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位青年教师问我,如何让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我几乎不加思考地告诉他:让思考和实践同行,在教科研中提升教育智慧。这也是我听了魏书生、李镇西等名家报告后的感想。  相似文献   

2.
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更多时候,我们喜欢到于漪、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身上去寻找答案,于是便生发了众多“一”的答词,如一颗爱心、一双慧眼、一笔好字、一手关文、一口利齿等等。  相似文献   

3.
钟杰 《师道》2012,(9):4-5
在很多人看来.我成功了,出名了——不仅出版了4本教育专著.并且受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邀请,与魏书生、李镇西、万玮、张万祥、郑学志等全国著名班主任同台讲学。工作之余,我撰写教育故事200多万字,发表教育论文近百篇.在网上也拥有了不少支持者。  相似文献   

4.
李迪 《班主任》2010,(9):12-12
禅宗有“渐悟”和“顿悟”之说。所谓“渐悟”和“顿悟”,可理解为两种不同的认识事物的方法。主张日积月累、由浅而深的常规之道是“渐悟”。我们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的书籍,研究他们的教育理念并身体力行,当属循“渐悟”之道。  相似文献   

5.
庄华涛 《班主任》2013,(1):42-43
优秀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或教育方法风格迥异,都会打上明显的个人烙印。如果让李镇西像魏书生那样去管理班级,肯定是不行的,反之亦然。因此,与其学某个优秀班主任的具体做法,不如寻找出优秀班主任的共性加以学习,这样可能更有利于自身成长。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教育反思实际上是教者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综合、总结、分析和提炼的过程。时间过得真快,转瞬又做了两年班主任,对这两年班主任工作进行反思,似乎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地方。我渴望做一名成功的班主任,能像李镇西、魏书生等名家  相似文献   

7.
张晓林 《下一代》2014,(5):21-22
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而每一种智能强项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都能导向成功。"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天赋,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而决定他能否成为真正天才的条件是他所受的教育方式是欣赏鼓励,还是批判指责。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写什么?她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们有幸聆听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任小艾和李镇西、魏书生的精彩报告,让我懂得了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做一名新时期的班主任,让我又一次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意义,拓宽了班主任工作的思路,学习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经验。下面是我对“如何做一名称职、合格的班主任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隽语     
<正>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一书,集中展示了我国杰出教师的教育经验、教育智慧和教育成果,具有普遍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京山 《班主任》2005,(12):22-22
一位青年教师问我,如何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我几乎不假思索地说:让思考和实践同行,在教科研中提升教育智慧.这也是我听了李镇西等名家报告后的感想.  相似文献   

11.
<正>许多中外教育大家都对"教育随笔"作过论述,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记了三十几年的教育日记,还是李镇西追随教育先贤而写的教育手记,亦或是魏书生写下的上百本日记本,都用鲜活的教育实践展示了教育大师们在这一领域的卓越成就,甚至可以说,正是"教育随笔"成就了教育大师。"教育随笔"的外延很广,笔者认为,一切有关教育的总结、反思、感悟等等,都可以划归"教育随笔"的范畴。专家们几十年如一日,普通教师就算不能坚持,只要有这样的意识,尽可能地在工作中动笔实践,几十年后,也一定会给社会留下不少的教育财富。  相似文献   

12.
多多像往常一样,坐在校车上,向学校驶去。但今天又跟往常不大一样,因为他常坐的座位上多了一个书包。咦?这是谁的书包?怎么会在这儿?多多提起书包向大家询问道:“谁丢了书包?”没有人回答,他只好抱着书包坐在位子上。“嘀嘀嘀”书包里传来一阵响声,多多很是好奇,于是打开了书包。他瞬间惊呆了,一个东西从书包里跳出来,跟书包长  相似文献   

13.
假如有人给了你一支笔,一支密封的、纯色的水笔,里面有多少墨水你无法看到,很可能刚刚试着写几个字就用干;也可能足以完成一部或几部辉煌之作,流传千古,使世事为之大变.而这一切你在动笔之前无法知晓.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支笔,一支勤劳的笔。我一直踏踏实实地为小主人工作着。这不,她快期末考试了,我也更忙了!  相似文献   

15.
蒋光宇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1,(19):7-I0002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是一个善于选择角色的人,在出席党和国家一些重要会议的时候,常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教师代表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李迪 《河南教育》2010,(4):36-36
李镇西老师说:“一切理论无不源于现实。”  相似文献   

17.
魏书生和李镇西是我国当代中学教育领域两位著名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作为语文教师,他们建立了大语文观念;作为班主任,他们民主治班;作为中学校长,他们科学治教、民主治校;作为教育思想家,他们具有宽阔的人文知识视野、深刻的历史反省意识、高尚的社会理想追求和务实的实践创新精神;作为教育改革家,他们坚持教育观念的人本主义、教育形式的实用主义和教育环境的生态主义,他们的教育改革精神对当前的中学教育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魏书生和李镇西是我国当代中学教育领域两位著名的语文教师,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作为语文教师,他们建立了大语文观念;作为班主任,他们民主治班;作为中学校长,他们科学治教、民主治校;作为教育思想家,他们具有宽阔的人文知识视野、深刻的历史反省意识、高尚的社会理想追求和务实的实践创新精神;作为教育改革家,他们坚持教育观念的人本主义、教育形式的实用主义和教育环境的生态主义,他们的教育改革精神对当前的中学教育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教学似乎没有大事,说到最后就是多读和多写;语文教学似乎没有小事,谁都承认它关乎人的精神成长,有无用之大用。《小大由之——语文教学访谈录》(李节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汇集了钱理群、于永正、陈平原、赵园、魏书生、李镇西等20多位在中国文化、语文教育、儿童教育等方面颇有研究的名家、名师有关语文教学与阅读的访谈。该书作者、商务印书馆编辑李节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发现语文教学的传统和新意,发现那些尚未被意识到的价值,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学中阅读真意的探索。本文是她在编写此书时对语文与阅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唐云增 《班主任》2008,(3):15-16
一、我是怎样走进李镇西教育思想中去的 学习李镇西,就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学习李镇西教育思想,就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就要走进他的教育思想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