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条从西南通向东南亚的陆上交通要道,即西南丝绸之路。近年来,这条古代陆上交通线受到学者的密切关注,对其研究著述者颇多。《华阳国志》大量的记述了我国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形势,而这一地区正是西南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本文就是结合《华阳国志》的记载,对我国西南丝绸之路早期的状况作一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2.
《华阳国志》是宋以前流传至今最古的地方志.从前的目录书,或者把它列为霸史,或者把它列为伪史,也有归入别名或杂史的,但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列入地方志.根据它叙述古代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历史、地理情况来看,作为地方志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华阳国志》是记载西南地区历史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根据方志学理论,作者取名为"华阳"恰恰说明了当时陕南汉中、巴蜀三地处于同一地域,很有可能是一体的,将"华阳"看成是自己的家乡邦族所在。这主要表现在先秦时期地域上的一致性,政治上的附属关系以及经济上的密切往来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汉代复仇之风盛行,最为直接而重要的原因在于主张“大复仇”的春秋学占据了国家政治思想和社会意识的主导地位。《春秋》大复仇学说的最终形成主要得力于公羊学的鼓吹。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形形色色的复仇故事,将自己深刻而独特的大复仇意识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越绝书》、《吴越春秋》及《燕丹子》三书也是著名的大复仇作品。  相似文献   

5.
古蜀人的语言与现在的四川话是完全不同的,与古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族的语言也是不同的.隋唐以前的巴蜀方言词大部分已经消失,只有少数保存下来,其中有的意义上还起了变化.本文试对<华阳国志>中保存的部分中上古蜀语词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第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巫术的资料。先秦到魏晋时期的西南地区先民通过巫术处理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巫术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给当时普通民众和统治者都带来了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华阳国志》中"参毗之礼"的理解颇有争议,或以为参拜毗罗佛的密法仪式,或以为佛教丧葬之礼,或以为"参毗"即辅佐,"礼"为"体"之误字。佛经及大型佛教辞书中并没有"参毗"一词,而"参""毗"二字连用以表示辅佐的用例在古籍中习见,"礼""体"二字混误在文献中亦不乏其例。在对"参毗之礼"的几种解释中,刘琳先生的说法当为确诂。  相似文献   

8.
杨华 《文教资料》2013,(8):14-15
《华阳国志译注》为今人阅读理解西晋地方志《华阳国志》提供了一个比较简易的本子,但书中的注释时有失误,本文选取了其中的十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复仇是美国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白鲸>的一个最为显著和重要的主题.从复仇这一主题出发,探究亚哈船长向白鲸莫比·迪克的复仇和以白鲸为代表的鲸类向亚哈为代表的人类发起的反复仇的不同原因,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依据《华阳国志》的记载,一般认为秦灭蜀国之后张若即担任了蜀守,蜀地的管理体制是守、相并置。但《华阳国志》的记载并不可靠,据此推导出的张若担任蜀守长达40年说也因任期过长而难以成立。无论从地方管理体制长期演变的过程,还是体制本身的运行要求来看,蜀地守、相同置的体制也没有存在的可能。实际上,蜀地管理体制经历了军事管制、国相负责的分封制、郡县制三个前后相继的阶段。张若本人在灭蜀之初的身份很可能是成都令,停止分封蜀侯以后,他因曾在蜀地有突出政绩而被任命为蜀守。  相似文献   

11.
《华阳国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也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笔者对该书的个体量词进行了穷尽性搜集,并分析了它的来源和用法,归纳其语法特点,以期为魏晋南北朝的量词研究提供语料实证。  相似文献   

12.
在《三国演义》中并不引人注目的人物蒋琬其实是一位真正的三国历史名人,其宽广无私的领袖气质、精明稳健的政治家风范和非凡的战略头脑使之成为诸葛亮之后支撑蜀汉大局的众望所归的社稷之器,为蜀汉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巴国、蜀国、郪国,是古四川境内共存的三大古国,郪国人是古射洪人的后裔,但郪国人并非就是郪族,是否就是百濮族群中的一支,古郪国最早就在汉之广汉郡范围,后逐步迁徙,从沈水流域退到瑰水流域,最后仅在郪江边上留下了一些遗存,古郪人信仰自然崇拜,古郪国是东方青龙崇拜的发祥地之一,射洪龙凤峡是古郪人的祭祀神坛。  相似文献   

14.
复仇在中国古代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中国古代法律对复仇的态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由开始的许可到唐之后的禁止,但在对复仇问题的解决中,陷入了深深的“礼”与“法”的冲突中。为了协调“礼”与“法”的矛盾,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复仇>是<野草>的第五篇散文诗,评论者大都依据鲁迅的话:"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去研究主题.文章认为文化批评只是一个方面,或是表层意义,<复仇>是爱情题材,是<野草>这个爱情系列中的重要一环.且一反常态,由描写内心的矛盾爱情心理转为男女主人公对看客的复仇,以"也不拥抱,也不杀戮"的无言、无所为的方式复仇,取得"无血的大戮"的胜利,显示出鲁迅式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自执政以来,多次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各种战略布局、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实施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实干思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需要培育和践行实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史记》复仇原型与作复仇取向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意识的层面,作借用复仇敌事的形式,表达个人的遭际和幻想,在集体无意识的层面,他继承了神话反抗神的原型,但经过了个人意识的改造并加以利用,在“善恶报应”等细节原型中,善于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为意识的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