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弗洛伊德创立第一个科学形态的人格理论以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已走过了百年的历程。百年来,西方人格心理学学派林立,理论如云,当代西方人格心理学理论表面看来,似乎各自独立、互不相干,但实质上它们之闻存在着逻辑发展规律。本文从人格理论的形成和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着手,力求探讨西方人格理论的逻辑发展规律,并对西方人格理论进行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给中西方人带来了人格特征的差异,以自我为主导和以人际自我为主导的两种人格结构类型,正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传统中深层的不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①然而,关于中西方文化融合背景下的人格整合研究,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在考察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格特点差异的同时,必须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趋势给人格整合研究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只有将人格理论与应用研究置于这个背景之下,才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格理论体系,才能为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人格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一、人格整合的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格理论或理想。儒家以“圣人”或“贤人”为理想的人格模型;道家以“真人”为理想的人格模型;墨家以“强者”为理想的人格模型,构成了我国古代理想人格理论的三大线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士大夫审美人格的建构及其艺术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理想人格建构的强调与重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进而发展出儒、道、禅各具特色的的审美人格理论,人的价值与尊严得到了最光辉、最充分的显现。由于中国士大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特殊社会角色与实际处境,他们将审美理想人格的思想、观念投射到、表现为文学艺术的艺术人格的建构,从中实现自我心灵、精神的超越与自由。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哲学中,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极具影响力。他不仅提出了人的理想人格目标及其内在根据,而且还提出了实现人格目标的具体途径,从而建构了中国古代完整的理想人格理论体系。其理论表现出了对人自身的深切关注,对人的意义、价值的深入思考,对人格尊严的高度重视和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探析这一理论无疑会给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特别是当代青年人格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一、孔子人格学说研究的意义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价值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承认和肯定.许多人对孔子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孔子的考证、哲学、政治、教育以及伦理道德的研究,忽视了孔子对人格理论的巨大贡献.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有着独特的人格理论学说,他不但宣传自己的人格学说,而且终身都在为实践自己的人格学说作不懈的努力.什么是人格?这是人格理论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但是,所有的人格理论家都赞同这样的观点,即人格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一贯行为模式加以描述.纵观世界的人格理论研究,可谓说流派、观点层出不穷.当我们注目于中国文化时,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孔子的思想中,有着较为系统、而又深刻的人格学说体系.而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人格思想,都不过是孔子人格思想具体体现或延伸.  相似文献   

7.
对于人格的理解应该基于对其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同时也是基于对人格内在要素不断变化的理解。从对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社会文化派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梳理与回顾,显示出人格理论既是一种外在的建构过程,也是一种不断深化的内在建构过程。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统一的结果,它为我们今天把握人格理论的新建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建构中国化的人格理论模型是探讨中国人人格的基础和目标,一味地借用西方的人格理论无法真正地反映中国人的人格。因为其间存在善巨大的化差异,甚至在人格的基本概念上也存在差异。而在中国传统化中,早已孕育了人格理论的基石,各学派的人性论、理想人格等观点都是建构中国化人格理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可以建构真正反映中国人人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屈于身兮不屈其道——论王禹偁道势兼顾的双重文化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王禹偁的文化人格.认为其文化人格具有双重性,即道势兼顾.在实践行为层面上,通过王禹(?)恋禄行为的分析,指出其道势兼顾的具体表现;在意识形态层面上,通过其政治意识二重性的探讨揭示其道势兼顾的双重文化人格的本质.在文化精神层面上,以其诗作为例,印证王禹(?)道势兼顾的文化人格.认为王禹(?)的文化人格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帝王权势异化共同积淀的合果.其积极从道的一面,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广亚  刘彦军 《天中学刊》2007,22(1):138-140
中西人格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科渊源、人格理论的出发点、主体内涵、成长过程、人格动力、理想人格标准、研究方法、归宿等方面。中西人格心理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中国的人格心理学研究必须立足中国文化,突破西方心理学的框架,采用多取向方法开展创造性研究,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人格心理学方面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幼儿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即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它强调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旨在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有学者甚至指出:"一切教育行为的目标与最高追求,必须为塑造健康的人格这一课题服务."[1]对幼儿期在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已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在注重幼儿内在潜能、主体意识、创新精神、社会能力和个性的新一轮幼儿教育改革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各种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举足轻重,它是"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重要人格理论,大多数现代人格学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一理论影响".[2]它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讨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为人格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的理论依据,蕴含了丰富的幼儿人格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在教师人格建构理论上我们除了向西方学习之外,更要承继历史,批判继承传统理想人格理论,建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想教师人格模式。本文拟从"孔颜之乐"三境界及其对教师人格建构的启示对此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在教师人格建构理论上我们除了向西方学习之外,更要承继历史,批判继承传统理想人格理论,建构富有时代气息的理想教师人格模式。本文拟从“孔颜之乐”三境界及其对教师人格建构的启示对此加以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从华生、斯金纳的极端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温和人格理论,行为主义人格观在自身逻辑发展史上经历了一次转折变化,究其实质是早期行为主义中意识的泯灭、主体性的沦丧到后期行为主义对意识的唤醒、主体性的回归的一次发展历程。这既是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演进历程,又是行为主义本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现有主要人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人类进化的规律和系统论原理,提出一种人格的整体构成模式,模式将人格的各种因素:意识与无意识、意识与行为,生理与心理,本能影响与文化影响,表层人格与深层人格等,有机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在<伪君子篇>中将"伪君子"与"真人"对举,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又借用"真"和"真人"这一语词,表述生活教育之理想和理想人格,这里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真人"人格和儒家的"君子"人格.因此,从道儒二家理想人格入手,是研究陶行知生活教育"真人"观的文化支点和逻辑起点.笔者认为陶行知先行后知,知行合一的哲学观,民主共和国家的政治社会理想.自主、自立、自动的"人中人"思想,都在不同的维度限定了生活教育"真人"人格的本质特征.生活教育之"真人"不是一只筐,不是什么"好人"都可以往里装,它虽有对传统的承继,更有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中,母亲的社会人格都已被固定化和模式化了,母性即意味着"无私奉献"、"忘我牺牲"和"仁慈宽厚",正如爱男人更甚于爱女人自己早已成为男权文化中心对理想女性的人格定位一样,爱子女甚于爱自己也早巳成为父权社会对理想母亲的人格定位.但奥尼尔和曹禺却在他们的悲剧中向世人展示了母性中的另一面,它颠覆了传统文化中关于母性的神话.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五类型人格理论是中国人格理论的核心之一,论文首先考察了其形成的过程和主要发展;其次重点分析、诠释和评价了"圣人人格、君子人格、士者人格、庶人人格和小人人格"五种人格类型的内涵、特征、外在事功以及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对中国人格理论的双核心"五类型人格论"和"五因素人格论"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超稳定心理结构的理论构想,进而推论超稳定心理结构是传统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的深层心理原因,并进行了纲要式论证.  相似文献   

19.
理想人格是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人们行为表现的标杆。从古至今,人们对理想人格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我国古代儒家追求的是"内圣外王"的通达人格,道家追求的是顺遂自然,与道合一的洒脱人格;西方古代柏拉图对理想人格的描述着重点在于理性的实现,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又认为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格才是最理想的人格。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树立起我国的现代理想人格有助于培养文化自信。应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结合我国国情树立起我国现代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20.
闻一多的文化心态、文学观念深受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影响,其诗歌中工业文明与古典审美理想的冲突,以及他在基督教与古典人格理想的整合中,诗歌所呈现的审美特质,无不昭示着其文化观念变迁的思路及其局限:前期的闻一多存在盲目崇拜传统文化,敌视西方文化的“偏差”;后期的闻一多又产生了过分美化西方文化,粗暴对待传统文化的“偏差”。其“偏差”的背后,是一种徘徊在政治立场和学术立场之间的焦虑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