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儿子的老师上门来告诉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已经能从“1”写到“5”了,不知为什么,独有我的儿子连个“2”字也没能过关。老师是来请求我们配合的。“他一写就是反的,”她在桌子比划了一个“S”,“怎么扳也扳不过来。”她内疚中带着无奈。我别提有多沮丧了。我和我丈夫历来不主张在孩子入学前,过早过多地教他认字,算算术。我们总是顺其自然,他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有一个比我高几届的同学,他讲过一番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他由于过早地教授孩子读完小学一年级,甚至二三年级的一些课程,结果,孩子入学后,觉得老师讲的内容自己全懂,反而养成了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但老师的来访,把我原本平静的心境搅得稀烂。我再也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2.
<正>入学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个男孩和其他同学的不同:"不说话、不理人、不沟通"。上操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一个人漠然地待在一边,从不会主动参与活动,我无数次手把手教他间操的动作,但我能感受到他从内往外地抗拒这种和我肢体上的接触,而且只要我一离开,他又马上会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做。一次,我把他叫到前面,想和他说话谈心:"你叫什么名字?"一遍,不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两遍,孩子仍旧低着头不回答,"宝贝,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  相似文献   

3.
我听过这样一个画苹果的故事:美国老师带一袋苹果到教室,每人给一个,告诉学生可以嗅,可以摸,也可以吃,然后画出苹果。结果美国的孩子第一遍画出来像西瓜,第二、第三遍画出来的像梨,第四遍才有点像苹果了。日本的老师带一个苹果到教室,他拿着苹果在教室来回走动,告诉学生可以看,也可以摸一下,结果学生第一遍画出来的像梨,第二遍有点像苹果了。中国的老师带一枝粉笔进教室,告诉学生打开课本第几页,说画苹果有三个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拿出纸和笔,跟着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画,结果中国的孩子第一次画出来的苹果就非常像。美国的孩子画得不像苹果,但是…  相似文献   

4.
王亚敏 《教育文汇》2008,(10):30-31
王一鸣,一个大头大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他就能将声母、韵母写得相当漂亮,因为这我没少表扬他。“嗯,王一鸣写的字母一笔一画,就像刻出来的一样。”“你们看,他写字母时那么认真,那么耐心,大家要向他学习。”得到赞许的他一副憨头憨脑样,连笑都不笑一下,这让我更喜欢他了。后来,也不知怎么的,到了二年级他表现不那么突出了,还隔三差五的不写作业,  相似文献   

5.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儿子今年6岁了,在教育孩子时,我经常采用故事法,对他及时地进行行为习惯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举几例,供大家参考。1.故事让孩子学会了关心他人那是孩子3岁半时,他特别喜欢听《猪八戒吃西瓜》,我就一遍遍讲给他听,直到他都能背出来了。有一天,爸爸买回一把香蕉,他一口气吃了4只,肚子都圆鼓鼓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家庭是孩子做家务,父母付报酬。他们从小就把一些家务分给孩子,并与孩子一起讨价还价,定好价钱,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当然,家务干不好,也要扣钱。比如,阿莱西欧博士的小儿子科迪,前年元月刚满六岁,他承担了把家里的垃圾收集后放到垃圾桶的工作。每周的“工钱”是一美元。他家大大小小十几个房间,十几个废纸篓,要一个一个地清理一遍,工作量不小,这一美元也赚得不容易。有一次,我故意神秘兮兮地问他:“你一共有多少钱?”他很自豪又神秘地悄声告诉我:“43美元!”连藏在哪儿也告诉了我。我问阿莱西欧博士:“为什么不让他存到银行里?”她说:…  相似文献   

7.
上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很爱看课外读物的孩子。渐渐地,喜欢上了写作。我是浙江温州人,在小学五年级时,我向温州专区的《浙南日报》投寄了一首不像样的短诗,居然在1951年4月28日登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庐山的云雾美不胜收!咱们比赛看谁把课文读得美!”“行!”“你们课前读过几遍了?”“三遍!”“咱们现在还不能比,因为我课前已经读过八遍了。即使我赢了,那也是不公平的。这样吧,你们再读两遍,然后,咱们再比。”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把课文读了两遍。“谁敢跟我比?”“我!”“我!”同学们跃跃欲试。“谁愿意替我比?”“叫我!”“叫我!”同学们争先恐后。“为了挑战成功,也为了‘守擂’成功。你们再读两遍,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决赛。”同学们又兴趣盎然地把课文读了两遍。之后,双方各自推荐一位代表比赛读了一遍。这是特级教…  相似文献   

9.
我喜欢上了一个人,我说他的名字的打头字母是H,高源想了好久也猜不出来,我告诉高源:其实我和你开玩笑呢!他不信,我又在桌子上写下仨字:狐狸精。怎样?打头字母是H吧!高源无语。我哈哈大笑。真的!我没骗他,不过我也骗了他。因为那个他很令人纠结,总是让我念念不忘,看他一眼,就念他一天,他会像一个幽灵一样绕着我,所以我说他是狐狸精;再因为——其实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杨永龙 《家长》2014,(6):28-29
近日,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初三学生家长张女士来电向笔者倾诉了积压在她心中许久的苦恼,她说:“我和孩子的父亲特别渴望能与孩子进行和谐的交流,但我儿子压根就不愿意和我们交流。他在学校里和同学们总是有说有笑,可一进家门就像变了一个人,沉着脸,不愿搭理我们,其实我和丈夫一直尽力为孩子营造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从来不强迫孩子,遇事总是跟孩子商量,尽可能征求他的意见,放假也从来不强迫他参加补习班,而是按照孩子的意愿让他在家看电视、上网,或者出去逛。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一个农夫打扫完马厩后,突然发现老婆送他的怀表不见了。由于这个怀表对他来说十分珍贵,于是他马上又跑回马厩去寻找。找了一段时间,他几乎把整个马厩都翻遍了还是没有找到,农夫只好气馁地走出马厩。这时候他发现外面有一群孩子正在玩耍,于是他向那群孩子说,假如有谁能在马厩中找出他遗失的怀表,那个人便能得到五毛钱。于是孩子们全都跑进马厩里去寻找怀表。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垂头丧气地走出马厩,都表示没有找到怀表。此时,农夫更加失望了。就在这个时候,农夫听到一个声音:“我可以再进去找一次吗?”一个孩子对他说。农夫觉得大家几…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孩子从一所很有名的正规幼儿园出来,走进一所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时间不久,他就发现,一年级的课他竟然跟不上了,汉语拼音成绩尤其不好。老师还为此而找了孩子的家长,家长自然也很焦急。是这个孩子能力差,或者是他太不用心吗?都不是,原来,班上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从本校的一年制学前班直升上来的,在那里,他们已经把包括汉语拼音在内的一年级的主要课程着着实实学了一遍。一年级的老师要照顾多数孩子的需要,教学进度很快,所以对那个孩子来说,一年级的教学内容简直就高不可攀  相似文献   

13.
常听身边的同事们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作为一名小学生的父亲,我对此也深有同感。特别是每天早晨,我和妻子心急火燎地赶着上班,叫孩子起床成了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一遍一遍地喊,孩子还是不回应,好不容易连推带搡地把孩子弄醒了,等他睁开眼睛穿衣服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中途转来我校就读.跟学生聊了一会儿,我发现他其实非常聪慧,也很懂礼貌.单独跟他妈妈交流,妈妈说出来的竟然全是孩子的不是:作业完不成、午夜才睡觉、早晨不起床、房间一团糟……好不容易等他妈妈说完.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能否说出孩子的三个优点?这位妈妈想了半天,说:在我的眼里,他一点优点也没有.这位妈妈,像是雕刻家在"雕琢"孩子,手里始终拿着一把锥子,眼睛始终不离孩子左右,一旦发现问题,就马上用锥子凿一下.他妈妈解释说:我要不提醒他,问题会越来越多,他还怎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初遇"星星的孩子" 新生入学第一晌,我从家长们手中接过一个个孩子后安顿到座位上,开始了新生的入学常规教育.没过几分钟,我就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小安(化名).因为这个特殊的孩子,我班新生入学前两天的常规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我决定与家长接触,问问小安的情况.家长介绍,小安自一岁半起突患自闭症.这些年,他们也很多次地带孩子求医问药,总不见好转.新生报名时,怕学校拒绝孩子入学,所以隐瞒了孩子的情况.哦,孩子患有自闭症!怪不得他的言行有些怪诞呢!  相似文献   

16.
<正>孩子放假归来,我马不停蹄地到菜市场精心选购,边走还边计划着菜单:先来一个鸽子炖天麻(给长期住校的学生补补),得有一个烧菜,再是一个素菜……吃完午饭,孩子欲言又止,在我追问之下小声地说:"以后可不可以不炖鸽子了?"我的准备让孩子不想接受,一有空我就认真地钻研菜式,电视上的美食节目只要有可能在家操作的就一遍遍回看,每天都要给餐桌一些新奇,期待孩子能吃得愉快。虽然我累得要命,但事实并不如预期的美好。  相似文献   

17.
管美玲 《辅导员》2013,(3):52-53
初遇"星星的孩子"新生入学第一晌.我从家长们手中接过一个个孩子后安顿到座位上,开始了新生的入学常规教育。没过几分钟.我就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小安(化名)。因为这个特殊的孩子,我班新生入学前两天的常规教育效果很不理想.我决定与家长接触,问问小安的情况。家长介绍,小安自一岁半起突患自闭症。这些年,他们也很多次地带孩子求医问药,总不见好转。新生报名时,怕学校拒绝孩子入学,所以隐瞒了孩子的情况。哦,孩子患有自闭症!怪不得他的言行有些怪诞呢!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严重的精神发育障碍.通常表现为语言障碍、交流  相似文献   

18.
每周一晚上的惯例学习又到了。领导刚从省里参观学习归来,今晚向大家传达,大家早早就到会了。我一边听,一边用心记。当听到说“人家××幼儿园抓纪律相当紧,举一例就可以说明:他们要求小朋友上下楼没有声音,有一个幼儿刚发出一点响声,老师就问他会不会走路,不会就出来(而且真拉出来了)。”此时,我的心不禁紧缩了一下。孩子天真活泼,爱动好跳是孩子的天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对儿童实行“六个  相似文献   

19.
《醉翁亭记》上完了,我要求学生把它背下来,并强调背不出的罚抄课文三遍。第二天,我首先点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他除了把“伛偻提携”背成“区娄提携”外,基本过关。接着,我又点了一个中等水平的女生,谁知她仅背了第一句就不做声了。后面几个学生,除了一个背了一半以外,其余的全成了哑子。我有些生气。“能背诵《醉翁亭记》的请举手。”等了半天,六十六个学生中,仅有两双手犹犹豫豫地举起来了。“这篇课文就这么难背!?”“不难背你就试试!”一声嘀咕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教室,冷不防将了我一军。“好吧!我背一遍。”“背不出也要抄三遍。”一…  相似文献   

20.
8月的一天,我和同事们一起外出旅游,旅游车上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坐在我的斜侧面,他正玩弄着一个"六面魔方"。他能把六面魔方还原吗?他能成功吗?就这样我带着疑问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着他左转右转、上翻下翻,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六面魔方的还原。我惊呆了!当我带着浓厚的兴趣看着他完成了好几次时,我彻底被征服了。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