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的宪法思想,以"五权宪法"为主要内容,涵盖了民族、民权、民生等方面。它的积极成果主要有: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权利必须有制约和监督的基本原则;提出如何使民生问题得到解决等重要举措。当然孙中山的宪法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归根到底来由于他的英雄史观、唯心史观。但孙中山的宪法思想在当时也推动了民国时期的宪法建设,直到今日,对于我国的宪政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宪法思想,以"五权分立"为主要内容,涵盖民族、民权、民生诸方面;以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界标,分为形成和确立、丰富和完善、飞跃和展开三个发展阶段。孙中山宪法思想的积极成果主要包括:确认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权力必须有制约和监督的基本原则;提出解决好民生的重要举措;重视政党的作用,对"以党治国"作出合理解释。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局限性,归根到底来源于他的英雄史观、唯心史观或者二元论。孙中山宪法思想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民国时期宪法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并且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宪法事业具有内在联系,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民生观,是孙中山关于民生问题的基本观点、民生理论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纲领的集中体现。他的民生观与他的民族观、民权观是有机统一的,也与他的社会观和价值观内在统一。孙中山的民生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宝贵思想和理论财富。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时,研究孙中山的民生观,对于传承和发扬他的"以民生为重心"的精神、加快推进我们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着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宪法思想,以“五权宪法”为主要内容,涵盖了民族、民权、民生等方面.它的积极成果主要有: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权利必须有制约和监督的基本原则;提出如何使民生问题得到解决等重要举措.当然孙中山的宪法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归根到底来由于他的英雄史观、唯心史观.但孙中山的宪法思想在当时也推动了民国时期的宪法建设,直到今日,对于我国的宪政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一直把"改善民生,谋求民众的幸福"作为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他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发达实业、发展现代农业等民生主张。孙中山的民生思想现代启示是: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必须坚持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利益分配必须坚持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孙中山所认知的世界潮流,即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制度东渐潮流,特别是看到资本主义弊端很多,两极分化严重,他赞同的争取社会主义的潮流;他的主义独到之处,就是顺应这两股潮流,形成民生史观的思想路线。文中论证了“毕其功于一役”能使中国走上非资本主义的道路,从孙中山的人格力量、革命周期、内容、步骤、方式、历史根源、现实比较等方面,论证了“毕其功于一役”具有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的合理内核,孙中山由此导出国共合作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7.
说到新史观,很多一线历史教师都不会陌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习惯用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革命史观来教授历史,这明显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精神.通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其倡导三种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这几种新史观已然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者的"新宠".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民生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民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完全意义上的民生理论体系建构,始于孙中山.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经济,以民生为本,使民生建设突飞猛进,民生改善前所未有,既实现了孙中山的民生夙愿,又发展了中国特色的民生理论.  相似文献   

9.
慈善博爱情怀是孙中山社会民生思想的内在体现,其中"天下为公""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兴实业以济贫"三者即其主要内容。孙中山产生慈善博爱情怀的原因在于近代中国的动荡环境及其自身的人生经历。孙中山的慈善博爱情怀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对当代的民生建设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借鉴,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就是以民为主,重视民生的政治主张.不管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还是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都把民生放到了一个关系国家安危的地位.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突出,我们更应该看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民生思想的重要当代意义,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其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民权、民生两主义来说,其内容也是最为复杂的一部分.由于中国早期民主革命的特殊性,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反满"特征尤为突出,而"反帝"的特征却表现了相当的妥协性.分析了孙中山民族主义中"反满"与"反帝","种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等思想此消彼涨的原因,客观的评价了其民族主义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民生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狭义解释,“民生”就是民众的生计,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土地是民生之根本,衣食住行是民生之基础,制度法律是民生之保证.毛泽东与孙中山民生思想的关系,体现了理论上的传承和实践上的超越.孙中山与毛泽东民生思想中所蕴含的理念具有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自觉,深植中华传统民生思想之中,受到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影响,并在马克思主义民生观指导下形成。党的民生自觉为民族解放赢得动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奠定物质基础,为人民富裕提供保障,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民生自觉在历史与现实中形成共识:重视民生是共产党性质的最好体现,"三农"问题是民生工作一以贯之的重中之重,民生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生经济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从时间分布、文献源、研究团体及焦点变迁四个维度对相关学术论文进行计量统计与分析,结论显示: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研究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发展。该领域研究团体及学术阵地还不太成熟,文献源集中趋势不明显。有关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的研究内容和主题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日益多元的变迁过程,体现明显的时代特征。未来孙中山民生经济思想研究应祛熟悉化,寻找突破点;活化内容,提高实效性;多维透视,尝试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21世纪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中的考点内容和考试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地区的考生一时还没有办法适应,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影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出现了史学观念的试题。分析近三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历史学科必须构建文明史观、近代化(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系。强化"近代化史观"的考查,将是今后高考历史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生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但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等同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虽然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文化资源,但在世界观、经济理论基础与制度设置等诸方面与马克思主义有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是伟大的宣传家,一生创办了十多种报刊,领导了三次新旧思想的报刊论战。在长期的报刊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的报刊宣传思想,掌握了一系列报刊宣传方法。他高度重视报刊宣传的鼓动作用,但又过于夸大报刊宣传的作用。英雄史观的唯心观点决定了他不可能平等地对民众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吴于廑与"文化形态史观"的渊源,分析了吴于廑与"文化形态史观"的具体关系,并对吴于廑与"文化形态史观"的关系进行述评。指出吴于廑"世界史观"的核心内容—"比较"、"纵横"、"通观"都受益于"文化形态史观","文化形态史观"是其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馨 《文教资料》2008,(13):66-68
从孙中山先生的民生观看后中国的民生问题.民生连着国运,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关注民生的阶段.关注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孙中山反复强调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这表明孙中山的思想确实受到了社会主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国民党官方文人而言,这却无异是个"陷阱",因为他们在提倡三民主义文学时必须小心翼翼,否则一旦涉及"民生"问题,就很容易不知不觉地靠近其对手即左翼文学的立场。无论从张道藩等人阐释文艺政策的文章中,还是一些官方文人的文学创作中,这种窘态都很容易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