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交流中发展的,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这样。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的传入,无论对我国古代的统治思想还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演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直接影响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别影响了书院制度的形成。 一、佛教的传入及儒、释、道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3.
乐山崖墓佛像问题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难解之谜。通过对乐山崖墓佛像发现和研究情况的回顾分析,佛教传入乐山的线路问题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东汉时佛教已传入乐山地区则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佛教传入龟兹时间问题,久而未决。文章拟通过中外学者已经发表的观点,并利用已有的新旧材料,开拓思路,从文献记载、文物遗存入手,发掘更深的内涵与背景,对佛教传入龟兹的时间问题作一些考析。经过考析,综合各方学者的意见和观点。得出一些新的概括认识。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将藏传佛教划分为前弘期与后弘期。本文分析和论证了藏传佛教所经历的传入、形成、发展、法王制确立四个历史阶段,并兼及其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书院的蓬勃发展与书院制度的确立邓洪波书院自北宋称名天下之后,到南宋即成为中国士人趋之若鹜的文化组织,书院建设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局面,据台湾孙彦民先生六十年代的统计,全国是期共建书院一百四十七所,而丁益吾先生1990年的统计则为三百六十五...  相似文献   

7.
8.
汉代佛教传入西域诸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依据大量史料考证,对汉代佛教在西域地区的传播年代和路线进行了考查,认为佛教是公元前87年经克什米尔传入于阗。在西域,龟兹地区与佛教接触的时间相当早,甚至有可能比于阗地区还早。我国中原地区的佛教最早传自西域,吐鲁番和河西走廊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本土文化在终极关怀方面和形而上的思辨方面都缺少充分的展现。佛教的传入弥补了中国本土文化在这两个方面的稀缺。这正是佛教传入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赵明 《现代语文》2009,(8):67-68
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到了汉语常用语和熟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1.
<正>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从宋初到清末,存在了近一千年之久,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办学形式、教学组织和制度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研究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教育遗产,不能忽视对书院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不断缔构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模式,是我国古代学校的一种。它兴起于中唐,雏型于晚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持续和普及于明、清,流风于当代。至今有1289年的历史,在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书院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书院的本质,从中挖掘出古为今用的精神财富作借鉴。本文拟从档案的角度探讨其中国书院档案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从而促进对现阶段书院档案史料的研究、贮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不断缔构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模式,是我国古代学校的一种。它兴起于中唐,雏型于晚唐五代,鼎盛于宋元,持续和普及于明、清,流风于当代。至今有1289年的历史,在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书院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书院的本质,从中挖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书院管理体制的产生始于唐代,而宋代是书院管理体制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理学与书院相结合使得书院的管理也借鉴官学经验而形成各种制度。在书院管理体系中,可大致划分为山长负责制、堂长负责制、会长负责制、离长负责制、学长负责制、监院负责制等类型,其中山长负责制是历代书院采用最多的一种管理制度。书院管理制度确立之后,随时代的变化而演变,又形成适应讲学、讲会、传播“新学”等各种情形的管理体制。其灵活性、组织分工等方面于今尚有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书院,早在唐代便有了.不过书院在唐代,主要是政府修书之所在。被后世称为学校式的书院,虽也发端于唐,但较成熟的则始于五代而成于宋。故到北宋初,作为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言,已有著名一时的四大书院或六大书院出现了。唐代的书院,其制度异于宋、元、明、清诸代,实  相似文献   

16.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从唐宋五代直至清末,前后历经一千多年;举国上下,大小书院遍布各地;学生之多,讲学之盛,超过了当时的官学。1929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曾全面总结了书院的经验,得出了这种私人创立的教学形式远胜于官学的结论。它说明:书院,不愧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书院的教学形式、教育组织、管理制度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多方面有其显著的特色。在办学形式上,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把教学、科研巧妙地结  相似文献   

17.
史书中记载秦始皇铸金人十二,此条史料原本不足为奇,但结合《史记.正义》就有许多疑问,如果联系同时期的阿育王弘扬圣法(佛法),这些问题似乎就可以解决,据此可得出,在秦朝初年,佛教至少传入并影响到了我国西部的临洮附近地区。  相似文献   

18.
公元7世纪上半叶松赞干布时期,印度佛教正式传人吐蕃境内,开启了佛教在藏区的传播、发展、演变历程。印度佛教之在所以此时正式公开传人,一方面是其长期向吐蕃渗透传播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藏文的创制、佛经的翻译、尼婆罗和亲以及巩固王权之需等多元因素的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19.
从唐五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的书院制度,在我国教育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它依附于官学的地位、经济基础的脆弱性,科举以及政治的影响,使它最终未能在教育史上占据主流地位,直至最终消亡.书院的盛衰兴亡,给我们的经验教训都是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异域文化的佛教在中国经历了漫长而广泛的传播,这种传播是在中国文化的本体论形态的观照下,在既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被吸收和改造,并通过实现教化的功利目的与儒道互补,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共同形塑着中国人的整体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