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词性隐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词性隐喻具有类推性的特征,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量词性隐喻,并具有类推性。因此在语言表达中,英汉语同样也存在相似的量词性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2.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强调意义不是来自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对应,而是来源于人类的身体体验、社会经验和主客主的多重互动认知理解。空间隐喻是人类最重要、普遍的体验。人类有意识、有把握地借助空间隐喻来构建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空间隐喻的产生是有理据的。  相似文献   

3.
作为隐喻研究的哲学视角——体验哲学认为只有通过经验基础隐喻才能被人理解。隐喻具有体验性特征。由于隐喻是与不同民族的体验密切相关的。这就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其可译性就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4.
从身体隐喻看语言中的"体验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具有体验性,强调意义不是来自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对应,而是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隐喻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活动。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身体隐喻的体验和认知理据,可以发现语言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和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理解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隐喻在语言表达中无处不在。从体验哲学角度来看,只有通过经验基础,隐喻才能被人理解。由于隐喻概念体系来源于人们的经验,反映了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因此隐喻的翻译具有相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隐喻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英汉量词中隐喻现象,运用对比手法分析两者的相似点和差异处。研究表明:英汉语中量词的使用表达了使用者对名词的认知过程,名量之间的隐喻性搭配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名词所代表的范畴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英汉语中的量词隐喻作为两种语言现象,既有相似的表意和语用功能,也存在具体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孙毅  王薇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4):133-137
认知语义学者莱考夫与约翰逊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构建起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这标志着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进入到崭新的认知科学领域。学界已普遍意识到隐喻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手段,更是一种独具魅力、以一事物描写另一相关事物的思维方式。有必要在搜集和归纳大量表示颜色概念的隐喻表述的基础上,验证隐喻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存在共性与个性,探索颜色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认知模式和优势分布特点,进而挖掘其内在的体验哲学根基及深层的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CCL和BNC语料库,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对英汉语中喜悦、愤怒、悲伤和恐惧四种核心情感隐喻进行了认知对比。研究表明,英汉语对抽象情感概念的认知主要是以人们对其身体体验为基础的,即情感隐喻源于人类的具身体验。同时,文章借助具身认知和体验哲学观对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进行了认知阐释。  相似文献   

9.
隐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讨论的焦点。体验哲学是后现代哲学的最新发展,它强调身体经验对语言表达的基础作用,认为隐喻与人类思维、认知、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体验哲学视域中英汉词汇隐喻现象及其理据的异同,探讨了它对英汉语言交际的影响。英汉语言学习者应多接触目标语的民族文化,以增强对目标语词汇隐喻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CCL和BNC语料库,以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对英汉语中喜悦、愤怒、悲伤和恐惧四种核心情感隐喻进行了认知对比。研究表明,英汉语对抽象情感概念的认知主要是以人们对其身体体验为基础的,即情感隐喻源于人类的具身体验。同时,文章借助具身认知和体验哲学观对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进行了认知阐释。  相似文献   

11.
汉语量词中有一类借用名词的临时量词短语,从句法结构看,结构方式简洁;从量词的特点看,把普通的名词用做量词,造成陌生化的审美效果.这类量词短语实际上是隐喻机制在起作用,隐喻的基础是量词和名词所指称事物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体验哲学是一种全新的非客观主义哲学思潮,它强调身体经验在认知加工和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体验哲学为视角来研究英汉"吃"族词汇中的隐喻现象,比较并分析了英汉"吃"族词汇隐喻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因此认知语言学是以人类的身体经验为出发点来研究范畴、概念、心智、认知和语言。"眼睛"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词语,在其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隐喻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共享"眼睛"的大部分隐喻投射,分别被映射到具体事物、抽象概念和心理状态三个领域;从体验哲学的视角可以阐释英语和汉语中"眼睛"概念隐喻存在共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英语量词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语的数词和量词关系很紧密 ,常常在一起连用。所以通常放在一起称为数量词。数量词表示事物的数与量 ,因此它与名词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 :一碗水 ;三头牛 ;五棵树 ;七尺布等等。英语也有和汉语量词相似的名词 ,是名词的一个分支。有许多英语语法书中不涉及名词化的量词 ,所以在此想就此内容谈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5.
语言既有任意性的一面,也有理据性的一面。隐喻理论是解释语言词汇层面的理据性、系统性的最重要理论之一。本文运用莱考夫的隐喻理论,主要以cool为语料分析探讨词汇的隐喻化现象和过程,研究发现:(1)词汇层面普遍存在着隐喻化现象;(2)对于相当多的词汇而言,其语义的产生是通过隐喻思维认知方式构建起来的;(3)当词汇语义以隐喻认知方式延伸时,词汇的本义和它的延伸义之间的主要关系特征是“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体验哲学认为人的身体经验是形成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的基础,人们通过身体体验获得了认知事物并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从而形成了意象图式。以体验哲学为基础,根据意象图式理论,结合英汉语料,对英汉“眼”的隐喻投射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眼为物体;(2)眼为容器;(3)眼为空间。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语言自身特点及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眼的隐喻化方面存在着喻体和意义对应、部分对应和空缺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照莱考夫等学者对隐喻范畴的界定,分析英汉成语和谚语中习语性隐喻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的成因,重点讨论了英语隐喻所体现的西方文化;同时指出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隐喻通常会带来理解和运用障碍.学习者只有不断汲取目标语文化知识,才能逐步提高识别、运用隐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吴娱 《考试周刊》2014,(33):11-12
《挪威的森林》在日本国内和全世界的影响深远,这与其平易朴实的文字中蕴含的隐喻意义有密切联系,运用体验哲学指导下的概念隐喻作为理论基础,从《挪威的森林》中的生死观、音乐、女性、故乡、深井等概念中可以探求出其背后的深刻隐喻含义,从而了解该作品的文学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文化,作为客观现实的存在,使人类获得了有价值的依存环境,而文化哲学正是人类寻求存在价值过程中的理论诉求,文化形态构筑了意识形态的人文精神底蕴。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被提高到认知意识的领域,隐喻在人类与文化世界之间构建起一座桥梁。文章探究文化哲学视角下对世界的认知是如何以隐喻的思维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虽然我们在使用词汇非物理义项时意识不到概念隐喻理论和体验哲学观在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体验哲学的心智体验性及认知无意识性表明:人类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日常体验形成意象图示,帮助建立词汇字面意义与隐喻意义之间的联系。感官动词的语义和用法反映了人类的感觉运动系统对客观世界的直接体验,对其多义性深入分析后发现体验哲学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概念隐喻理论能有效地阐释感官动词的语义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