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的大多数教师大都耗费了大量时间在“备课”上,为了从繁重的“备课”负担中解脱出来,广大教师采用了各种方法,简单归纳为一句话:形式上是“抄”,实质上是“不动脑”,目的是“为了应付检查”。这种备课已成为广大教师日常工作的一个主要部分。据我了解,现在教师备课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相似文献   

2.
不管一个教师的教学经验多么丰富,备课多么深思熟虑、精雕细琢,都难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事与愿违,甚至失误和疏漏的情况。如能在上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将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教后的感受、学生的反映等及时整理在教案的课后记中,并认真加以研究,作为日后改进教学的借鉴,就能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所以,记好课后记是教学中的再备课,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写好课后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曹鹏 《宁夏教育》2000,(1):51-51
“双轨道”备课是从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这一角度去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操作,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它最大的特点是一改以往教案只备教师的“单系”活动过程,为兼备师生的“双系”活动过程。教案中既备教师的活动,又备学生的活动,既备教师的教法,又备学生的学法,从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就体现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最近参加一次关于语文教学的讨论,谈到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有老师说,教师的备课,有"有形"的,还有"无形"的。话题是由我去年的一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口若悬河,提问不断,而学生却无动于衷,一脸茫然.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冷场".教师自以为趣味正浓的教学在学生心灵却荡不起"涟漪".这是怎么回事?笔者以为问题出在课前的备课上.我前后两次执教《自动人行道》,第一次也经历过课堂“冷场”,第二次上课前对备课设计作了改进,教学产生了好的效果课堂“冷场”与改进带给我两点启示,加深了我对备课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6.
赖小宜 《教师》2011,(23):73-73
在教学中常常看到,教师的一个指点,让学生们点头称是;一句话,使学生发出会心的微笑;一个动作,使学生豁然开朗。还可以看到学生始终目不转睛地盯住教师,聚精会神,倾耳细听。这不能不说是讲究教学艺术的结果。所以有人说:“听好的教师讲课,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有的教师,备课认真、教案详细,但方法呆板、语言干瘪,照本宣科,淡而无味,把课堂搞得死气沉沉,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7.
袁建 《师道》2003,(3):36-37
在备好的教案“余粮”将尽时,我想起我的“亲密伙伴”———教参,却发现那本封面泛黄、边角起皱的教参莫名地“失踪”了。我像一下子没了依靠,备课、上课、评讲试卷全赖它呢!我把抽屉里的东西胡乱翻倒在地乱找一气后却还没见着它的踪迹,未免有些沮丧,坐在那儿发愣,那躺在桌上的教材陡然成为“陌路人”,我和它的距离倏地被拉大许多。向同学科的老师借吧?他们和教参的关系也那么亲近,我又何必横刀夺爱?心里忽有些不甘———没了教参我会寸步难行?我不信。主意打定后,我开始备课。手头就一本教材,动起笔来方觉行笔艰涩,大脑中空…  相似文献   

8.
时下。不少学校的推广教师备课“学案”制,所谓学案。简言之,就是教师从指导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的一份师生共同拥有的“课堂学习节目表”,它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说,学案的使用,对于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由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反映出了教师课堂教学由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意识的转变。这种方式完全可以值得借鉴和采用。但是,目前对于“学案”教学出现了几种不良现象,一种现象是将学案简单化,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提纲和作练习的工具。二是一个备课组的不同教师用的是统一的“学案”。三是“学案”完全代替了教案,有许多教师在备课时不再写教案,而以针对学生制定的“学案”作“教案”使用。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学校的教师同时表现为以上三种现象:学案简单化、备课组统一、学案代替了教案。笔认为:学案取代教案的做法十分不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白文本补白的意义。我喜欢把这一活动当成是演员幕后的再现,它什么时候进行,进行到什么程度,都应以努力服务文本为主旨。一、忌枯燥乏味集体备课《她是我的朋友》时,有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  相似文献   

10.
11.
在我们的备课过程中,一些青年教师看到有经验的教师在写学科计划,在写单元计划、课时计划,便学着拿过教材和教学大纲,也照写起来.可是拿着这样写出的教案一节课上下来,教学效果却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王俊 《河北教育》2002,(5):30-30
古代小说中常用“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来形容美人身材之均匀称势。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美人如何美,却让读者从另一个侧面领会到美人美的程度。同样,要论及课堂提问艺术有关标准,如果要正面展示课堂提问艺术如何精湛美妙,可能费了很多文字也难以深中肯綮,但如果借用“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来概括则可能让人一下子意会到其中的妙处。也许有人会问:课堂提问也有肥瘦之分吗?何谓提问的“肥”,何谓提问的“瘦”呢?的确,作为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提问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的。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问法,有些…  相似文献   

13.
当你怀揣自己的教学设计信心十足地走进课堂,却被突然而至的情况打乱教学,你该怎么办?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巧用教学机智,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突发意外,让它成为课堂中闪烁的亮点,演绎出别样的"精彩"。一、歌曲渲染,心旷神怡。【案例一】这是我在学校上的一节英语研  相似文献   

14.
15.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认知与探究的过程,而探究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这便决定了教学过程应该是充满变数的。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在课堂上所看到的大都是教师不折不扣地实施着教案。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前进。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不顾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情况,一味照搬网络资源及参考资料上的教学思路,模仿套用他人的教学设计,"克隆"出一节节雷同的课堂。而有价值的教育必然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创新和富有个性的借鉴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价值。那么,是什么衍生了"克隆课堂"?  相似文献   

17.
18.
精彩的课堂教学不仅与教师的用心设计、精妙的语言密切相关,同时也少不了教师的精彩开讲、巧妙引入、适时引导、科学延伸。正因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能在"巧"字下功夫,课堂的精彩也就"如约而至",可谓是音乐课堂因"巧"而精彩。  相似文献   

19.
许丽 《内蒙古教育》2003,(12):25-25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相似文献   

20.
错误是一种正常的教学现象,也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培根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这就是说,只要是客观存在的都具有其存在的理由,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是很正常的。老师在处理这些错误时,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千万不能简单、粗暴或不屑一顾,要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