匀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例1 如图所示,两球的半径小于r,而球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为m1、m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为: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1.、乙两个物体甲的质量之比是2∶1,内能之比是1∶3,温度之比是4∶5,甲、乙两物体的组成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9∶8.把甲、乙两个物体放进一个绝热容器中,它们之间内能转移的方向是A.传给乙甲B.传给甲乙C.转移不D.判断无法2.两个分子之当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引力等于斥力.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两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分子之间的两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C.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且斥力大于引力D.分子之间的两距离等于2r0时,它们之间既有引…  相似文献   

7.
祁昌才 《甘肃教育》2008,(16):62-62
二项式定理中二项式系数之和的问题 二项式定理:(a+b)^n=Cn^0a^n+Cn^1a^n-1b+Cn^2a^n-2b^2+…+Cn^ra^n-rb^r+…+Cn^nb^n(n∈N*,0〈r〈n).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人教版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复习参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设M(x0,y0)是椭圆x^2/a^2+y^2/b^2=1(n〉6〉0)上一点,r1和r2分别是点M与点F1(-c,0)、F2(c,0)的距离.求证:r1=a+ex0,r2=a-ex0.此题的解答过程便是推导椭圆焦半径的过程.圆锥曲线的焦半径是指圆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许多圆锥曲线的求解问题,往往都牵涉到它,特别是在涉及到焦半径或焦点弦的一些问题时,用焦半径公式解题可以简化运算过程,给解题带来生机.因此,掌握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高中数学人教版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复习参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设M(x0,y0)是椭圆x^2/a^2+y^2/b^2=1(n〉6〉0)上一点,r1和r2分别是点M与点F1(-c,0)、F2(c,0)的距离.求证:r1=a+ex0,r2=a-ex0.此题的解答过程便是推导椭圆焦半径的过程.圆锥曲线的焦半径是指圆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许多圆锥曲线的求解问题,往往都牵涉到它,特别是在涉及到焦半径或焦点弦的一些问题时,用焦半径公式解题可以简化运算过程,给解题带来生机.因此,掌握它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苏志春 《课外阅读》2011,(11):243-243
一、对“分子力”的理解的误区 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实际的分子力应该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提到:当两个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0。且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 已知椭圆x^2+y^2/a^2=1(0〈d〈1)上与“短轴端点A(0,a)距离最大的点恰好是另一个端点A’(0,-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一1α)、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对宫颈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IF-1a、AQP-1的表达,利用CD105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HIF-1α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明显相关(r=-0.674P〈0.05和r=0.897P〈0.001),与临床分期、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AQP-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87.1%,表达水平与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明显相关(r=0.989P〈0.05和r=0.807 P〈0.001),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体积、浸润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609P〈0.05和r=0.845P〈0.001),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AQP-1的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P〉0.05);HIF-1a的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989P〈0.05);AQP-1的表达水平与HIF-1α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r=0.648P〈0.05)。结论:HIF—1α、AQP-1都参与宫颈癌缺氧诱导新生血管过程,并且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其中HIF-1α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编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76页关于"分子间作用力跟距离间的关系"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引力和斥力虽然都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是斥力减小得更快,因而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的一位学生对这段话产生了怀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分子距离r的增大,斥力一定比引力减小得更快吗?本文试对此作一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若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则有:(1)当d〉r时,直线和圆相离;(2)当d=r时,直线和圆相切;(3)当d〈r时,直线和圆相交.在解题中,如果我们适时的利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简捷、巧妙的解决许多问题,有着不平凡的功效.下面举例说明它的若干应用。  相似文献   

15.
1两个问题的矛盾 问题1 有两个相距大于10r0的分子,其中一个分子以一定初动能向另一固定分子趋近,在两分子的距离逐渐减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罗时健 《数学教学》2005,(11):33-34
2003年全国高考数学(理工农医)试题22(ii)(附加题):设数列{bn}是集合{2^r+2^s+2^t|0≤r〈s〈t1且r、s、t∈Z}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成的数列.已知bk=1160.求k.  相似文献   

17.
Said-Ball曲线的细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实数c(0〈c〈1)将广义Said-Ball曲线r(u),0≤u≤1分为两段r[0,c](u)=r[cu]和r[c,1](M)=r(c+(1-c)u),0≤u≤1.利用对偶泛函,给出用显式表示的Said-Ball曲线的细分算法(细分矩阵)。所给出的显示细分矩阵有利于曲线的生成与合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振刚 《成才之路》2012,(18):40-41
在物体的内能教学中,经常涉及到分子势能的变化问题。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到底如何变化?对这个问题,在相关的资料中和任课的教师中存在较大分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所示,甲乙为两个分子,设r0为其平衡距离,当两分子间距离逐渐增大到很大的过程中,分子的势能大小变化可能的是:A.增加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D.  相似文献   

19.
李维汉 《甘肃教育》2007,(12S):44-44
例1:若0〈a〈1,0〈b〈1,求证:√a^2+b^2 +√(1-a)^2+b^2 +√a^2+(1-b)^2 +√(1-a)^2+(1-b)^2≥2√2.  相似文献   

20.
王建伟 《中等数学》2012,(11):12-12
题目设a1,a2,…,an(n≥4)是给定的正实数,a1〈a2〈…〈an,对任意正实数r满足aj-ai/ak-aj=r(1≤i〈j〈k≤n)的三元数组(i,j,k)的个数记为fn(r).证明:fn(r)〈n^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