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孤独之旅》节选自北大曹文轩教授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这部作品曾经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也获得了好多大奖。应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关于少年成长的小说。怎样阅读小说呢?下面我们就结合《孤独之旅》这一课的学习,分三点来讲:  相似文献   

2.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中主人公杜小康在经受了少年成长的痛苦与煎熬后,体会到了成长后的幸福,那是一种能将成长中的伤口解读为一朵美丽的花的勇气与豁达,是承受了人生第一次磨难后的成长的觉悟和孤独的苏醒。从此,责任担在肩上,生命变得坚韧,人生渐趋丰饶。  相似文献   

3.
郭敏 《语文天地》2011,(1):22-23
曹文轩《草房子》的一小段文字《孤独之旅》被选人了初中语文课本,这是一段小学生杜小康走向成长的文字。大红门里的杜小康,因家道一落千丈而失学,其痛苦中的沉沦与奋争,撼人心魄。他跟父亲放鸭的那些日子,寂寞、孤独煎熬着他,也在摧生着他。暴风雨里,他像高尔基笔下那只搏击风浪的海燕,在莽莽苍苍的芦苇荡里狂奔着,追赶失散的鸭群。  相似文献   

4.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作为学者的曹文轩一直关注孩子们的读书、生活、成长。他的小说以其精美深厚,充满诗意的人文关怀表达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思索,表达了对少年成长的关注。在《孤独之旅》里,作者以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本文的主人公杜小康在小说中原来是班长,学习一直在班里数一数二,家境优越却不骄纵,还大度“乐善好施”,关键时刻有胆识,深得同学的拥护甚至崇拜爱戴。家庭遭遇变故而失学之后,他对念书一事念念不忘,甚至去学校偷同学的书回来读,只是最后迫于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让他继续上学才与父亲去了芦荡养鸭。  相似文献   

6.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是篇幅较长的自读课。课文展示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坚强的成长历程。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曹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系教授、中国现当代学博士生导师。有学作品集、长篇小说《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白栅栏》《甜橙树》《追随永恒》《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15部。主要学术作有《第二世界——对学艺术的哲学解释》《小说门》《中国八十年代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学现象研究》《曹轩学论集》等。主编作品有《二十世纪末中国学作品选》《五十年中国小说选》《现代名篇导读》《外国学名作导读本》《外国儿童学名作导读本》等。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字。曾获国家图书奖、宋庆龄学奖金奖、冰心学奖等。  相似文献   

8.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描写了主人公杜小康因家境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展示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9.
刚刚读罢小说《草房子》,被曹文轩的凝练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所折服,更被他生动鲜活的人物所感动。  相似文献   

10.
作家曹文轩曾对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有如下一段精辟的论述:“我是用童年视角来处理的,在处理的时候,部分的东西被过滤了,比如说人性最丑陋的东西被过滤了,因为我有一个固定的美学上的思想,这就是我到处都在说到的,美的力量有时候大于思想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项高阶思维,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能力,没有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语文教学应把训练批判性思维作为一条隐性线索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依据学情抓住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特点,以文本学习作为显性载体,引导学生“阅读—质疑—辨析—自律”,让学生由外在的听说读写活动催化内在的思维生长。  相似文献   

12.
师:大家在预习时提出了很多的疑问,是不是从小说中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 生:我读了好几遍,总有一种错觉,好像越读越觉得本文不像小说,似乎更像诗歌。  相似文献   

13.
初读《草房子》这本书时,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无趣,一点也不好看,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地发觉,我的想法是错的。其实,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是那么生动,那么精彩,他写得那么淋漓尽致,把乡下孩子的坚强、活泼、可爱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教师备课,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语文教材,具体的篇目。面对一篇课文,先要立足课标和语文教学之本,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教什么),既要关注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也要关注其表达形式,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传达内容的。而确定合宜教学内容的前提,则是语文教师对教材、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如,阅读小说《孤独之旅》,就要掌握这篇小说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5.
《根鸟》是曹文轩继《草房子》、《红瓦》之后又推出的一部力作。《根乌》是一部阐释梦境的寓言诗似的长篇小说,作者构建的梦境包括了三部曲:一、梦因;二、梦境的追逐;三、梦境的隐遁。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体验与训练,重视思辨精神的培养;要取拙补巧,不仅要研究教学设计的巧,更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和积累;要舍去浮躁的心态,关注学生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孤独之旅》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运用叙事学分析《孤独之旅》的叙事特点,从心理批评视角解析少年“成长”主题的内涵,进而从教材视角分析课文的育人价值。通过三个层次的递进分析,发现《孤独之旅》再现了少年成长的真实困境,刻画了少年重建自我的心理发展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需关注这一价值,引导初中生自我审视并应对成长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师健 《现代语文》2009,(7):133-134
《百年孤独》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建构了一个新奇而又完整的艺术世界。它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了整含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心态,以此观照拉丁美洲生存发展的历史及其人们的灵魂世界。要求公众思考造成他们百年孤独的原因,寻找摆脱命运播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魏志鹏 《广西教育》2014,(46):56-57
以反映青少年成长的小说《孤独之旅》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方面阐述教学设计过程,并结合学生自身生活体验,渲染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悟人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文章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浩浩的天空,繁星一如十五的街灯亮得如痴如醉,哪一盏是你曾穿梭于漆黑石路的伴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