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目标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 德育实效性不理想的一个原因是不从实际出发,提一些大而空的道德规范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识水平,学生被动肤浅地唯心理解它,其结果是不可能培养出所要求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德育中的误区误区之一:“大道理”说教现象.这是传统德育的一大特色.其要害是不结合学生的“问题”实际,也不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当然也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学生往往把这种教育当作“耳边风”,甚至感到“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学德育改革张晶在中学德育实践中反映出一些问题,书本上有些德育内容学生已不感兴趣,旧的德育模式对学生已不起作用了,学校德育与学生实际脱节,效果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使中学的德育适应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感兴趣,收到更好地社会效果,本文拟从德育现状、德育...  相似文献   

4.
何勇 《教育导刊》2013,(11):71-73
德育,作为“五育”之首,一直是社会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但是,目前德育的实效性却不那么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存在问题。德育目标“高大空”,脱离生活实际,比较理想化:德育内容只关注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对学生道德能力形成过程的关注;德育方法陈旧,重灌输轻体验、重防范轻赏识、重说教轻实践,难以走进学生内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德育发展进程中,教学模式呈现出单一和死板的发展趋势,学生在进行德育学习的时候都是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不密切,导致学生在德育学习的进程中受到课本上教学内容的局限。农村的教学资源有限也决定教学交流数量较少,德育教学没有主科文化课的地位,所以,受到的重视也很少。开展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懂得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技工院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然而,现实中德育课堂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德育活动缺乏互动性、德育评价方式单一等现象,造成德育有效性不足,要根据现状,努力探寻原因,提出有建设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传统德育常常把教育对象抽象化、简单化,因此,在已往的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德育目标整齐化一,脱离学生个体的认识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二是教育者常常凭着良好的愿望进行简单的说教,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三是德育工作常常囿于教室里、会场内,一些班队会注重形式,缺少教育的延伸,缺少对德育效果的考查;四是一些学校内部的常规德育工作是对学生的管、卡、压,把德育目标限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  相似文献   

8.
学校德育工作尽管常抓不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德育过程是教育和受教育的互动过程。德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德育主体的能动性,参与德育的实践活动,使道德认知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外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达到自我教育,知行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传统德育常常把教育对象抽象化、简单化,因此,在已往的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一是德育目标整齐化一,脱离学生个体的认识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二是教育者常常凭着良好的愿望进行简单的说教,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三是德育工作常常囿于教室里、会场内,一些班队会注重形式,缺少教育的延伸,缺少对德育效果的考查;四是一些学校内部的常规德育工作是对学生的管、卡、压,把德育目标限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 长春市安达小学从有益于“人的社会化”考虑,进行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各种观念发生人的碰撞、裂变,在这种情况下、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也受到很大影响。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德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德育又是一门科学,要讲求德育的方式方法、优化德育过程,增强德育的实效。 全面了解学生是增强德育 工作实效的前提 这些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高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德育的内容上,既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又不适应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德育方法上,方法过于简单,陈旧呆板生硬的说教,缺乏吸引力。德育…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学校德育工作低效,出现了教学和德育脱节、学习与行为不一致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在德育这个最需要唤醒主体自觉的领域里,却无视学生的主体自觉,从而导致对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的轻视,导致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品德心理实际的背离,加剧了学生对德育的顽强的疏远性。不研究学生品德的内化规律,不注重发扬学生的内省精神,学生的精神动力系统因此而沉睡,是造成学校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的德育。这就直接导致了小学生德育素质整体不高。德育素质是一个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在发展过程中,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德育"活动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既然以学生为对象,按理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长其善,救其失。这是谁都懂得的道理。问题是我国的德育实践往往并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是由于学生的外在行为及其内在动机以及影响其动机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世界观念,都不是德育据以实施的标准,而德育据以实施的标准,是社会国家基于对学生的诉求而确立的德育价值规范体系与目标。如果说学生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社会(或非社会、反社会)行为及其内在的精神反映学生德性(广义)的实然状态,那么社会国家的德育价值规范体系与目标则是学生德性的应然状态。即他们应当具有的德性。按理,德育便是一个促成学生从德性的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转化的过程。这也是不难懂得的道理。问题在于学校往往以德育目标及由此派生的德育内容为出发点。即以学生德性的应然状态为"出发点"。这样,德育缺乏实效,也就不足为怪了。惟其如此,关于如何沟通学生德性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便成为德育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的关键是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德育回归学生生活实际,充盈学生精神世界,塑造学生完善个性,既体现了德育的最终追求,也是高校德育目标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中职班本德育主题活动,是中职班主任结合班级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学生专业特点开展的德育主题活动。班主任开展基于班级和学生实际的、序列化的主题德育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中职班级内部突出的问题,提升班级凝聚力,增强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46):97-98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的中间阶段,教师应重视做好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发工作,解决当前德育实践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寻找有用的教学载体和教学元素,丰富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德育实践活动时的兴趣性,保证德育实践活动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17.
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非常之强。德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和培养,这种教化和培养不应当是外在的说教和灌输,而应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觉接纳来实现。传统德育的方式多为课内的言语灌输。现代德育改革必须改变这种“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模式,变单纯的“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德育活动作为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应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从中得到亲身的体验,把这种体验内化并升华为自我的道德准则。德育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动的形式要尊重学生的意愿。笔者曾经对高中毕业生作过一次调查:“你认为高中阶…  相似文献   

18.
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 一、影响中职德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因素 1.教育观念滞后.中职德育的教学中,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还是"哲学与人生"等德育课程,都是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作为总体目标.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实际,不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提高教学实效将是镜中花和水中月.  相似文献   

19.
过去的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仍存在较大距离。如何增强德育工作效果,是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注重德育创新,完善德育工作体系,精心构建德育立交桥,深化德育改革,是搞好德育工作和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使课改成功进行和实现德育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必须下大功夫落实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对德育工作模式、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等进行创新。一、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创新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德育工作也不例外。为此,我们提出要让学生当家作主人,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改…  相似文献   

20.
生活化德育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让学生认识道德、体验道德。它始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与时代发展相契合,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