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人教版(2019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内容.作为高考的核心考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常会结合图形进行考查,特别是涉及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建构模型,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能量流动过程,有助于学生模型构建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一、“箭头法”构建能量流动分配模型对于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而言,能量流经该营养级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35):147-148
<正>1.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教法1.1本节内容的地位: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5章第2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从考试的角度看,本节内容常作为考试热点,往往把分析和计算结合在一起。本节内容分为2课时,本教案为第1课时。1.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3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2)学会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罗天来 《广东教育》2010,(12):59-62
【考纲考点】 1.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种类、实例及应用);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63-64
<正>"能量流动"是高中生物学的难点之一,也是高考的热门考点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少困惑,对能量流动的过程理解不够透彻,对能量流动的有关计算不够熟练。笔者对历年来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如下,以便更好地开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内容的教学。1对能量流动的理解(1)能量是生态系统生存的动力,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是从绿色植物把太阳能固定在体内开始的,流动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而不是太阳。  相似文献   

5.
林丽  蓝伟东 《教学考试》2023,(51):44-46
<正>1.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人教2019版高中生物教材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态系统的功能,充分体现了生物学观点之一的“结构决定功能”,同时为后续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做铺垫。对于本节内容,教材从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金字塔、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等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6.
邹艳 《安徽教育》2012,(2):54-54
<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流动的过程和能量流动的特点两部分内容,教学重点之一是能量流动的过程。教学中可密切结合第1节中的食物链,以此作为主线对食物链上的某一生物食物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系统的分析法,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分析出能量流动的基  相似文献   

7.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命题热点,多以图形(如曲线图)的题目出现。有不少学生在做这方面的习题时,经常将能量“最少”与生物量“最少”混为一体,因此,将相关内容,整理如下,愿同行们共同来探讨。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  相似文献   

8.
在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体会人类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预设方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在探究中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准确区分能量流动中各营养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与摄入量,是学生解答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关试题的难点.下面通过典型例题剖析归纳准确区分同化量与摄入量的方法.一、依据摄入量和同化量的去路进行判断摄入量是各营养级动物吃进去的食物的能量,其去路有2个,一是该动物的同化量.  相似文献   

11.
能量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既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采用本文所介绍的动态复合投影片进行直观性教学,将抽象的能量流动过程变成动态直观的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突破了这一重点和难点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目标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理解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二、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三、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引导式教学法、讨论与讲解相结合。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投影)问题探讨:《孤岛生存》———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  相似文献   

13.
0.1的差异     
一次高中生物优质课评比活动,有位教师上的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课。记得执教教师为了说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这一特点与能量守恒定律不矛盾”,在要求学生据图(课本中的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计算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发现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不相等,差了0.1焦尔。”经他一提醒,其他同学纷纷议论起来,也感到不解。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问题,上课的教师怔了一下,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哦?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算一下。”黑板上的验算证实了那位同学的说法。“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相比少了0.1焦尔,这是由于误差造成的,在此可以忽略。”教师一句话,学生们便不再说什么,一场颇有些惊心动魄的意外总算被“圆满地”掩盖过去了,课堂教学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7,(14):67-68
<正>《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生态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则是生态部分的重点和难点。能量流动的考查主要包括能量流动图形分析、计算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等。现就能量流动图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难点。能量流动图形有很多种,如果考查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则较为简单,直接按教材图记忆即可(图1)。  相似文献   

15.
<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2节的课题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此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题,成了很多同学的绊脚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各种题型缺乏归纳整理,所以仍然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如有关能量最值的计算、能量流动的途径、相关图解分析等,学生未能彻底理解.本文结合教材以及具体相关试题对这一重要考点进行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中,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和意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新知、增强能力、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高中生物新教材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的很好素材.二、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①举例说明什么事生态系统;②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③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2.德育目标: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1.认真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并全面掌握.2.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与输出.(1)能量的输入: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特别注意消费者摄入食物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粪便形式流失(排遗),没有被同化.  相似文献   

19.
系统观可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思维,从而在分析问题时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为促进学生系统观的形成,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两节课为例,从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出发,帮助学生建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提高学生思维的纵深度,引发高阶思维,促进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20.
能量流动的有关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看似简单,细细推敲往往比较复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细究起来,感觉这一个问题具有普遍性,解决好,有利于学生准确建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数学模型,真正理解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