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2.了解新…  相似文献   

2.
李裕民 《广东教育》2005,(11):49-49
1.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背”着新课程的同时还“抱”着旧课程。实行了20多年的高考制度已经造就出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教师们已经太习惯按应试教育的思维指导教学了。如果高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不改,如果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尺度不改,如果选修课的最终评价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配套,高中课改就有可能变味;如果改革不彻底、不全面,就会有人认为谁改谁吃亏,就会有人对课改观望,最终导致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现在部分教师实施课改不力,其实就是担心课改会逐渐变成说与做两张皮。  相似文献   

3.
说到课改,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都认为势在必行。因为靠一张试卷定终身的高考,从形式上看固然比较公平,但在衡量学生真实水平上,在构建学生均衡的知识结构上的确弊端多多。但老师们认为课改有几大难点:  相似文献   

4.
观念课改与高考不应是一对矛与盾高中课程改革之所以遇到更多困难,高考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尽管此前曾有消息称,教育部成立了高校招生改革小组,在2004年高中课改实验开始前推出新的改革方案,让高中课改的实验者放下“包袱”。但是,直至今日,新的高考方案仍未浮出水面。说到课改,所有接受采访的老师都认为势在必行。因为靠一张试卷定终身的高考,从形式上看固然比较公平,但在衡量学生真实水平上,在构建学生均衡的知识结构上的确弊端很多。而且,社会上常把应试教育的罪责归咎为教师。一位老师谈到了苦衷:“我们老师很愿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相似文献   

5.
一、不敢改的现状:呼唤评价机制的变革 课改中,老师问的最多、最为关心、最敏感的是评价问题,说白了是考试问题。之所以“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其原因就是怕考砸了。学校要竞争,就要出人才。而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就是高考中考试卷上的高分。高考、中考无疑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它指向哪,学生、教师、学校就会声势浩大的朝哪里追。教师急功近利,不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否,能在短时期内有效的方法就用它。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开始实验。一年多来,新课程实验为全省高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问题和挑战也陆续浮出水面:课改后的高考怎么考,一卷定终身的方式怎么改;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必修课的课时分配存在的矛盾如何处理;选修课尤其是选修Ⅱ怎么开设,以什么形式开设才合理;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学生成长记录袋与发展性评价如何操作,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高中学校,并促成了目前一方面热热闹闹,另一方面又涛声依旧的课改局面。甚至有人断言:  相似文献   

7.
坚持课改不动摇,不急于文理分班,不在时间上比拼,不盲目追难。刚刚举行的南京市高中教学工作会议确定南京高中将坚持素质教育、坚持课改,不盲目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会议认为,高一年级课改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高一第二学期不能仓促分班,从目前全国其他高中课改实验区已经出台的高考方案看,课改背景下的高考很重视学业考试,过早分班不利于为学生的今后学业考试夯实基础。另外,江苏省高考方案尚未出台,如果出现二次分班对稳定教学将有较大影响。摘自《现代快报》南京高中高一不分班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教育工作者们都在理性地分析、反思、改进,然而不少人却认为课改就是改课,改课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由此推理,形成一个等式;课改=分数。如果是这样的话,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教育工作者们都在理性地分析、反思、改进,然而不少人却认为课改就是改课,改课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由此推理,形成一个等式:课改=分数.如果是这样的话,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时下,困扰大多数老师的恐怕一方面是如何面对课改这一势不可挡的潮流,另一方面如何教会家庭条件优越但上进心差、学习被动底子差的这一特殊群体.对待课改,有的老师认为千改万改最后还是拿分数说话,课改又不是灵丹妙药,万一改不好考砸了就全完了.还不如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稳扎稳打.有的老师认为课改太麻烦,变化太多,但又不能不跟形势,因而出现了有人听课我就改,没人听课那就对不起,穿新鞋走老路.上课涛声依旧.他们自始至终主宰着课堂,指挥着学生,卖力地讲解.自己做起了课堂的主人.课下怕学生没有掌握多多布置作业,以此提高分数.有的老师勤勤恳恳搞课改,也按照几个环节一步一步实施.但到头来效果不大,对课改产生怀疑从而放弃.  相似文献   

11.
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教育工作者们都在理性地分析、反思、改进,然而不少人却认为课改就是改课,改课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由此推理,形成一个等式:课改=分数。如果是这样的话,课程改革与应试教育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那么,课程改革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课改的实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这次高中课改中取得有效的教学方式,将是各个学校共同探讨的问题。体育作为课改的一门课程,如何让学生在课改中发挥自主的能力,则是体育老师研究的方向。高中课改的实施是我国教育战线上的一次深刻变革,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材及新的评价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更加的严格。这就需要我们体育老师更快的深入到课改中去,并提高自身的  相似文献   

13.
<正>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受叶老这一思想的启发,从上学期开始,我在作文教学中便尝试着探索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新路子,即每次的习作都由老师指导学生互评互改。本文就指导学生互评互改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习作互评互改的要求1.明确习作评改的重要性学生未接触过互评互改的作文批改方式,如果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之友》2006,(4):60-6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认为“统一高考,统一分数线”不可能做到。要统一高考,就要统一改卷,各个省自己改,人为因素很多。但要把试卷运到北京,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改卷时间会很长。另外,如果全国统一分数线,那西藏、新疆等地的考生怎样上大学?现在采取给高校、给各个省分配名额的办法,实质上已经实现了教育的区域公平。一个省名额定了后,高分考生上好学校,分数少的就上差一点的学校。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产生反感,他就会厌学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对该学科失去信心,严重的可能会放弃该学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总体成绩,甚至造成终身遗憾,如果学生热爱这位老师,他们就会克服厌学情绪,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会进步,而语文教学在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部分学生感到学语文困难,对自己学好语文的能力缺乏信心,有恐惧感。至此,我想呼唤同仁们一定要想法让学生"爱上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你"呢?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下点功夫,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以开拓者的勇气和研究者的执着,在教学中努力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以教定学,即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学习。二是以本为本,教材怎么写,我们就怎么教,老师缺乏对教材的开发和拓展。三是教法单一,大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以讲解式为主,要么就是老师问学生答,以问答式为主,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索然无味。四是不重视  相似文献   

17.
黄瑞 《今日教育》2012,(Z1):37-40
十多年过去了,改革评价的呼声越发高涨——高考不改,课改难行。"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是十多年前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评价改革目标。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改革现行评价制度的呼声越发高涨——高考不改,课改难行。究其原因,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口教授撰文指出:50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学业  相似文献   

18.
张裕龙 《中国教师》2013,(Z1):119-119
又是一年春来到,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但开学几天,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孩子们学习不是太积极,所以我就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学生积极性有好的转变。针对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差的现象,我认为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还要多注意以下几点。一、课堂上,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完新课我没处理化学助学,上课时我问了几个学生需要讲吗?学生反应不太积极,找几个题目让学生做,但又有不少学生不太会。不会也不问,我如果讲新课,这个题目就会被作为难题搁置了。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出问题,不积极主动地问老师,也不问同学。所以我又讲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展起来,新课程改革无疑要求教师变革教学方式,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改到底要我们改变什么?笔者认为新课改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改问题”,在“改”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谁最需要新课改,新课改到底为了谁?现在,我仅就目前课改中所出现一些问题,谈谈几点浅显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改平 《新疆教育》2012,(23):161-161
“课改”这一举措己屡见不鲜,很多有识之士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应当承认,课程改革的确能给职高语文教学带来一阵春风、一片绿色,但谁又敢否认当今职高毕业的学生大多数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颇低,语言交际能力也难登“大雅之堂”的现实呢?也许,改革者应该反思:在“改”之前,是否搞清楚了最需要课改的是谁,课改到底为了谁?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改来改去,也许还是在原地绕圈子,甚至与课改的真正目标背道而驰。因此,课改,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