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圆明园不光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的景观.请大家读读第3自然段,各学习小组讨论讨论这段分几层?都写了什么?有弄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生:我分3层.第1层是第1句话,概括写园内景观.第2层是2至5句,具体讲园中的景点.第3层是最后一句,写作者游园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师:圆明园不光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的景观。请大家读读第3自然段,各学习小组讨论讨论这段分几层?都写了什么?有弄不懂的地方画  相似文献   

3.
一、板书课题,培养语感师:同学们,有人说,中国的汉字不是僵死的符号,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一首首优美的诗。看老师写一个词。(板书:毁灭)师:看到这个词,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了地震后的废墟。师:残垣断壁、瓦砾成堆,美好的家园被地震摧毁。同学们,你们看,只要用心朗读词语,它就不再是僵死的符号,而是一幅生动的画。所以,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这种不仅读懂文字而且要读出文字所蕴涵感情的意识与能力!师: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说是家园被地震毁灭了,我们感到悲伤、凄  相似文献   

4.
师:高粱的根裸露在地面的部分叫什么?   生:气根.   师:作者用手摸,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生:坚韧、有力.   师:作者用舌头舔,又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5.
师:高粱的根裸露在地面的部分叫什么?   生:气根.   师:作者用手摸,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生:坚韧、有力.   师:作者用舌头舔,又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6.
黄桂林 《辽宁教育》2003,(2):102-103
教学片断   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了解了世纪宝鼎的样子和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为表达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对世界人民的良好祝愿,“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礼品不知集中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劳动.知道都有哪些人吗?   ……  相似文献   

7.
黄桂林 《辽宁教育》2003,(1):102-103
教学片断 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了解了世纪宝鼎的样子和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为表达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对世界人民的良好祝愿,"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礼品不知集中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劳动.知道都有哪些人吗?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断师: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已了解了世纪宝鼎的样子和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为表达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联合国、对世界人民的良好祝愿,“世纪宝鼎”这一珍贵的礼品不知集中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劳动。知道都有哪些人吗?(生自由发言,师归纳板书:设计者、铸造者、装运者、赠送者、介绍者……)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某一角色,你将怎样勇敢地承担、圆满地完成国家交给你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联合国和世界人民的良好祝愿呢?先想一想,上述这些角色分别该做些什么?(生自由发言,师引导凭借课…  相似文献   

9.
师:你觉得自己哪个词读得最棒?站起来读一读.(学生分别读词,教者特别鼓励后进生读生词.)   师:对这些词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簇拥“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0.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训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生动、简炼的语言讲述了北京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象及其毁灭,表达了对祖国的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杨瑞月老师执教该课紧紧抓住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语,指导学生充分读书感悟;运用CAI辅助教学,以形象动感的情境启发学生理解、想象、激情,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师:你觉得自己哪个词读得最棒?站起来读一读.(学生分别读词,教者特别鼓励后进生读生词.)   师:对这些词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簇拥“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2.
师:高粱的根裸露在地面的部分叫什么?生:气根。师:作者用手摸,发现了高粱的根有什么特点?生:坚韧、有力。  相似文献   

13.
师:下面有两个句子,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充吗?(出示句子:因为____,所以挑山工要走折尺形的路;因为挑山工走的是折尺形的路,所以____.)   ……  相似文献   

14.
师:下面有两个句子,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充吗?(出示句子:因为____,所以挑山工要走折尺形的路;因为挑山工走的是折尺形的路,所以____.)   ……  相似文献   

15.
师:清清的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   (抓住本课关键词语“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生:小溪的水突然变浑了.   生:后来小溪的水又变清了.   师:(板书:小溪--变浑--变清)   师:溪水为什么会变呢?请再读读课文,说清楚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师:清清的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   (抓住本课关键词语“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生:小溪的水突然变浑了.   生:后来小溪的水又变清了.   师:(板书:小溪--变浑--变清)   师:溪水为什么会变呢?请再读读课文,说清楚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师:小朋友,这里有一幅图画,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上主要有什么?想想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生:图上画了好几座大山,有宽宽的湖面,还有绿绿的草地,湖边有一片片的树林.……  相似文献   

18.
师:小朋友,这里有一幅图画,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上主要有什么?想想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生:图上画了好几座大山,有宽宽的湖面,还有绿绿的草地,湖边有一片片的树林.……  相似文献   

19.
师:下面有两个句子,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充吗?(出示句子:因为,所以挑山工要走折尺形的路;因为挑山工走的是折尺形的路,所以  相似文献   

20.
师:清清的小溪发生了什么变化?(抓住本课关键词语“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