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获得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为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把信息技术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在以班级授课为组织形式的教学中,我们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建立在这样的理念之上:现代信息技术是中学生进行学习、开展研究、理解世界的工具;信息技术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以及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得学生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目标。本课题的教学研究实验是以  相似文献   

3.
徐慧 《广东教育》2002,(3):35-35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生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内容分析和理解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信息的利用能力——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进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采用主题教学,并运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  相似文献   

4.
潘刊 《成才之路》2009,(20):88-88
一、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以“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7.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当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换句话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那么,良好的信息素养应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应包括:  相似文献   

9.
王留强 《考试周刊》2011,(10):142-143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那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目前不是中学高考科目,学生并不重视,认为没有多大用处。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路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婷  叶临 《成才之路》2010,(12):19-20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索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式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有的,但是教学效果却一般。究其原因是我们在教学时忽视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刘金良 《考试周刊》2013,(24):123-123
<正>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以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为主线,进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将其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当今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操作的良好习惯,现就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突出的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课程,其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几个方面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合作性的学习,而且有效的合作学习非常关键。从4个方面论述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优化组合;确定任务,明确目标;合理分工,促进合作;评判公平,激发合作。随着课改的深入,大家对课堂教学的关注逐渐从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转向教与学的实效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领者和学习促进者,这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分析、处理的能力,并能够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创造的能力以及信息伦理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