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谁在说谎     
在一个海岛上住着两个部落。一个部落的成员总是说实话,另一个部落的成员总是说谎话。一位传教士碰到两位土著人,一位是高个子,另一位是矮个子。  相似文献   

2.
土著部落     
有个岛上住着两个部落,一个部落总是说真话,另一个部落总是说谎话。 一位传教士碰到两个土著人A和B,他问A:"你是说真话的人吗?"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6,(12)
指纹的秘密答案:诈骗犯苏珊的手指指纹部分也涂了指甲油,所以没有留下指纹。谁说真话?谁说假话答案:当传教士问高个子的土著人是不是说实话的人时,答话中“Oopf”的意思必定是“是”。如果这位土著人是个说实话的人,他一定如实地答复“是”;而如果他是个说谎话的人,他一定隐瞒真相,仍然答复“是”。因此,矮个子的土著人告诉传教士,他的伙伴说的是“是”,他说的是真实情况。从而,他说他的伙伴是个说谎的人,他说的也必定是真实情况。结论:高个子是一个说谎的人,矮个子是一个说实话的人。植树猜谜答案:五个班分别栽了96、69、88、22、11棵。字…  相似文献   

4.
点击脑细胞     
一个岛上有两个土著人部落,住在岛东侧的部落的人专说谎话,住在岛西侧的部落的人专讲真话。一天,有个传教士来到岛上,他只用一个问题就判断出他所面对的土著人是否说了真话。  相似文献   

5.
两个部落     
木子  冰焰 《数学小灵通》2005,(3):F004-F004
u主一卜梅岛_匕簇着两个部落一个豁:鸟熬戎员总;逊砂龄澎话另一个部滥的岁成员卜憬是泌谧久一位棒袋全撇到爬了恤卫奢醛嫌攀留节气一钟卜干的土著人会谬绷鲁听‘一}传救士座向脑询间一他的动火伴!说的是汁一么。“11仓说‘是’.矮l一卜私的:卜蔷人答道,‘气喧他是:一卜吮一说谎  相似文献   

6.
人事的纠纷是否尚存?应做的好事是否搁置?“而今太晚了”这五个丧气的字眼儿,的确困扰了多得不知其数的人们。一个中学时就辍了学的青年人,现在对自己乏味的工作懊丧不已。很想回头完成学业,“而今太晚了”让他起不了程;一位曾对妻子有所不忠的丈夫,挺想与妻子重修旧好,“而今太晚了”使他张不开嘴;一位因酗酒而被解雇的女职员,盼望能戒掉酒瘾,重新就业,“而今太晚了”又使得她败了兴致。我们很少看到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会没有因龃龉而生了嫌隙的。起先,有关的成员可能只是不愿意主动摇起橄榄枝求和,继而时过境迁了,又怕再道歉,再去设法弥…  相似文献   

7.
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接到非洲土著人用电烙刻出的请柬,邀请他到非洲讲授部落的竞争力战略。教授为了表示对土著人的尊敬,准备了好几套西服上路。土著人为了表示对文明国度知名教授的尊敬,准备按照部落至高礼节迎之。  相似文献   

8.
究竟谁洗澡?     
相传,某澡堂老板酷爱打赌,且精于辩术。一次,来了两个客人,一个很干净,另一个却很脏。老板便问店里的伙计:“倘若我请他俩洗澡,谁会洗呢?”“当然应该是那个脏的。”伙计不假思索地说。“应该是那个干净的,因为干净的有洗澡的习惯,而脏的没有。”老板狡黠地反驳道。“那么应该是那个干净的。”伙计脱口而答。“不应该是那个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文》2005,(7):42-42
本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其中,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应冷漠。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一声:“早安。”  相似文献   

10.
从前,在一座奇妙的迷宫附近,住着4个小不点儿。为了填饱肚子,他们每天到迷宫里找啊找,因为那儿有种叫“奶酪”的黄澄澄、香喷喷的食物。但是迷宫错综复杂,险阻重重,在里面闯要有很大的勇气和毅力!这些小家伙,有两只是没有复杂思维的老鼠,只会简单地劳动。一只善于用鼻子嗅,他很敏锐,叫嗅嗅。另一只会配合嗅嗅立刻行动,叫匆匆。另外,还有两个活泼的小矮人,他们比老鼠聪明,会用脑思考。一个是哼哼,一个是唧唧,也总在一起行动。(他们能找到奶酪吗?)为了生存,4个小家伙总是忙忙碌碌的。一天,他们终于发现个大奶酪库…  相似文献   

11.
说矮     
自从方成先生的漫画《武大郎开店》问世以后,人们对矮个子又多了一层偏见,好像所有矮人都容不得高个子。其实漫画家的深刻和漫画家的偏见往往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武大开店不要高个子,固然不好,可是按照漫画家的逻辑,武二开店必然不要矮个子,不是同样不好嘛。人世间的事情,需要的是既非武大又非武二的博大胸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才能“天下归心”,让高矮各得其所,才能成就大事业。矮,也有优势。生理学家说,矮人多长寿。植物学家说,矮的品种抗灾性强。农村大娘说,高个子,费布!大爷说,要那么高干什么?接骆驼粪呀!男人看男人,无所谓,高…  相似文献   

12.
白马王子     
玛丽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是高个子、黑皮肤、相貌英俊。她认识亚历克、比尔、卡尔、戴夫四位男士,其中只有一位符合她要求的全部条件。    (1)四位男士中,只有三人是高个子,只有两人是黑皮肤,只有一人相貌英俊。    (2)每位男士都至少符合一个条件。    (3)亚历克和比尔肤色相同。    (4)比尔和卡尔身高相同。    (5)卡尔和戴夫并非都是高个子。    谁符合玛丽要求的全部条件呢?   (提示:有几位男士既是高个子又是黑皮肤。)    答案:根据(1),有三位男士是高个子,另一位不是高个子。接着,根据(4),比尔和卡尔都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他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映冷漠,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一声:“早安。”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这一天,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犹太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指挥官在…  相似文献   

14.
王孔平 《学习之友》2012,(10):13-13
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接到非洲土著用电烙刻出的请柬,邀请他到非洲讲授部落的竞争力战略。教授为了表示对土著人的尊敬,于是准备了好几套西服上路。土著人为了表示对文明国度知名教授的尊敬,准备按照部落至高礼节以迎之。  相似文献   

15.
陈曦 《辅导员》2015,(5):17
“老师,我剪好啦!”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顺声望去,只见一位同学手上拿着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仔细一看,呀!原来是一张栩栩如生的蝴蝶剪纸作品……这是学校大队部组织开展的“粤彩”少先队活动上的一幕,广府剪纸小队的成员在活动中大展身手,我作为一名剪纸爱好者,当然也是这个小队的一员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过半节课的功夫,我的作品也剪好了,辅导员老  相似文献   

16.
一位年轻教师新授完“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后说:“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时,这个数也就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我认为,这样笼统地说约数就是因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讲不通的。仔细探究约数和因数的定义,不难发现它们有三点区别。一是数域不同。约数只能是自然数,而因数可以是任何数。二是关系不同。约数是对两个自然数的  相似文献   

17.
我的家     
同学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徐义淳。我是个高个子的女孩。我有一个快乐的家。我的家有三个人,爸爸、妈妈和我。我的爸爸是一名教师。他在吴兴高级中学任教。他总是告诉我“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我的妈妈是一位医生。她在富民路开了一家药店。她对每一个病人都很热心。她经常告  相似文献   

18.
一位美国官员在我国南方某城旅游,陪同人员说,今天我们去郊外看一个古庙。去时走一条路线,回来走另一条路线,因为两条路线风景不同。这官员很高兴这样安排。到了那古庙玩了许久,回来路上这官员发现仍是去时的路线,很不高兴。陪同人员解释说:“你玩得太累了,另一条路线太绕,路程要多半个小时,所以还走来时这条路。”谁料这官员听了很恼火。陪同人员很气恼,认为这美国人不懂好意,弄得双方都不愉快。回来后,同去的一个外国人对陪同人员说:“你不知道美国人的习惯,事先定好的,他们不喜欢随便更改。如果改,应当与他商量。把两种办法都告诉他,由他…  相似文献   

19.
早安20世纪30年代,德国有一位犹太传教士,他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其中,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映冷漠,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一声:“早安。”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这一天,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  相似文献   

20.
谁在闹鬼?     
位于英国伦敦西南部的汉普顿宫,是英国历史上都铎王朝(1485—1603)的国王亨利八世兴建的王宫,也是英国著名的“鬼屋”。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不断传出“闹鬼”的凶耗。一些人更是绘声绘色,传言闹鬼者是当年被砍头冤杀的贵族凯瑟琳·霍华德等人。他们阴魂不散,时时出来作祟。与汉普顿宫齐名的另一处被人们大肆渲染有“鬼”的地方,是爱丁堡南桥的一些建于18世纪的穹顶。传说这里有一个会拽人衣服的男孩鬼,还有一位会推人并在人耳边悄悄说一些污言秽语的布茨先生。汉普顿宫和南桥穹顶真的有鬼吗?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的理查德·怀斯曼博士,决定实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