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人们找工作的重要途径。广大职校生在求职之际,也可以选择网络作为大众化的信息传媒和新型的现代公共求职渠道。网上求职有许多操作技巧需要掌握,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职业院校毕业生网络求职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其卓越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受到了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青睐,但网络求职同时也具有风险性。这种风险性所引发的一系列网络求职问题,危及毕业生人身、财产安全,后果严重。本文归纳了网络求职问题的种类,分析了网络求职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应对措施,提炼了网络求职要点,以期能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成功实施网上求职提供帮助,为本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3.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其卓越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受到了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青睐,但网络求职同时也具有风险性.这种风险性所引发的一系列网络求职问题,危及毕业生人身、财产安全,后果严重.本文归纳了网络求职问题的种类,分析了网络求职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应对措施,提炼了网络求职要点,以期能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成功实施网上求职提供帮助,为本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4.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新闻网2012年3月5日报道.加拿大联邦政府日前决定关闭青年求职中心.此举预估每年能减少650万加元的开销.节余的部分经费将被投入到网络求职中心(www.youth.gc.ca)。加拿大人力资源部部长黛安.芬利表示.近年来.利用青年求职中心寻求工作机会的青年人数已明显下降.使得该求职中心在现今的求职市场中的重要性下降。芬利指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政府反应.希望政府能够将相关的就业信息转移至网络,方便大众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资讯。  相似文献   

5.
求职要讲究技巧,写求职申请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求职方式.它是求职提供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招聘求职越来越火。在中国.地广人多.网络招聘可谓企业和个人最好的红娘.它缩短了招聘求职的时间和空间.更加安全便捷。目前全球第一的互联网招聘网站MONSTER和中华英才网实现全面战略合作。网络招聘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国际接轨.势必给中国的互联网招聘带来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今年,云南大学生求职供需见面会人山人海的场面将成为历史,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求职将成为2009年毕业生求职的最主要渠道。2008年12月15日至2009年1月15日,云南省首届毕业生大型网络招聘服务月活动将由省教育厅举办。届时,云南首家视频人才招聘网站——云南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www.yn111.net)将开始为新一届毕业生求职提供免费服务。  相似文献   

8.
《世界教育信息》2007,(10):F0003-F0003
尊敬的贵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www.myjob.edu.cn,以下简称“就业网”)是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承办的大型公益性网站。其宗旨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与就业,为广大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免费服务。  相似文献   

9.
李玉轩 《知识文库》2023,(19):111-114
<正>目前,信息网络异常发达,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而网络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危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因为自身经验有限,缺乏社会阅历,所以很容易被骗。近年来大学生因为求职导致的上当受骗以及人身安全事件不断增多,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于大学生求职安全问题的关注。对此,本文将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求职安全问题,结合大学生网络求职现状,对大学生出现网络求职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解析,并从辅导员角度研究大学生网络求职安全的教育和引导策略,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求职中的安全风险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求职时用E-mail发送简介具有快捷、方便、时尚、费用低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和求职者的青睐。然而有关调查显示,通过网络求职成功率仅为13%。求职者如何撰写求职E-mail,从而增加成功叩开职业大门的因素呢?这里谈谈撰写求职E-mail时应该避免的“五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网络求职已成为大学毕业生一种重要的求职途径,本研究从个人、网络、学校和专业招聘网站等角度,对网络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网络求职虽然已经被绝大多数求职大学生采用,并且使用频度较高,但使用者的满意度不高,应用层次较低.造成网络求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用人单位、专业招聘网站方面的,也有求职大学生自身的,对此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社会网络求职是一种重要的求职途径。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探究不同工作单位的性质对利用网络求职方式的差异性的影响,研究国有性质单位和非国有性质单位在是否通过单位内招方式求职和是否经过别人介绍推荐求职两方面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质单位由于市场化程度不同对利用求职网络方式是具有差异的,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非国有性质单位中求职者更多地是通过市场渠道求职,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国有性质单位中则更多地是利用网络求职,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利用单位内部网络通过内招方式求职的差异上,而在利用亲友网络介绍推荐求职这种网络利用方式在两种性质的单位中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网络求职模式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求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也随之而来,而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大学生网络求职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一种应对风险的有效策略。网络求职中存在的风险对于大学生具有双重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自身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帮助提升大学生在网络求职中抵御风险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嗨,大懒猫,我又来请教问题了。”小蔡一进门就嚷嚷起来。 “有什么事啊?小蔡,你尽管放马过来吧!” “听说上网可以找工作,是真的吗?我马上就要毕业了,不知道如何通过互联网求职?” “不错哟,小蔡,学会上网后就想让Internet为你服务喽。的确,信息时代网络称雄,网络求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许多像你一样即将毕业的学生很有活力和闯劲,但却缺乏干练和成熟,在求职前不妨到万佳网络(www.wannet.com.cn)看看,针对自己的优势选择职业;还可将自己的信息资料加入该网站信息库,以便用人单位查询、联系…  相似文献   

15.
晓涛 《当代职校生》2005,(11):16-17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就业:一个职校生离开学校时的最大愿望和最基本的成功标志是什么呢——得到一份工作。在求职就业的大市场中,职校生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渠道,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人尽其才,是每个毕业生的梦想。到底用什么方法找工作最可靠?广结关系网络.通过亲朋好友找工作求职成功率的确很高。而通过互联网、招聘广告、招聘会等方法,同样可以得到一些面试机会。求职方式多种多样.不要只限于一种方式,要开阔思路.多与他人交流经验,多尝试几种,机会就大多了。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求职应聘准备行为、心态调整行为、网络利用行为和求职消费行为,并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对改进大学生的求职认知和求职行为,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87):13-14
信息化时代使互联网深入人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招聘平台也数量剧增,网络招聘以其招聘范围广,招聘信息全,招聘方式便捷等优点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便利,然而不良平台发布的虚假招聘信息使一些大学求职者陷入网络招聘的陷阱,求职者权益受损,甚至失去生命。为了预防大学生网络求职被骗,论文探索网络求职陷阱存在的原因,进而总结大学生求职陷阱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个体的求职过程是其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的过程。由于我国社会关系本位的特殊性,个体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用社会关系网络。近年来,个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求职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综合以往学者研究的结果,运用边燕杰教授2009年组织的"城市居民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问卷调查"数据,我们试图分析个体社会关系网络对其求职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个体求职网的把握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黄金圈法则的逻辑思路,并以社会资本理论、弱关系的力量和六度空间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支撑,构建“建立求职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分析人脉求职原因、建立求职网络和拓展有效人脉资源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聚焦通过课堂活动训练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与领悟度,旨在促进大学毕业生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群体合理使用人脉资源、科学提升求职效能。  相似文献   

20.
李怀  李强 《西北师大学报》2008,45(6):100-106
通过对农民工自主求职行为的实地调查,探究他们在不利制度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策略。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往往是农民工求职选择的障碍,但农民工并没有被动地受制于这种不利环境的约束,他们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特征的求职路径——构建与拓展关系网络来获得工作机会。农民工对关系网络的策略性建构与运作促使许多原本不利的因素转变为求职的有利条件,农民工的关系网络也因此在持续的求职实践中被不断地再生产出来。上述问题研究对认识转型中国社会的农民工求职行为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